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就是铺叙衬垫,悬疑就是制造悬念。这同学们都明白,但两者的区别可就没有那么清楚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两者的区别。请看下面这则故事:
相传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同在一旁做客的和珅对周围人说道:“纪大烟袋就是喜欢故弄玄虚做铺垫!”纪晓岚微微一笑说:“和大人的学问还是不行,俺老纪明明就是设了悬疑嘛!”
纪晓岚到底是做的铺垫,还是设的悬疑呢?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
铺垫,有人也称铺叙衬垫,通俗地说,就是“打基础”,犹如新砌一所房子,首先要打根基。铺,有展开铺叙之意;垫,就是在原来基础上加高,从而满足某些条件,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古代地方在欢迎帝王时,不仅要征调民夫修葺、打扫行宫,还要在皇帝所经之处以黄土垫道,用清水泼街,张灯悬彩,高设香案,以示庄重。因此,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我们可以引用郝冰杰在《辨识铺垫与伏笔》中的理解——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一步一步铺陈,直到引出重点或结果。先描述出来的内容为文章最想突出的内容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做出陪衬或起到烘托作用,为主要情节积蓄气势。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唯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积蓄气势,如果没有它,后文就会显得很突然;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是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就像一位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新娘,好的妆容能够提升她的魅力,但倘若如新闻中所说戴上十个戒指、七十个手镯就引人捧腹了。
铺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表达情感而铺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背影》一文,文章开头写家境贫穷,父亲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父亲变卖抵押,埋葬了祖母,家境十分贫寒。接着又写到父亲亲自到车站送别,和车夫讲价钱,上车给“我”占座位,并帮“我”展好大衣等四件事。作者写这些要表达的意思有二:一是告诉读者家里这样穷,可是父亲还是让“我”穿好,从后文作者交代的自己的皮大衣可证实这一点。二是告诉读者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生活压力这么大还是不顾一切来照顾“我”,可见,父亲对“我”是怎样一种感情。实际上作者写这些时,自己感情已在酝酿蓄积,也带动读者酝酿蓄积感情,待到写父亲蹒跚过铁道,爬上爬下买橘子给“我”解渴时,“我”解渴时,感激父亲、理解父爱这种激动的心情就一发而不可收。这些就是为作者抒发情感所做的铺垫。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铺垫的作用可分为背景式铺垫、衬托式铺垫、反差式铺垫。背景式铺垫,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比如外交场合中的大红地毯、整齐的仪仗队、美丽的鲜花等。衬托式铺垫,是用次要情节衬托主要情节,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比如首相出访时随带的一些官员。反差式铺垫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又叫反面铺垫,就像迎接客人的环境都布置好了,结果客人未来,制造了悬疑,更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悬疑,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悬念,是作者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为了激活读者紧张与期待的心情而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通俗地说,就是在故事发展中间只亮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或者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甚至是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悬疑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卖火柴的小女孩》起笔就交代:“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局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3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能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那么,我们如何设置悬疑呢?从位置的角度看,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篇首设置悬疑。这种设置悬疑的形式也可以成为悬疑式铺垫,它有助于创设氛围,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如《三国演义》中的名篇《杨修之死》,作者先写杨修猜解鸡肋令,曹操以“乱我军心”将之斩首,思贤若渴的曹操仅仅因这一小事就将才智过人的杨修处死吗?还有何因?为解这一悬疑,文章接着叙述了杨修平时的为人以及他惹来杀身之祸的原因——这样读者也就恍然大悟了。
二是在篇中设置悬疑。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比如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故乡准备拜访亲戚本家时,情节突然中断,插入一大段回忆少年闰土的文字。读完插叙的内容以后,我们不禁又要问:“我”心目中的少年闰土现在怎样了?“我们”见了面,闰土还会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吗?悬疑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一方面可以使文中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总之,铺垫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当然,设置悬疑和铺垫同样都不能滥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所设悬疑要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让读者眼花缭乱。
(倪 逊 吴金霞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