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原有命题整齐划一的局面,我们的做法是既保留了常规的文字式命题(包括全命题、半命题),同时还大胆采用许多新的训练形式,把文字式命题的弊病减到最小。
一、看图作文
图画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它的特征是平面、静态、无声。要把图写“活”,就要借助想象演绎画面情节,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
二、闻声作文
播放一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声响,如:口哨声、喇叭声、小孩的哭声……要求学生进行想象,然后用通顺完整的书面语表达清楚,深受学生欢迎。
三、触物作文
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准备一个口袋,里面放着玩具、石头、水果、文具等对象,让孩子摸出一件后,在对象的刺激下,想象跟这对象有关的事情,从而形成写作内容。例如摸到一只望远镜,可能马上想到谁在用望远镜,他在用望远镜看什么。
四、入境作文
教师精心创设一个情境,如带领学生来到池塘边,放下一叶纸折的小船,然后要求学生完成《我是纸船水上漂》的写作任务。在情境的刺激下,孩子们浮想联翩,自己仿佛是那一叶小船,漂到了天涯海角,漂到了五湖四海……请看下面这个教学案例。
“看图作文”课堂教学实录片段[1]
(滕老师给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上看图编童话指导课。图的内容是:图中有一条河,河对岸有一棵桃树,结满了桃子;河的这边有一只小猴和一只花鹿,不远处有一座房子,房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树。小猴子和花鹿都想过河去摘桃子吃。滕老师已指导学生编了两个童话故事,下面是第三个童话故事的课堂实录。)
师:现在我们还要编一个童话故事。假设小猴和花鹿都很聪明,他们不依靠别人,最后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摘到了桃子。先说小猴,再说花鹿。看我们班上的孩子能不能想出聪明的办法。
(学生雀跃,有几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轻轻鼓掌。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有的急不可待,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生:小猴用刀子把这边那棵大树砍倒,架起了一座桥。
师:小猴子哪来的刀子?
生:那棵树旁边有座房子,那房子里肯定有刀子。
师:这个办法虽然可以过河,可惜把大树砍倒了。
生:小猴爬上河这边的那棵大树,又爬到伸得最远的一根树枝上,胸脯一挺,就荡过了河。
师:对了。“胸脯一挺”“荡过了河”,真有意思!
生:小猴走到房子里,找了一根绳子,爬到那棵大树的树枝上,把绳子捆在树上。(教师插话:应该讲“把绳子的一头捆在树枝上”。)猴子抓住另一头,像荡秋千一样,荡过了河。
师:像荡秋千一样,比得好。
生:小猴子见岸上有许多石头,便把石头搬到河里,搭成桥墩,他踩着桥墩过河。
师:小猴子力气不大,他要搬那么多石头,只怕难搬得动。这个办法——
生:(齐)不好!
生:小猴从家里取来一根绳子,打个圈,往对岸一丢,套在树上,他一吊就过去了。
师:这个办法真有意思。
生:小猴子找来一根竹竿,往河中间一插,他纵身一跃,跳过了河。
师:像撑竿跳高一样跳过去,很好。
生:小猴子找来一把锯子,做了一只船,划过去。
师:这个办法可以,但是花力气太大。(还有好几个学生举手要发言。)好了,可能还有许多办法,我们要选最好的办法,最聪明的办法。现在说说花鹿有什么办法摘桃子。
生:花鹿过了河,摘不到桃子。他见周围有许多石头,便把石头垒起来,站在石头上摘到了桃子。
生:花鹿见摘不到桃子,就捡了几个小石头,往上丢,把桃子打了下来。
生:花鹿来到树下,前脚紧紧抱住桃树,使劲摇着,把桃子摇了下来。
生:花鹿带着一把刀,把桃树砍倒摘桃子吃。
师:把桃树砍倒,是不是聪明的花鹿?
生:那是愚蠢的花鹿。
师:把桃树砍倒了,以后就没有桃子吃了,这个办法不聪明。
生:花鹿回到屋子里,取了一架木梯,他带着木梯过了河,再把木梯架在树上,爬上去摘桃子。
师:好了,我们想了许多办法,这些办法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小猴和花鹿爱动脑筋。
师:对,越动脑筋越聪明。
这是一次典型的“看图作文”起步教学。由于画面的内容比较简单,留白较多,也就给了学生比较自由的想象空间。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明确了一个大概的要求:“现在我们还要编一个童话故事。假设小猴和花鹿都很聪明,他们不依靠别人,最后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摘到了桃子。先说小猴,再说花鹿。看我们班上的孩子能不能想出聪明的办法。”随后,课堂教学就围绕着这个要求有条理地展开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思考、交流、互动,把静止的画面延伸、再延伸,编出了一个个奇妙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