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妙提供模仿

巧妙提供模仿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王勃的灵感来自庾信。可以说,模仿是我国母语蒙学中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4]然而,如何在作前指导中用好模仿,又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此外,更要深入分析儿童写作心理,研究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提供适合的模仿对象,因为不同学习阶段的儿童对范例的需求是不同的。此外,客观存在的儿童个性差异,教师为同一年级的学生提供的范文也有所不同。下面这个案例在起步作文指导环节就比较好地运用了模仿。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在《谈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一文中说到:“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茅盾先生也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以唐朝诗人王勃为例,大家一定对他的《滕王阁序》赞不绝口,好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南北朝诗人庾信在《华林园马射赋》中的诗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显然,王勃的灵感来自庾信。再看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鲁迅先生,他的著作《狂人日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实,它的格式基本上模仿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然而却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名家名篇尚且如此,更何况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儿童。可以说,模仿是我国母语蒙学中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也就是陆机《文赋》中所说的“操斧伐柯,取则不远”。拟作,也就是拿别人的文章作样板,模仿着写,是学童写文章的一种重要形式。到了魏晋,拟作之风尤其盛行。如南朝宗室刘铄,“未弱冠,拟古三十余首,时人以为亚迹陆机”。[4]

然而,如何在作前指导中用好模仿,又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模仿论),教育者必须要为儿童提供社会语言范型,如果没有语言范型,儿童不可能获得语汇和语法结构。经过模仿,范文中的词汇和结构被儿童主观采用,成为新的句子组成部分或段落,它们也就从消极词汇成为积极词汇。上文提到的读写结合,阅读的文本对写作来说就是一种语言范型。此外,更要深入分析儿童写作心理,研究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提供适合的模仿对象,因为不同学习阶段的儿童对范例的需求是不同的。小学起步作文教学阶段经常采用的是以下两种模仿范例:

一、句型模仿

这是儿童模仿的低级水平,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内容,也应该适当地理解表达形式,对范文的句子进行仿写,能够把句子写完整。它的心理特征是识辨句型。

二、结构段落仿写

段落的习作是很重要的,从思维的角度看,需要推理参与,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从范例中寻找相应的写作方式,表达一定的人、事、景、情,它的心理特征是认识简单的结构。

此外,客观存在的儿童个性差异,教师为同一年级的学生提供的范文也有所不同。下面这个案例在起步作文指导环节就比较好地运用了模仿。

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5]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丰子恺先生的第一幅漫画,学习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在范文的启发下,写作一首五行左右的小诗。

学习重点:

1.观察图画要仔细,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2.学写简单的小诗。

教学准备:

1.简报。

2.漫画书。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二课时进行交流评议)

适合年级:

二年级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老师出示漫画书)

2.你平时喜欢看哪些漫画书?有没有喜爱的漫画家?

3.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几十年前就非常有名的画家,他的名字叫丰子恺。(板书:丰子恺)

4.教学生读准(丰子恺)这三个字的音。

5.出示简报,介绍丰子恺先生的生平。

6.这样一位有名的画家,你们想不想看看他的第一幅漫画?(板书: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

7.学生齐读课题。

二、观察画面,展开想象

1.出示简报、漫画,请学生观察。

2.画上有谁?(指名交流,教师简要板书学生的答案,如:外婆、妈妈、孙子等)

3.他们在干什么?可能要到哪儿去?(请同学自由发言)

4.还有不同的介绍么?

三、朗读范文,引导写作

1.跟小朋友一样,小丁、小冬和小丽也看到了这幅漫画,看完后,他们还写了一首诗。(出示简报)

2.读读这三首诗。(自己轻轻读——把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全班一起读)

3.其实你们也能写这样的小诗,老师相信你们甚至会写得比小丁、小冬和小丽的更好。

4.不过,在写作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些诗歌的基本要求。

●语句简练。

●一行一句。

5.学生完成写作。(可以和好朋友合作写一首)

四、交流评议,展览佳作

这位教师设计的一次二年级第二学期写作活动《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给学生提供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作于1924年的漫画《清泰门外》(见下图),要求学生在观察漫画的基础上完成一首五行左右的小诗。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三首小诗,进行朗读感悟。

小丁:        小冬:        小丽:

她是我奶奶。     她是我外婆。    我不认识她——

她爱我,       她爱我,      有次迷了路,

我爱她。       我爱她。      是她把我送回家。

我们手牵手,     我们手牵手,    自从那天后,

走在阳光下。     又说又笑乐哈哈。  我常想念她。

出示三首小诗的目的,就是通过小丁和小冬的诗,强化基本段落结构,给一般程度的学生提供参照,而小丽的诗,则为班级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留有独立创作的余地。事实证明,由于在作前指导中重视了模仿对低年级学生写作的作用,采用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范例,学生的写作恐惧有所减少,有了独立习作的梯子,增强了自信心,写作效果较好。

【注释】

[1]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2]案例来源:孙方中小学上午校 执教:朱萍

[3]汪潮.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案例来源:孙方中小学上午校 执教:朱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