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琼瑶新戏《花非花雾非雾》的台词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你好像是花,又不是花。我好像是雾,又不是雾。你好像存在,又不存在。我好像有你,又没有你……
“我很容易被景色震撼啊,大草原会震撼我,大海会震撼我,花海会震撼我,高山会震撼我,落日会震撼我……
“你被大海震撼,你被草原震撼;但我却被你的震撼,深深震撼……”
有网友干脆吐槽:这台词,太黏糊,听得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其实,细读这些台词:第一段显然用了排比手法,突出表现了主人公复杂迷惘的心理;第二段和第三段也运用了排比,突出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又用了反复修辞,强调了“震撼”这个词,增强了感染力。只不过“震撼”这个词语短时间内出现的频率太高了。据细心网友统计,两分钟的台词里竟出现了14次。简单词语,过多地重复,反而会冲淡主人公原本的浪漫和优雅。
那么,反复和排比修辞究竟该怎么运用才好呢?请同学们先来看反复的例子。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或分清结构层次,或加强节奏感,或增强旋律美,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以反复咏叹,来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词语反复。
例如:明明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快十年了,老大!(《无间道》台词)
主人公多次使用“三年”一词,表达“三年”这个约定的时间对自己的极度束缚,倾吐自己内心忍无可忍的不满,也是对对方不守信用的质问。
其二,词组或句子反复。
例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青花瓷》歌词)
歌词中反复使用“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强调了“我”等待的执着。
其三,语段反复。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总是以“我真傻,真的”开头,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可见,反复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往往在那些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出现某些字、词、句或段的重复。
排比,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且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三句或三句以上)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突出表意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以明月为钩,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
这段文字中的“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以明月为钩,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结构相同、语气一致,内容紧密联系。这种修辞手法,就是排比。这种排比式回答,把李白的豪迈洒脱、狂放不羁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见,排比是利用语句的节奏感、音律美,作透彻的阐述或强烈的抒情,以产生语意贯通、气势强劲的修辞效果。说白了,排比就是为了加强语言气势,或为了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进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排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必须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或句子的排列,并且这些相似部分可以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但却不能在文字上完全相同。
请同学们再看两个例句:
1.错!错啊你!我叫你错!叫你错!叫你错!错啊你!(《霸王别姬》台词)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无名氏《江南》)
例句1,小豆子总是不能念对台词,三次重复“叫你错”,用这样的语言表达了心里强烈的怨气,其侧重点就在“叫你错”上。所以,此句的修辞手法为反复。
例句2,虽含有相同词语“鱼戏”,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鱼戏”,而是戏于“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的自然、灵动、活泼、可爱,让人跟着鱼儿走,加深读者的印象。所以,此句的修辞手法为排比。
同学们,其实,排比和反复实际上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所重复的词语或句子的侧重点和表达目的不同。我们若是能弄清楚这些,也就不难区分了。
(凌 媛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