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谁提出要和平解放北平的?
2.毛泽东说谁是解放北平的“大功臣”?
看看这张照片,左边这个侧着身的人就是我的老爷爷聂荣臻,坐在中间的这个人就是老爷爷的老搭档——林彪,和老爷爷正对面坐着的这个人是罗荣桓。这可是我在网上搜到的宝贵照片。他们三个人在干什么呢?是不是又在制订新的作战计划?
我用指尖敲打着键盘,跳出了两行与照片相关的文字: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聂荣臻和林彪、罗荣桓三人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统一领导和指挥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并肩作战。
噢,这是老爷爷在石家庄战役之后指挥的又一场著名战役——平津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解放军杨得志的第二兵团,仅用十一个小时就把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的精锐部队第35军全部歼灭了,总共一万九千人!他们的军长也因打败仗,自杀了。这可真是要了命了啊!
打了胜仗的消息很快传到指挥部,老爷爷高兴地说:“打得好,能让傅作义的35军全军覆没,真是痛快!”
而傅作义这边也因这次败仗,发出了“抓住机会撤退”的命令。可是,杨成武的第三兵团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他们速战速决,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张家口的五万四千敌人全部消灭了。
张家口就这样被解放军夺了回来。
这两仗不仅切断了傅作义的退路,而且还让他把起家的老本全部输光了,这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从那以后,傅作义的情绪非常低落。
当老爷爷知道傅作义因惨败而苦恼时,老爷爷的脑子里便开始思索另一个问题了:“如果我军歼灭了天津的敌人,把傅作义从海上撤退的道路堵死,北平能不能和平解放呢?”
老爷爷为什么会这样想?
老爷爷这样想是有原因的:首先,北平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古都,如果毁于炮火,实在可惜;其次,在西柏坡时,老爷爷和毛泽东、周恩来他们就曾议论过:新中国成立后想建都于北平!如果能和平解放北平,这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再次,《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不通过打仗就可以使对手屈服是兵家最高的境界)
老爷爷越想越激动,因为他觉得和平解放北平的时机就在眼前。
当老爷爷把这个想法讲给罗荣桓时,他也认为有道理。老爷爷把这个想法又告诉了林彪。
林彪听后,说:“你的想法很好,但这是不是幻想,能不能实现?”
是啊,能不能实现?
老爷爷再一次分析着眼前的局势:“在平津地区,我军占有绝对优势,打下天津不成问题。要打北平也很容易,北平工事不强,敌人又是惊弓之鸟。如果在进行了大量努力之后,傅作义仍然拒绝和平,我们依然掌握着主动权,随时可以下命令打。但是枪炮一响,准得把北平打个稀烂,到时候这个文化古都就很难完整地保全下来……”
那天,老爷爷和林彪、罗荣桓三人坐在一起议论了很长时间。因为意见不同,老爷爷就以自己的名义,给毛主席发了电报,提出了“在打下天津以后,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想法和建议。
这时,中央和毛泽东也在思考和平解放北平的问题,所以很快就回电了,上面只有四个字:完全同意。
接下来是考虑怎样说服傅作义,以确保北平能和平解放的问题,这让老爷爷又动了一番心思。
嗯,有办法了……
经过周密安排后,老爷爷专门派人把中共中央“赞成和谈”的信息迅速转告了傅作义……
紧接着又派了傅作义的女儿——地下共产党员傅冬菊去做她爸爸的工作……
在平津前线的司令部抓紧一切机会,与傅作义派出的代表进行过多次谈判……
终于,在1949年1月21日,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的部队共二十五万人全部开出了北平城。接受改编。北平,终于迎来了和平解放的时刻。
后来,当毛泽东见到傅作义时,风趣地说:“你是北京的大功臣,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
就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月31日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平,自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这其中有老爷爷的一份智慧。
人物链接
罗荣桓(1902—1963)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人(今属衡东县荣桓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有罗荣桓故居和罗荣桓元帅纪念馆。
傅作义(1895——1974)山西荣河人,傅作义出生在山西临漪的一个农民家庭。面对日本的侵略他提出“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并规定部队早晚点名时,要高呼“不惜牺牲,以雪耻辱”的誓词。12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1949年1月傅将军率部起义,顺利地实现了北平和平解放。从而免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完整地保存了北京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
事件链接
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军事发展和政治发展之一,成为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以“八项条件”解决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榜样。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珍藏回忆】
杨成武回忆:平津战役中,我在蓟县平津前线司令部见到了聂司令员。他向我谈了敌情,分析了傅作义的情况和全国的形势,使我感到聂荣臻同志不仅是一位会领兵打仗、转战沙场的战将,也是运筹帷握、决胜千里的统帅;不仅是卓越的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