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类喻?什么又是通感?说实话,很多同学都是搞不太清楚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类喻和通感的区别。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有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句子中,比喻词是“仿佛”,本体是“清香”,喻体是“歌声”,两者的相似点是时断时续,若隐若现。但是,也有人说,这个句子还运用了通感修辞,即本体是“清香”,属于嗅觉,而喻体“歌声”属于听觉,两者之间实现了感觉的互通,所以应该是通感。同学们,这句话到底是运用了类喻还是通感呢?
请先看两段描写文字:
泰戈尔在北京作了六次讲演。志摩和徽因一左一右,扶持老诗人登上讲坛。泰戈尔白发如银,长髯飘拂,宛若盘桓苍空的古松;林徽因貌美如花,薄施脂粉,淡中透艳,举手投足皆见仪姿,自是梅韵馥郁;徐志摩白面青袍,瘦竹一竿,飘洒俊逸,摇曳于秋水寒石之间。
——展望之、张方晦《飞去的诗人》
就语言的作用和状态来说,政论像部队通过检阅台前,严肃、庄重,步伐整齐;新闻好比运动员短跑,爽快、敏捷,腿脚矫健;诗歌仿佛美人起舞,婀娜多姿,风韵迷人;散文的语言则像情人在风景区散步,甜蜜、惬意,风姿绰约而身心充实。
——涂怀章《散文写法详谈》
这两段文字形象生动,是比喻中的类喻。第一段中,作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岁寒三友”松、梅、竹为喻体来形容泰戈尔、林徽因、徐志摩三人,使泰戈尔的古劲、林徽因的淡雅、徐志摩的飘逸得到很好的表现。第二段中,作者以人的不同运动状态为喻体来说明不同文体的特点,有趣又恰切,使人领悟到四种文体在写作上的不同要求,有理论说明难以达到之妙。
两段文字共同的特点是:比喻中的喻体用的是同一门类的不同事物或同一类现象的不同表现形态,这也是类喻区别于其他比喻形式的基本特征。贾谊《新书》有言:“天子如堂,群臣如阶,众庶如地。”这几句话就是以宫殿中的厅室、台阶与地面三种同属一类的事物来比喻天子、群臣和百姓。这就是类喻。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将嗅觉化通为听觉,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这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类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像。或者说,通感有时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是在用一种感觉比喻另一种感觉。例如,前面提到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那一句,就是如此。只是比喻的特质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的特质在于感觉器官转移和互通。有时,两者会以“兼格”的形式出现。但是,类喻和通感毕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因为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
首先,类喻是着重于从读者的角度考虑,是为了将抽象的说得具体,将生疏的说得熟悉,将深奥的说得通俗,以便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且常用排比的句式来增强感染力。比如,“如果说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的话,这南广河充其量也只是一根小小的毛细血管”和“如果说重庆的地形像一条长长的舌头,那么朝天门就是舌头尖了”这两句,就是典型的以人体构造为喻体,做出的一系列的比喻,通俗易懂。
其次,通感的目的则更着重于从个人的角度考虑,是为了突出感觉上的互通,强调作者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在描述客观事物时,作者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换句话说,通感就是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的意境。再如《荷塘月色》中的另一个比较经典的句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句子里有本体“月色的光与影”,有比喻词“如”,也有喻体“名曲”。这当然可以视为类喻,但同时这个句子确确实实又运用了通感修辞。“不均匀”的“月色”造成的“光与影”的“和谐”搭配,恰恰也如乐曲声中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表达形式给人的感受相近,于是视觉与听觉便相互化通了。这样,作者就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新奇且独具匠心的情感体验,也就使这月下荷塘更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得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得给读者受到艺术“感悟”,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同学们,开头提到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那句到底该是什么修辞格呢?这回,大家该明白了吧?
(廖海燕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