训练目的
怎样让采访条理清晰,有足够的信息量,并记录下来,让它成为一部作品。
训练方法
1.在采访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打断对方的谈话。也许对方的谈话一开始并没有进入实质,但不要急着打断对方,耐心地倾听,给对方理清思路、组织语言的时间,这更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切忌不等对方说完就打断对方的话做出结论。经常打断别人说话,说明我们不善于倾听,很难和别人进行深入的沟通。
2.采访者要适时提出切中要点的问题或发表一些意见感想,来响应被采访者。如果听漏了一些重要信息,或者是不理解的时候,要在被采访者的谈话告一段落时,迅速提出疑问之处。
3.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者不可能记住被采访者的每一句话,事实上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采访者记住被采访者谈话的重点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帮助采访者继续提出问题。如果采访者能指出被采访者语焉不详之处,被采访者就可以认识到采访者的努力和真诚。
4.采访完整流程提示:
(1)注意时间、地址的预约;
(2)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采访对象;
(5)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6)采访时要与采访对象形成互动;
(7)采访后询问采访对象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8)将最终采访稿寄送一份给采访对象并再次表示感谢。
实践练习
小记者采访会
时间:2010年10月19日下午
地点:木渎实验小学六(2)班教室
采访记者:石慧芬、王今及
采访嘉宾:辛颜、沈倩云
场上首先响起二胡曲《二泉映月》
(采访开场)
石慧芬:(边走边说)大家好,我是小记者石慧芬。
王今及:(边走边说)大家好,我是小记者王今及。
石慧芬:听了这段让人如痴如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二胡。
王今及:在我们的身边、班级里,也有许多小音乐家,让我们走近她们身边,了解她们与二胡的故事。
石慧芬、王今及:(齐声说)下面,有请辛颜、沈倩云同学。(鼓掌)
辛 颜:(边走边说)大家好,我是嘉宾辛颜。
沈倩云:(边走边说)大家好,我是嘉宾沈倩云。
(正式采访)
王今及:两位练二胡有多长时间了?
辛 颜:大约有一年多了吧!
沈倩云:我学了两年。
石慧芬:你们为什么要选择拉二胡?
辛 颜:因为我觉得二胡是中国的传统乐器,比较有特色。
沈倩云:我的目的比较明确,因为在初中之前考完6级,中考可加5分……
王今及:那请问嘉宾辛颜,就算是要学中国的传统乐器,那也有许多呀!例如古筝、琵琶……
辛 颜:我是因为家里有人会拉二胡,比如我的大舅、大伯……这样,不会的问题不仅可以问老师,还可以问我的舅舅、伯伯,这样就方便多了。
石慧芬:那请问二胡吸引你们的地方在哪儿呢?
辛 颜:我觉得二胡柔中带刚,声音非常美。还有因为二胡比较轻,拿起来比较方便,走到哪里都可以带着,很方便练习和表演。
沈倩云:我也觉得二胡很优美,比较抒情。
王今及:请问,你们觉得自己的二胡水平如何呢?
辛 颜、沈倩云:(齐声说)一般般吧!
石慧芬:二位觉得拉二胡有什么诀窍呢?
辛 颜:诀窍不多,就只有两条:多观察老师手上的“小动作”,还有的,就是……
辛 颜、沈倩云:(齐声说)勤学苦练!
王今及:刚刚二位提到“小动作”,能否演示一下?
辛 颜、沈倩云:(齐声说)没问题!
(表演完毕)
王今及、石慧芬:(齐声说)两位的表演真是精彩呀!
辛 颜、沈倩云:(齐声说)谢谢大家!
石慧芬:对了,你们在家经常“勤学苦练”吗?
辛 颜、沈倩云:(齐声说)对!
王今及:很辛苦吗?
辛 颜、沈倩云:(齐声说)当然!我们手上可有不少老茧呢!
石慧芬: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放弃?
辛 颜:没有。
沈倩云:一开始有过!不过我后来就没有想过了。
王今及:为什么?
辛 颜:因为是我自己选择了二胡,我不会轻易放弃的!
沈倩云:我也是这样!
王今及、石慧芬:好!谢谢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
(结束采访)
石慧芬:通过今天的采访,我们更加了解了班级里的小音乐家对音乐的坚持以及她们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王今及:我们今天的采访到此结束,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石慧芬:我是小记者石慧芬。
王今及:我是小记者王今及。
王今及、石慧芬、辛颜、沈倩云:(齐声说)大家再见!
(小记者与嘉宾握手告别,采访结束)
点评:本次小记者联合采访非常成功,不仅提问准确、深入,而且思路也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直接的交流互动非常好。
课后练习
就“如何看待国人过洋节的问题”列一个采访提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