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蜗行不息*形象思维的构图

蜗行不息*形象思维的构图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画师们所使用的这种思维方法就叫做形象思维。当然,形象思维能力并非为艺术家们所独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也在频繁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形象思维活动。不同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形象思维能力并非天生的,文学艺术家之所以善于进行形象思维,是与他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体验以及对形象思维技巧的刻苦学习和训练分不开的。

形情交融,像意贯通。

宋朝时,有一家画院曾用“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来考应试的画师。

画师们看着这个画题,都凝神静思、浮想联翩,在他们的脑海里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的形象:那青翠的竹林,似乎还听到了林中那清脆悦耳的鸟鸣;故乡的石桥也清晰可辨,桥边各种买卖人的叫卖声和着桥下的流水声,真像身临其境,使人倍感亲切……他们每个人都会想起各色各样的有关竹、桥、酒店等的形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空间关系。在头脑中经过了一番认真地比较、取舍、重新组合等思维之后,他们每个人构思出了一幅画面,于是,他们纷纷拿起毛笔,将他们各自头脑中已经成形的画面,画在宣纸上了。他们到底是怎样画的呢?

大部分画师都是首先把酒店画在了宣纸的中央,然后再在酒店的周围陪衬上竹林、河、桥等景物。唯独当时的大画家李唐,别出心裁,他没有正面取酒店,而是把“竹锁”之意推上了画面:一座小桥,桥边是茂密的竹林,竹林高处挑着一面旗子,旗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酒”字。由于李唐把酒家“锁”在竹林深处的画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结果他得了第一名。

从上面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师们是在经过了一番思维之后才动笔作画的。画师们所使用的这种思维方法就叫做形象思维。

(蜗行不息“形情交融,像意贯通”引文 *在古希腊的金字塔上的蜗牛——在古希腊的金字塔上,老鹰正在塔顶休息。靠它敏锐的眼光,它发现在塔角有一只蜗牛正以极慢的速度向上爬。老鹰飞下去,对蜗牛说:“让我带你上去吧。”蜗牛摇摇头,说:“只要坚持不懈,我相信会成功的。”老鹰飞走了。又过了两个月,当老鹰再次在塔顶休息时,却惊异地发现蜗牛已在几米远的地方了!而且它仍在慢慢地向上爬,越来越近,就快到达塔顶了。固然,我们知道老鹰乃飞行家,对飞上金字塔乃小菜一碟。但对于天生以慢著称的蜗牛来说,却是多么大的考验。蜗牛的成功固然可喜,但是它那持之以恒的精神却更加伟大和崇高!我们不难想象,蜗牛的成功乃是用它这种可贵的精神弥补了它后天的不足。一个小小的蜗牛就懂得这浅显的道理。那么,我们人呢?或许,在前进的旅途中布满了荆棘,但我深信,勇气与毅力会助我登上无限风光的生命高峰,如果我义无反顾地走过一条风雨兼程的路,我将永不在空空的站台前等待那误点的班车,因为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与蜗牛,我愿做那只坚持不懈的蜗牛。站在起点,我问自己,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等待,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机会会垂青我吗?成功会给我带来感慨万千的喜悦,刻骨铭心的幸福吗?不,不会!生活是面镜子,你朝它笑,它就会回报你甜美的笑容;如果你双眉紧锁,它也会报以你怀疑的目光!要牢记:有付出才有收获!谋事成事俱在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停地探索、拼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地攀登,达到自己人生的胜利的顶点。做一只持之以恒的蜗牛,一只锲而不舍的蜗牛,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地爬向人生的金字塔之巅。此时的我很累了,支起疲惫的腰,我抬头望着窗外灰沉的夜幕,心中泛起了一缕莫名的感伤和惆怅。书桌上堆起的文件都眨着无辜的眼睛等待着我的亲阅,我无奈地摇摇头。视线又落回在那幅漫画上。其实,我又何尝不像漫画里的老兄那样呢?功利的诱惑,心事的挣扎,好强的折磨,这些都无形地压在我的身上,成为我卸不去的行李,使我不能自已,甚至举步维艰。有时,觉得自己正如同一只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地爬着。我的理想很近,只是前面一株新柳,但我的历程很远。鸟儿早已在枝头上得意,而我却……但是几十年的生活毕竟赋予了我些勇敢和坚韧,虽然我也曾抱怨过,彷徨过,失落过,但我依然振作着继续赶路。有人说,生活是一种无声的挣扎,但我们终究还是要生活下去的,就像漫画里的老兄,虽然人生的行李压得他喘不过气,但他还不是依然走着吗?而我呢?也许只是一只不起眼的蜗牛,但我仍会继续我的行程——为了能亲吻一下那株新柳上刚抽出的新芽,为了让上天还我一份蜗牛的幸福。我很惊喜,高兴着它又踏上生活的征途,却也害怕着它前方的路更坎坷。它是那么坚定地在和风雨的斗争中爬行。有些后悔自己竟凭自己的意愿为它选择了放弃,选择了一个懦弱的看似幸福的道理,虽然它现在不会挨打,不会怕冷,可是它真的幸福吗?海燕为自己在暴风雨飞翔过而自豪,雄鹰为自己能展翅高飞在广阔蓝天中而骄傲,那小蜗牛呢?它会不会为自己曾为征服风雨、攀登高峰努力过而感到幸福?它是不是情愿被雨水打落、摔得粉碎也不愿安逸地躲在角落里等雨离去?它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你有什么权力把自己的胆怯强加在人家身上?你又有什么脸面面对比你弱小得多、无助得多但比你坚强得多的小蜗牛呢?你为什么不能像它一样勇敢地面对挫折而选择放弃呢?你的矛盾不在于你喜欢什么、厌倦什么,而在于你有没有勇气面对什么,改变什么。“给我一双黑色的翅膀吧/比白色更圣洁/更坚强/看不到血也看不到伤/在逆光的地方也可以折射光芒/带着我飞向希望的太阳”。)

形象思维是一种通过形象来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形式。

我们知道,在人的大脑中,贮藏着平常积累的各种各样的表象,形象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对这些表象加工处理以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当然,这种加工处理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像清代郑板桥的《题画竹》所写的那样:“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此,磨砚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段话的意思是,通过感觉和知觉所形成的“眼中之竹”,在经过了初步的加工处理后,就形成了“胸中之竹”。这时的胸中之竹已不是“眼中之竹”的简单模仿,而是渗透了画家的创作意E。“胸中之竹”在进一步地加工处理后,才会变成“手中之竹”,跃然纸上。由此可见,形象思维包括一系列的复杂的加工制作过程,唯其如此,它才成为文学艺术家把握现实世界本质的一种重要武器。当然,形象思维能力并非为艺术家们所独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也在频繁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形象思维活动。不同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例如,在上面的故事中,大部分画师都没能把“竹锁桥边卖酒家”的意境画出来,而李唐却能匠心独运,结果得了第一名。形象思维能力并非天生的,文学艺术家之所以善于进行形象思维,是与他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体验以及对形象思维技巧的刻苦学习和训练分不开的。

大家也许看过《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这一段,醉意未消的武松与猛虎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可是,你知道施耐庵是如何写成这一情节的吗?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不用说见过人与老虎搏斗的场面,就是有人见了老虎,也得退避三舍。所以施耐庵在构思“武松打虎”这一情节时,就不知从何处着手了。他几次提笔都未能如愿,偶尔写下几行也味同嚼蜡。有一天,正当他紧锁眉头,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到屋外有狗狂叫的声音,他就放下笔,想走出去看个究竟。当他来到街上时,只见一个醉汉正在同一条恶狗搏斗。施耐庵心头一动,认为这是有助于构思的好机会,就认真地观看起来。但见那个醉汉跳来跳去,左闪右躲,猛地一下抓住了狗的颈皮,然后往上一提,举起铁锤般的拳头,对准狗头,狠狠地捶打了一顿,然后往地上一扔,恶狗就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不能动弹了。

施耐庵看完了醉汉与狗搏斗的场面,非常惊喜,连忙跑进屋里写了起来。为了写得更加生动逼真,他就想亲自演习一番来体验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于是,他搬了一条长凳子放在屋子中央,把它看成是“老虎”,然后,他一只手按住凳子,模仿醉汉打狗的姿势,跳来跳去,并挥动拳头去击打凳子,他的妻子见后,迷惑不解,还以为丈夫疯了呢?

就是这样,施耐庵还不满意。为了更逼真地刻画英雄打虎的惊人壮举,他竟不顾个人安危,跑进深山,爬上大树,如痴如醉地观看老虎与其他野兽搏斗的场景。正是通过这样细心观察、体验和刻苦的训练,武松打虎的情节才能被刻画得如此扣人心弦,施耐庵也由此成为形象思维的大师。

(蜗行不息“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蜗牛的家——忽一日,我开始十分十分十分的羡慕起蜗牛来。才想起已经好多年没见过蜗牛了,即使是在我泥土与山溪相依偎的家里。大概蜗牛也嫌弃了那个地方一年赛过一年的破败和喧嚣:泥土不再散发新鲜的清香,终年渴盼着金贵的雨水,漫天浮着黑色的尘;小河不再有透明的清澈,鱼儿都远走他乡。我开始在城市里寻找蜗牛。城市里的地皮贵得要命。每一个相亲的女孩都在张着被口红描绘的红润亮泽的樱桃小口说起一个词:房子。在这样的世界里,蜗牛应该足以自傲的睥睨了。它有自己的家,而且谁都夺不走,天赋的生来就有。我开始盼着城市落雨。在落雨的时节里,高傲的蜗牛总该背着他的家出来走几步了吧。在城市高楼码成的火柴盒里,它真的有傲视群民的资本。其实都不是毫无来由的。那几天我正为找房子的事情烦得上蹿下跳。我要找到蜗牛。我要和蜗牛说:你看你,真好。天天呆在自己的家里,心安理得。走到哪里把家带到哪里。我就不如你喽。我还要找家。家!在人疲惫和烦躁时,家是一个让人敏感和脆弱的词语。我是在找家,一步一步慢慢爬,寻找我的家。我原来有家,那是在很小的时候。从我成人那天起,那个家就开始成为父母的家,它无声的慢慢的离我远去,尽管我知道有一天,当我真的疲惫到走不动一步,沧桑到吵不出一个字,那个家仍然是我的归宿,仍然是我的栖息地。可是现在,我身强力壮,啃了很多年的墨字的经书。我还是父母创造出来的一个单独的个体。这样的我注定必须离开原来的家,寻找自己的家。我迈进大学的门。走进一个门,也关上了一个门,从此以后我要在这个国家的城市里寻找自己的家了。原来那个家的确已经不可能盛放我的灵魂。从农村到城市,古老的模式。我的才能和魄力还不足以支撑我跳出这一俗不可耐的套子。我问蜗牛:蜗牛,蜗牛,你背着你的家,可是你还在不停地走,你在找什么?其实我和蜗牛一样,一直背着一个家。那是多少年之前我就已经有了的精神的家,师长和父母都曾嘱咐我给自己建一个这样的家园,知道他们都是有经验的人,我很听话的用篱笆给自己扎起一个家,像童话一样浪漫,像田园风景一样静谧。在城市的风尘里,它不堪一击,摇摇欲坠。凭着历史留给人们的经验,我知道这个家不是骗局,老人们的话没有错。错的只是时间。目前的我更需要的、非常急迫的需要的是一个物质的用钢筋和混凝土堆切成的家。这个家才是我一直背负的家园的现实而稳固的围墙。我背着一个家寻找一个家,在拥挤的人群中间。这是很累很累的。假如我可以放弃其中一个家,另一个家会比较容易些出现,可是假如放弃一个家,另一个家也一定不会住得长久。是的,我太明白太清楚了。寻找一个家,在城市中间寻找一个家。一个房子会有的,我能住几个月,几年?如果仅仅用血肉和赤诚,能够找到一个家,我就不会去羡慕一个蜗牛。这你也知道的!不是吗?)

形象思维是借助形象来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整个形象思维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生动感人的具体形象。所以,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画家心中要有视觉形象,才能描绘出令人赏心悦目的E画;音乐家心中要有听觉形象,才能创作出感人悦耳的乐章……离开了形象,形象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蜗行不息“形象性”*顶着沉重的硬壳——蜗牛顶着沉重的硬壳,艰难地向前爬着。涉世未深的他执意要出去闯一闯。他多么渴望看见外面的大千世界。可他知道,不管他怎么努力,他也只能触及世界的小小领域……因为他唯有挪动微缈却沉重的躯壳才能迟缓地迈出微乎其微的步伐。怨天尤人吗?那是无济于事的,祖先在自然规律的演变下,生长出了坚硬的比他们的躯体更沉重的外壳,唯他的子孙创造了安乐窝,也带来了褪不去的烦恼与负担。蜗牛知道,柔软脆弱的躯体抵不住残酷的大自然,可他却不愿承受这样的自卫。或鹰击长空,或遁地三尺,蜗牛渴求坚强的轰轰烈烈的人生。蜗牛无可选择地背负了他一生的平安符与一生的无奈。蜗牛曾幻想某天蜕变成轻盈灵动的精灵,曾羡慕驰骋的野兽,迷恋过小鸟机灵矫健的身姿。如今,他认定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不是认命……他要在更细微、更安详的历程中洞悉世界另一番美。海燕知道,朝阳初升时天空羞赧的粉银;羚羊明白,苍茫草原上奔驰的风情;海豚熟悉,每一块珊瑚瑰丽的姿态……怎样呢?蜗牛静静地听他们诉说千姿百态神秘莫幻的世界。然后,蜗牛会微笑着诉说,春天的小草如何用坚强的意志支持纤弱的身体从石缝中勇敢地探出脑袋,沐浴春风;夏日的小溪怎样滴滴深入树木的根系,浸润生命;秋季的落叶如何飘落大地,化为春泥;冬日的雪花如何翻飞,编织童话……这是蜗牛的人生,是蜗牛的对生活体验。蜗牛的人生仅是爬行吗?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了。他在倾听,他在抚摸,他在幻想……他体贴大地的坑洼,他安慰受伤的虫蚁,他分担泉水的故事。他会歪着脑袋,快乐地听小鸟讲她的历险;他会哼着小曲,悠然地好奇地爬过一颗又一颗石块,成为他生命的骄傲;他亦会观察自然的细节奥妙;而偶尔也会思考人生的玄妙……蜗牛,心如止水又生机勃勃。他终于明白,有一颗活跃的快乐的好奇的心,便会超脱先天沉重的束缚。束缚一个人的,是心灵的沉重,而不是命运的安排。决定人生的,是怎样的面对与追求,而不是怎样的赞美别人的世界,哀叹自己的命运。信吗?一只快乐的蜗牛比一只忧郁的苍鹰看得见更广阔的天空!)

想象性也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特征。

因为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下面这个传说也许能帮助你理解这一点。

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后,并没有得到刘邦的信任,韩信愤然离去,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韩信被追回来之后,刘邦还是心存疑虑,就想试探一下韩信的智谋。他拿出一块五寸见方的布帛,对韩信说:“给你一天的功夫,你在这上面能画多少兵,我就让你带多少兵!”站在一旁的萧何见此情景,急得暗暗叫苦。可是,韩信却一反常态,毫不迟疑地接过布就离开了。次日,韩信就把画好的布帛交给了刘邦。布帛上无一兵一卒,只是画了一座城楼,有一匹战马刚从城门口露出头来,还有一面帅旗斜出城门,刘邦看后,大吃一惊,他从这幅画里似乎看到城楼后面的千军万马。韩信通过这一富有想象性的画,赢得了刘邦的赏识。韩信这才挂帅出征,为汉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蜗行不息“想象性”*蜗牛的奖杯——从前,蜗牛是昆虫,长着六条长腿一对翅膀。他不但跑得很快,而且还善于飞翔!一天,在昆虫运动会上,飞翔比赛隆重举行。参加比赛的有蜗牛,还有蝴蝶。黄蜂和蜜蜂……裁判员一声令下,飞翔比赛正式开始。他们一齐向前飞去,紧扇着自己的双翅。蜗牛遥遥领先,头一个到达终点!夺得了飞翔冠军。把对手们甩下老远!大伙儿向他欢呼,大伙儿为他鼓掌。—个很大的金质奖杯,捧到了他的手上!蜗牛扬扬得意,带着奖杯回到家里。忍不住心里的骄傲,藏不住脸上的欢喜……从此他把奖杯,总是带在身边。—时一刻不肯放下,生怕别人不能看见……因为这奖杯很重,带着奖杯难以飞腾。他便把奖杯背在背上,用腿在地上慢慢爬行……有人劝他把奖杯放下,他摇摇头说:“那可不行!我这冠军若离开奖杯,谁还能知道我的光荣?”睡觉时他把奖杯搂在怀里,可是却仍然睡不安稳,因为他生怕奖杯被人偷去,哎呀!那可就摘掉了他的心!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再睡觉就钻进奖杯里去,这样他就和奖杯成了一体,任何人也休想把他和奖杯分离!于是他就蜷曲着身子,钻进了那只奖杯;于是他就在奖杯里,高枕无忧地沉睡!这样睡了不知多久,当他醒来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的身子,已经在奖杯里粘牢长就,再想要爬出来已不可能,从此啊他便失去了自由,只能勉强地探出半截身子,和一个长着触角的头……从此他休想再往天上飞,就是在地上走也十分吃力,他只能背着那沉重的奖杯,蹒跚地摇晃着身子爬来爬去……)

形象思维还有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这就是情感性。

文学艺术家在创造典型形象的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强烈感情渗透在里面。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月夜思乡的意境中,诗人即景抒情,情寓景中,使月夜之形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再如巴尔扎克在写到高老头之死时,竟哀痛至极,呼叫着“高老头死了”的悲叹声昏厥过去。巴金也曾写道:“我在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我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由此可见,形象思维与情感是分不开的。

(蜗行不息“情感性”*当蜗牛恋上老鹰——有一个不太冷的冬天,蜗牛晒着太阳,懒洋洋的睁开眼,发现天上有一只鹰,强劲有力的翅膀,闪电般的飞翔速度,蜗牛心醉了,多美的画面。起风了,冬天里这种温暖的风少有,蜗牛心水一层层的涟漪?毛毛虫说:“爱他吧,多有力的翅膀。”松鼠说:“去吧,寻找自己的幸福。这是冲破世俗的爱情。”就这样,在这个不太冷的冬天,蜗牛爱上了那只苍鹰。第一次飞上蓝天,她两只小眼睛好奇的眨着,感受着风,感受着爱。苍鹰说:“冷吗?躲进我的羽毛里。”她乖乖的藏到他的羽毛里,只露出两个小眼睛。他的羽毛好暖,好舒服,一点感受不到寒冷,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壳,这有什么用呢?这是用来预防敌人的,有了他,我用不到了。于是,在第一次降落的时候,她脱掉了自己的壳,好让自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他的保护当中。整个冬天不知不觉的过去了,春天,夏天,秋天。一年的时间,这只没有壳的蜗牛舒服的享受着苍鹰的爱。又是冬天,冷,她窝在他的羽毛里哪里都不想去,而他却日渐冷淡。她不想知道原因,还是默默的爱他。终于有一天,鹰说:“我毕竟是只鹰,我要远行,路上千险万阻,你离开我吧,我不会给你幸福的,我们不是同类。”。又起风了,刺骨的寒风,她的心被这如刀的寒风割得支离破碎,冷。她想再藏进他的羽毛里。他推开她,“不要碰我了,我不想给你留下太多的留恋,忘了我,时间可以淡化一切,找个同类好好地过下去,好好地照顾自己。”下雨了,那是她的眼泪,吧嗒,吧嗒……下雪了,眼泪被冰冷的心化成雪花,一片,两片……你可知道,我只是一只没有壳的蜗牛了,即使那张壳真的不太坚硬。鹰走了,拔下了几根羽毛:“我给你准备好了,不要怕,没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如果你冷,就钻到羽毛里去。”几根没有温度的羽毛可以阻挡寒风?可以吗?雪很大,每一片都比鹰的羽毛大,蜗牛痴痴地守着这些羽毛,她没有用来保护自己,因为她知道,没有温度的羽毛对于这种严寒是丝毫没有作用的……她毕竟是只蜗牛。雪越来越大,蜗牛再也不会冷了,她躺在雪地上,回忆着那灿烂的阳光,回忆着那刻骨铭心的爱情。阳光模糊了,她睡了……)

对形象加工处理的方式要遵循“抓住形象的特征。”

即通过比较,从不同的形象中,选出有特征的形象。例如,宋人阮阅所著《诗话总龟》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朝诗人贾岛倒骑着毛驴去京师赶考,在路上边行边比划着构思诗句。路上的行人见了都莫名其妙。当时韩愈做京兆尹,正带着车马随从在街上行进。贾岛考虑得入了迷,没注意到前面来了大队人马,就撞过了韩愈的仪仗队,一连过了三节,还在比比划划。韩愈的随从把贾岛抓住,推到了韩愈的面前。于是,贾岛就向韩愈禀报了他冲闯仪仗的缘由。

原来,贾岛骑着毛驴想起了两句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他反复地思考、比较,但还是拿不准到底用哪一句。由于他只顾琢磨,竟忘了回避。韩愈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而且也被这两句诗吸引住了,他思考比较了很久,对贾岛说:“还是用 ‘敲’字好。因为这样就可以做到诗的意境有动有静,并且由于 ‘敲’使晚景的宁静显得更静。”韩愈还邀请贾岛去府上做客,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文学史上有名的“推敲”故事。“推敲”也就被赋予了新的含意,作为一个新词,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之中。

通过合成,也可以将许多孤立的形象综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产生新的意境。例如《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包括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十几个景物。如果孤立地去看他们,并无多大的意义。可是,如果把它们合成为一个整体,就像词中所描绘的那样,那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蜗行不息“抓住形象的特征”*蜗牛的家——总想躲起来/逃避现实一切的不顺/害怕伤痛/胆怯得不敢面对未来/蜗牛的性格/纵使在任何情况下总是缓慢前进/一点一点抬步/却又想快速缩回坚硬的壳内/那是安全的家/可当日月交替时光流逝/蜗牛就必须被迫离开/没有了硬壳/没有了家/没有了安全/眼前一片迷茫/慢慢的……/梦想破灭了/心也随着死去/不是我不堪一击/脆弱的躯体/如何能承受千斤的重力/爱情凝固了/心慢慢老去/不要说我经不起/心离得太远/总会产生距离/我想要一个家/哪怕是蜗牛的壳/我也愿意/把家背在肩头/把爱装在心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把心迷失/我是一个蜗牛/却没有可以挡风的壳/明亮的太阳光下/无心欣赏美丽/却害怕阳光/把自己吞噬/总是躲在黑暗里/让自己的眼泪/滋润自己/快要干涸的身体/我想要一个家/哪怕是蜗牛的壳/我也愿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