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节与特写艺术

细节与特写艺术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细节描写就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细节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留心观察便是收获。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在影视作品中就体现为特写镜头。其实,从文学和影视的角度来看,细节和特写在创造形象方面有着相同或相通的艺术规律。总之,细节描写和特写都是很有艺术魅力的,而且在生活中都处处可见。

细节和特写,作为当代中学生,同学们都是很熟悉的。尤其是特写,经常玩自拍的同学就更清楚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细节与特写的区别。

我们这一课所提到的细节,就是细节描写,就是细微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它是为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常用到的重要方法。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如,鲁迅在《祝福》里几次写到鲁四老爷“皱一皱眉”,这种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来自于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暴露出封建绅士厌恶寡妇、维护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要使得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再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在买酒时他“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这种细节描写就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又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写“治疯”一节,胡屠户“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待范进清醒过来后,“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整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会儿清醒的可是中举的老爷啊!洞察胡屠户的内心世界,突出了作品主题,制造了浓郁的讽刺味儿。

细节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留心观察便是收获。比如:考风考纪教育大会上,教师定会表情严肃,重要处还会腾出一只手来指点一二,眉头皱着,眼睛竖着,言语一句一顿;而在元旦的欢庆会上,教师则面色开朗,应景时也会高歌一曲,眉角上扬,嘴角弯弯,言语热情洋溢。两个不同的场合,举手投足间的细节便很好地展现了当时的情貌。

再说特写,特写就是指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在影视作品中就体现为特写镜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反复多次写雪景,雪越下越大,文章前后呼应,推进故事情节,也为主人公的活动创设环境。这种表现手法在影视作品中,也很常见。在破案的影视作品中,常常会看见作案现场的某个特定的镜头多次闪现。

特写镜头总是具有超常规的冲击力。例如:血泊中孤儿的哭声,儿童惶恐的眼神,亲人相拥时那倒下的拐杖,父亲赶赴战场时对儿子无奈的亲吻。还有什么比这些特写镜头更能震撼心灵,更能使人感受到战争的可怕?优秀的特写镜头,就像舞台上的女独唱,灯光打下暖暖的光晕,使装扮更显华丽与鲜明,舞台上下也都成了她的陪衬。请再看这段文字:

一座破败的木屋残存在山顶,人们无法猜出它的年龄。四面透风的木板难以让人相信这是可“遮风避雨”的住所,老人今年92岁,孤身一人,沉默少语。那干枯的眼神中,不知藏着多少人生的过往与艰辛,苍老的面庞沟壑纵横,神情落寞无比。老人正在那满院的木头中“忙着什么”,动作迟缓而吃力,而木头上粗糙交错的凿痕更是让人好奇。在我们的追问下,老人无力地说:“我在给自己做棺材。”只这一句,就让人惊讶、哑然。所有的好奇都显无礼,所有的同情都显苍白。

这是湖南张家界的真人真事,记者只拍了照片和简短地叙述,而经过特写处理后,“孤独终老”的话题无疑会更沉重地击打着每个人的心坎。

其实,从文学和影视的角度来看,细节和特写在创造形象方面有着相同或相通的艺术规律。细节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特写是类似电影拍摄艺术的一种文学手法,其作用就在于前后呼应、形成整体,或者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总之,细节描写和特写都是很有艺术魅力的,而且在生活中都处处可见。只要同学们肯做一个有心人,用心观察与品味,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细节和特写。学活了,悟通透了,语文也就魅力无边了。

(倪 逊 朱 静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