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绘制中国科学蓝图

绘制中国科学蓝图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奶奶说:“就是要把1956年到1967年这十二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给制订出来,争取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够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参加制定规划的六百多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高等院校和各产业部门的技术、科研、设计单位。  会议期间,周恩来、李富春、我的老爷爷,还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人,专门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了这些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中央很快批准了这份有关十二年科学规划的报告。

  1.什么是十二年科学规划?

  2.为什么要制定这么长久的规划?

  老爷爷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中国的第一幅科学蓝图——十二年科学规划。

  “什么是十二年科学规划呢?”

  奶奶说:“就是要把1956年到1967年这十二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给制订出来,争取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够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

  中央对这个计划非常重视。周恩来亲自挂帅,陈毅、李富春和我的老爷爷负责具体的组织领导工作。

  当时,我的老爷爷还是主管军工和军队装备的领导人,直接领导武器装备方面的规划制定工作。

  深知国防建设重要性的周恩来,再忙也没忘记让秘书通知各个有关部门:科学规划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由聂荣臻负责开会商讨,有关人员必须到会!

  这说明国家是多么地重视国防科技啊,也表明了中央党委对我老爷爷的信任。

  奶奶讲,制定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大会是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的。参加制定规划的六百多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高等院校和各产业部门的技术、科研、设计单位。在这些代表了中国当时科学技术最高水平、最大成就的科学技术专家中,有著名科学家吴有训、竺可桢、严济慈、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王淦昌、王大珩等。

  几百名科技专家聚在一起,不分白天和黑夜地研究、分析、论证。我的老爷爷对这些科学家十分尊重,对他们的意见听得非常认真和仔细。他专门要求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不论什么意见都要详细记录下来,一点也不能含糊。当然,老爷爷有时也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和研究各种问题,尤其对有争议的问题非常关注。

  中央领导对规划的制定工作极为重视。周总理曾多次听取汇报,并及时做出了指示。

  会议期间,周恩来、李富春、我的老爷爷,还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人,专门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了这些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看!这张照片里,他们和制定规划的科学家们在一起,交谈得多么亲切啊!

  宴会上,周总理和我的老爷爷等国家领导人,一桌一桌地向到会的人员敬酒致意。

  后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又接见了这些参加规划工作的科学家、科技人员,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这两次活动,说明了中央对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科技人员鼓舞很大。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经过六百多位科学家的努力和部分苏联专家的帮助,完成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起草工作。

  19561029日,陈毅、李富春与我的老爷爷联名向周总理和中共中央递交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报告。

  直到现在,这些报告在网络上都是可以查到的,但我还是从奶奶的讲述中,知道了在这份规划里,总共提出了五十七项重要科学项目和六百一十六个中心课题,连同附件共六百多万字。中央很快批准了这份有关十二年科学规划的报告。

  真是不可思议,老爷爷他们刚从战争的硝烟中走出来,就站在世界科技竞争的行列中,在国内所有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大胆地提出了这么长远的规划。我想:假如没有他们这一代革命老前辈的英雄胆识以及他们对科技的热爱、崇尚,这幅 “中国的科学蓝图”会存在吗?会出现当今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吗?

  人物链接

  李富春  1900522日——197519日)湖南省长沙市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重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知识链接

  规划中列出了十二个重点  即: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喷气技术;电子学方面的半导体;计算机、遥控技术;生产自动化和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勘探;建立中国自己的合金系统和新冶炼技术;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新型动力机械和大型机械;长江、黄河的综合开发;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肥料;几种疾病的防治和消灭;自然科学中若干重要基本理论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