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浙江主导海洋工艺品的产业发展
做好民间工艺品的保护与开发,经营民间工艺品业,使其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地发展,这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兴起,浙江沿海涌现出了一批民间工艺品开发、生产制作与销售的企业,这对浙江海洋文化工艺品产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浙江沿海地区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主导海洋工艺品,壮大海洋工艺品的生产、加工和制作规模,从而形成较大的产业体系。
一、贝类工艺品
贝类动物实质是软体动物,它的特点是身体柔软,不分节,由头、足、内脏团、外套膜和壳五部分组成。中国海域有贝类2557种,约占中国海域全部海洋生物种的八分之一以上。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贝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沿海地区及其附近岛屿,从南到北现存有大量的贝丘。5000~6000年前,在这些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原始人群,他们最早与海洋接触,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地认识和利用了海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分布于沿海及其附近岛屿的贝丘。据考证,贝丘中多数存有蛤蜊、鲍鱼、海螺、长蛎、玉螺等20余种贝类化石。许多贝类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贝类的壳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以制作贝雕画和造型工艺品。在远古时代,贝类不仅能提供给人类丰富营养的贝肉,还被广泛用于人体装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和随葬品等等。贝类是人类最原始的生活劳动工具,其中包括传递信息的号角、捕鱼的刀具、盛水的器皿、小孩的澡盆等,这些原始的用具迄今在许多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中仍能见到其踪影。
贝类不仅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为人类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贝类还是人类最原始的装饰物,贝类装饰品是我国最原始的艺术品之一,距今2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就发现了贝类首饰。据有关方面的考证,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的人体外装饰品,按质地可分为石、牙、骨、贝(蚌)、蛋五种。可见,在当时贝壳被普遍制成项链、臂饰、腰饰等,甚至还出现了马饰、车饰。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三成名将士都用红线穿贝壳作坠饰,以壮军威。贝形纹样还是仰韶时期彩陶上常见的装饰主题。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有关巫觋的墓葬,就有三组用蚌壳摆塑的动物形象。因为贝壳悠久的历史,民间更是流传“贝为财源,藏贝为宝”“家有贝,必富贵”的说法。
自古至今,贝壳以奇特的形状、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花纹,跻身于最迷人的造物之列,大自然不但造就了贝壳丰富的质地,还赋予其浑然天成之美。贝壳稍加雕琢打磨,或与其他材料镶嵌,就可制成各种画屏、器具、摆设等,具有光滑夺目、色泽明丽、自然清新,格调雅致等特色。贝壳制成的多种多样实用工艺品最受人们欢迎,如酒具、摆件、挂件、项链胸饰等,精美华贵不亚玉石。不少贝壳直接就可以作为实用的生活用品,如马蹄螺可作烟灰缸、大角螺可用作号角等。
浙江沿岸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该水域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渔场,贝类资源也十分丰富。据文献记载,浙江沿海分布的贝类有614种,主要经济种类68种,已经进行养殖开发的有17种。围绕丰富的贝类资源,浙江沿海可以开展以贝类为主体的加工和收藏两大产业。一方面成立贝壳工艺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机构或公司,加工和制作贝壳工艺品,如贝壳风铃、贝壳饰品、贝壳相框、贝壳钟表、贝壳画、贝壳中国结、贝壳首饰盒、贝雕、贝类海洋标本、小贝壳动物模型、手机小海螺挂件等,并设立多家专卖店,壮大海洋工艺品卖方市场;另一方面发展海洋贝类收藏业,将具有收藏价值的奇珍珊瑚、珍珠、贝壳、海螺等,建立相关机构和市场,鼓励民间收藏和买卖。例如,“龙宫翁戎螺”是世界上最珍稀、最名贵的海螺之一,拥有“贝类之王”的美誉,生长在南中国海、台湾岛东北部、日本海80米至200米深海海底的礁石缝中。2009年6月16日,浙江省宁海县收藏家黄仁普从玉环渔民手里淘到一只“百万富翁螺”,成为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法螺。[3]生物学家们经过研究,确认它是5.7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的海洋生物,曾一度被认为早在数百万年前就灭绝了。作为中国渔村海洋博物馆的馆长,黄仁普还计划建一个东海螺类博物馆,专门介绍从东海打捞上来的珍贵贝壳,使海洋贝类收藏业更加专业化,这对发展海洋贝类工艺品业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珊瑚工艺品
珊瑚是波斯语xuruhak的汉译,汉语中的珊瑚狭义上指珊瑚虫;广义上的“珊瑚”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生物,它是由众多珊瑚虫及其分泌物和骸骨构成的组合体,即所谓非植物类的“珊瑚树”。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止血和驱热的功能。珊瑚与佛教也有密切关系,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珊瑚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除了可以做装饰品外,珊瑚饰品也是生日、纪念日送给亲人朋友的理想选择。
珊瑚本身天然资源稀少,产品每年都会升值。近些年来,由于滥采珊瑚,一方面破坏了珊瑚礁,使海岸失去缓冲区,加大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力;另外,珊瑚礁鱼类的生存环境也因此恶化,造成种类和种群的消减和渔业资源的衰竭。因此,作为珍贵的海洋动物资源,红珊瑚虫现在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因为我国对珊瑚要进行保护,所以市场上绝大多数红珊瑚是依赖进口的,但在普通珊瑚工艺品的加工和制作上还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开发,如加工制作珊瑚吊坠、珊瑚戒面、珊瑚花饰,珊瑚化石标本、珊瑚植物标本等珊瑚工艺品。珊瑚工艺品的加工和制作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历史,目前国内也有多家珊瑚工艺品的公司企业和相关的珊瑚工艺品产品,有着一些不错的珊瑚工艺品收藏市场,但国家是禁止大件和珍贵珊瑚工艺品售卖的。浙江沿海地区也可以发展相关的珊瑚工艺品,如珊瑚饰物、饰品等加工业,在法律、法规政策许可范围内从事普通小件珊瑚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和出售。
三、象山竹根雕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等。我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学术、考古界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原始的竹雕,应该先于甲骨文。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竹雕早期通常是将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刻在器物之上。而现在的竹根雕,题材内容更加广泛,充分反映了浙江沿海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信俗等社会风貌。
浙江象山的竹根雕,在继承我国明清时期竹根雕刻工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充分利用竹根天然形状,雕刻成各种人物、佛像、动物等,形象生动,形态逼真。在造型艺术上,突破传统的用料规范,连根带须,一并应用,再现返璞归真妙趣,是历史上特别是晚清以来竹根雕艺术的一大进步。由于竹根雕材质的特异,不易保存,古代的竹根雕作品存世较少,目前发现的有清嘉庆年间的《秋叶贡盘》,无论立意造型及其技法,都体现出较高价值。现宁波天一阁收藏的明清至民国的竹雕工艺品,部分就是从象山民间征集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象山竹根雕艺术趋于沉寂。在20世纪70年代前,象山的竹根雕多为散户个体行为,且未形成产业。1978年后,在象山西周镇张苍竹带领下,何幼真、郑宝根、张德和等共同创办西周工艺美术厂,生产“竹根通体圆雕”的寿星、石榴小孩等作品。此后,何幼真创办了象山县工艺美术公司,张德和创办“德和根艺坊”(后改德和堂),郑宝根创办“宝根阁”,张秉益创办“秉益堂”,陈春荣创办“荣艺堂”等。特别是张德和在实践中创造局部雕和写意法,带徒授艺,并在2006年成立了张德和根艺美术馆,使象山竹根雕创作拥有了专业的基地和中心,开辟了竹根雕艺术的新天地。通过几代人集体的努力,象山根雕艺术不仅得以传承,而且发扬光大,成为浙江新三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竹根雕艺术就这样得以传承并发展,涌现出来一大批根艺大师和名家,除了张德和外,还有郑宝根、周秉益和王群等。他们的作品在全国、浙江省各项展览中获得特别奖、金、银奖100多件。张德和、郑宝根、周秉益等还被文化部派赴法国、希腊、以色列考察访问,进行文化交流。1996年,竹根雕大师张德和投资1000万元,其中包括县政府帮助解决的500万元贴息贷款,建成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融仿古建筑、园林结构于一体的“德和根艺美术馆”,使得一些竹根雕艺术珍品在这里传世。目前,后起之秀不断崛起,其中陈春荣继承发扬留青刻竹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清雅至极,深受中外客商喜爱。象山广大竹根雕工作者共开发产品500多种,创企业30多家,涉及10多个乡镇(街道),从业人员300多人,年销售1000多万元,实现了根雕工艺品的产业化发展态势。因此1996年象山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4]
竹雕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近年来,竹雕艺术品市场活跃,收藏和投资趋热,价格也呈上升之势。尤其是名家刻制的作品,更加受到追捧。在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批发市场上有着各式各样的竹雕产品,如竹雕笔筒、竹雕挂件等,去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城购买竹雕工艺品的外国客商也络绎不绝。
四、木船制作工艺品
浙江省沿海地区的舟山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宁波鄞州的彩船制作技艺、温州的瓯江帆船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船制作技艺(宁波市鄞州区)、舟山木船建造工艺(舟山市普陀区)、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嵊泗县)、船饰习俗(象山县)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各种木船雕刻技艺、工艺品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木船工艺品的产业调查、改进和创新,对于弘扬我国民族雕刻技艺艺术,推动木船雕刻工艺品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舟山传统木船制作技艺
船文化是舟山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百年造船历史的岑氏木船作坊创建于1900年。舟山的造船工艺,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和手工技艺特点。岑氏家族木船作坊当时主要打造木帆渔船,为造船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岑氏木船作坊不但拥有中国古代传统的造船工艺,还融合了西方木船制作技术,造船的工艺技术水平日趋成熟。造船工艺中,讲求曲直木料区别选用,斧、刨等手工具灵活兼施,木料榫、搭对接因地制宜,钩子、穿钉、螺栓配套安排合理,油灰捻缝细致到位等,这些数百年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船体细部如船尾、船头、船甲板(碧壳)等处,都装饰有传统的精细的木雕工艺和民间绘画,具有文化艺术价值。
百年造船技艺需要保护,具有海岛地域特色的手工技艺应当传承。迄今岑氏四代人已建造过各类木帆船约千艘,先后建造了仿宋“绿眉毛”、仿唐遣隋使实船,制作了仿明“郑和宝船”、仿宋“神舟”、仿元明的“漕船”等各类仿古帆船,其中不少仿古帆船被收藏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博物馆。该作坊还设计建造了“不肯去观音号”仿古海上游船、德国航海运动帆船及仿明福船、国家航海博物馆展示用实船等数艘。
此外,舟山市海生堂海洋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虾峙夫龙船模工艺品厂等企业开发的舟山渔船船模系列产品等,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中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清代中期中国最大的远洋木帆船(舟山鸟船三祥泰号)的舟山市海生堂海洋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其经贸商号为海生堂,有深厚海洋文化产业的历史底蕴。公司围绕船文化开发了小型重漆鸟船、时钟舵轮、双眉楼绿眉毛、绿眉毛鸟船、西洋帆船等系列船工艺品,2009年由公司制作的帆船模型已出口到56个国家和地区,[5]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船工艺品产业发展之路。
(二)鄞州彩船制作技艺
浙江宁波鄞州区的彩船制作技艺,彩船又称“纱船”,由薄纱等材料制作而成,因其制作中注重丰富的色彩,故得其名。彩船船头、船尾饰以龙图案者,称“龙船”,饰以凤图案者称“凤船”。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当地群众通常以船的动物图案或船的造型具体称谓,如鱼船、虎头船、官船、花轿船、鼓阁船、亭阁船等。彩船皆不能下水,故又通称“旱船”。确切地说,彩船属于船模,是民间传统大型工艺品。咸祥镇地处滨海地区,背山面海,船也成了人们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运输载体。人们出海时希望一帆风顺,回来时希望满载而归。这也是本地人自古以来所以爱船,并把它作为吉祥物的缘由。宁波市鄞州区咸祥的纱船见证着宁波地方的历史文化沿革,是咸祥庙会文化、渔业文化的产物。
(三)瓯江帆船制作技艺
温州市云和瓯江帆船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云和县志》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67年),瓯江上游就有木帆船通行,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瓯江沿岸的造船业和水上运输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创造了瓯江帆船,并孕育了淳朴深厚的船帮文化。据《云和县志》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瓯江上游就有木帆船通行。浙江省档案馆36‐0‐219号档案记载:民国初期,“瓯江船只8000艘,每日到达永嘉终点船只平均250艘”。云和沿江的赤石、龙门、紧水滩、石浦等众多村落都有着悠久的帆船制造历史。
一条木帆船的制作完成,要经过设计、制材、木工、漆工等多道繁复的工序,精湛的木作技艺渗透在每一道工序中。瓯江上游滩多水急的特殊地理环境因素,造就了瓯江帆船特殊的结构和造型特点。瓯江帆船两头尖,呈木梭形,在整个瓯江流域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麻雀船”“舴艋船”,独特的风帆设计更是体现了其技艺上的成就。瓯江帆船作为一种与瓯江沿岸人们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用具,是传统文化和精湛的木作技艺的结晶。[6]
随着木帆船在现代渔业生产中被淘汰,木帆船修造业日渐衰落,但是作为木船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延续。木船工艺品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制造旅游船、观光船、机动木船、电动木船、各大旅游景点用船、画舫船、仿古木船、欧式木船、道具木船等各类木船,为国内大型酒店,旅游景点,博物馆展览,参展活动商加工与定制各式旅游船、观光船、道具船、模型船,使得木船制作技艺在新的市场里得以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制作木船装饰品、模型品、纪念品等具有较高观赏性与收藏价值的小型木船或船模,朝着旅游市场、工艺品市场的产业方向发展。例如,2011年4月,舟山市定海区政府、定海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等为保护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发展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支持民间艺人钱兴国创办了钱氏船模店(还有夏雨缀的舟山贝雕店,以及即将开业的一家渔民画店)。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做船模、船文化工艺品的手艺人有了一个固定场所,可以进一步依托舟山市定海区海洋文化一条街这个平台,把舟山船模做大做强。
五、温州洞头贝雕
贝雕是选用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早在宋、元前后,中国民间就流行有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贝雕品种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挂屏等陈设品,各种文具、烟具、台灯等生活用品。
温州市洞头岛的海岸线曲折蜿蜒,盛产各种贝类,贝壳自然也就多。经过波涛长时间的冲卷淘漉,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贝壳更显得玲珑剔透、晶莹喜人。海边人把小一点的贝壳穿成串,挂在颈项或手腕,作装饰品;把大螺壳的外延取下制成钩,悬吊蚊帐,作日用品;对形状特异的螺贝,则置放案头,作摆件。小孩满月时,家人为他(她)挂上榧螺,这种俗名“长寿螺”的挂件,意在祈福祛祸;逢年过节,尤其是农历“七月七”中国“情人节”,女孩佩戴悬挂贝串的更为普遍。这种对贝壳自然形态的利用和初步加工,是贝雕工艺的发端,算起来,在洞头至少有100多年历史了。
20世纪50年代初,温州市洞头县一批独具海洋特色的民间器乐曲、民间舞蹈赴浙江、山西、北京演出并获奖,其促进了洞头民间艺术呈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洞头的民间艺人纷纷发掘海洋传统工艺,在贝串的基础上,按照新的艺术构思,把多个贝壳组合粘叠成油灯座、蜡烛台等日用品,雕塑成山水、动物等工艺摆件,成为新颖的室内装饰品。60年代的时候,洞头的工人又创办了贝雕工坊,聘请民间艺人做技师,开始批量生产贝堆工艺品,推向市场。贝堆技艺的出现,使洞头贝雕工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70年,洞头成立了贝雕工艺厂。经过技术人员和工人多年的努力,陆续开发生产了系列贝雕产品:有置放和悬挂类的贝雕画屏;有手链、耳环、贝珠类的贝雕首饰;有用于家具装饰的平嵌贝雕件,等等。这些造型别致、色泽自然、海洋韵味浓郁的贝雕工艺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很快行销国内市场,并远销东南亚和西欧。改革开放之初,洞头贝雕工艺厂新设计的大型贝雕画屏《玉人秋风》《春湖钓趣》在广交会亮相,获得大批订单,以后陆续推出的贝雕山水画屏、贝雕首饰盒等,年产值都在百万元以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洞头一些执著于贝雕工艺创作的民间艺人,吸收了木雕、石雕等姐妹雕刻艺术的长处,创作了一批贝类圆雕的艺术品。第24届奥运会期间,贝雕厂拿到了价值800万元人民币的订单,随后30多个品种的3200多件贝雕画屏,装了40个集装箱,远渡重洋为奥运添彩。当时洞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洞头三件宝:貂皮、贝雕和玛瑙。”可见贝雕工艺生产,一度使得贝雕成为洞头海岛经济的一个亮点,形成规模不小的产业经济。
贝壳是大海对人类的一份馈赠,贝雕则是海岛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从贝串、贝堆、贝雕画到圆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洞头的民间艺人不断发现、创造、继承和创新,使贝雕艺术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近些年在洞头县,从事贝雕工艺的作坊已寥寥无几,留意县城街上经营贝壳的店铺,出售的也只是贝串、贝堆一类的小工艺品,那精彩绝伦的贝雕画屏已是凤毛麟角。2008年,贝雕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专项保护名录。在全国性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呼吁声中,洞头县政府十分关注本地这一独具海洋特色的民间工艺,除了上报省里列为保护项目之外,县旅游局还特意在景区购物点为贝雕工艺品的销售提供了店面,以鼓励贝雕进入旅游市场。[7]
特别是洞头连岛工程通车后,旅游业兴旺,洞头成为全国唯一以县域命名的4A级旅游区,贝雕小卖部的贝类工艺品再次引起了旅游者的喜爱和购买。以洞头县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洞头贝雕生产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重大科技项目支持,2011年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被评选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该公司不仅计划创建一条纯手工贝雕观光走廊,把古老的贝雕工艺展示给各位游客,而且计划筹建一座贝壳类博物馆,力争把洞头贝雕打造成洞头旅游的地标产品。[8]
六、舟山民间手工艺
舟山的民间手工艺历史悠久、海味浓郁、内涵深厚,目前主要有剪纸、贝雕、木雕、石刻、渔民画、花漆、刺绣等形式,舟山船模、舟山剪纸、舟山贝雕、舟山渔民画等海洋工艺品系列均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此外,还有舟山莲花洋旅游开发公司依托佛教文化开发的佛像、佛珠产品,并通过佛教用品展览会推出香系列、佛像系列、佛具、书画音像、宫庙用品、佛教生活用品等佛事用品等;舟山国际沙雕有限公司利用天然彩沙制作“沙艺”画等沙艺作品、朱家尖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开发的沙雕系列产品。把海洋工艺品与渔民文化、海洋文化结合起来,舟山的海洋文化工艺品逐渐走向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一)舟山民间剪纸
剪纸,又称剪花、窗花、铰花、喜花。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剪纸是发源较早、流传广泛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剪纸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丰富的人文信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舟山剪纸艺术继承了传统剪纸中优秀的东西,因为舟山地处海岛,有自己独特的海岛文化,在剪纸艺术中深深地融入了海岛特色的文化因素。舟山海岛剪纸艺术的主题是围绕海岛人民群众的生活展开的,其中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捕鱼、晒鲞、拾螺、赶海,有反映各种海洋生物的,也有反映海岛孩子们生活的,主题鲜明,题材各异,从剪纸艺术作品中体现了海岛人民生活和海岛的人文文化。其中岱山“阿桂婆”的剪纸艺术作品别有一番功力,曾在全国许多地方展出。近些年定海临城的剪纸开始崛起,目前已形成了以海洋为主调的现代剪纸艺术风格。
在舟山民间剪纸中,捕鱼、水族海鲜的题材特别多,各种渔船、渔民、鱼、螃蟹、虾、鱿鱼都成了剪纸中常常出现的题材。其中鱼、虾图案尤其精美,艺人巧妙地将鱼鳞、虾甲嵌入荷花、石榴、佛手等图案和吉语,内含“年年有余(鱼),吉祥如意”之意。鱼的图案多达十余种,造型处理手法几乎无一相同,格调各异。有趣的是在“八仙骑兽”中八仙的“坐骑”都变成是螃蟹,甚至是虾,“海味”甚浓,体现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国内关于表现八仙题材的民间艺术门类中,这种异化可谓绝无仅有,反而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水族海鲜题材的广泛应用,在北方剪纸中极为罕见,唯独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所常见。在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活动浸染下,舟山民间剪纸无论在题材的选择,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实用方面与中原文化相比较,无不体现浓郁的南方海洋性民俗文化背景与乡土文化特色。[9]
(二)舟山贝雕
贝雕工艺,以沿海地区盛产的贝壳为基本原材料,经艺人精雕细磨及抛光防腐等处理,制作成精美别致的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舟山传统贝雕工艺有近百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1917年,定海设浙江省水产品制造模范工厂,设贝扣部,以蚌壳为原料小批量制作螺钿扣;1930年,螺钿扣被西湖国际博览会作为赠送参观者的礼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舟山成为我国贝雕艺术制造基地,作品多次被国家选送给部分国家元首和政要。20世纪60年代后,舟山贝雕工艺盛行,贝雕作品被很多收藏爱好者收藏或作为高中档礼品作馈赠之用。20世纪9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贝雕生产企业先后倒闭,艺人散失,贝雕工艺几近失传。2000年起,舟山市旅游品研究所对贝雕传统工艺实行了抢救性保护,安排了专用场地,购置设备,召集了老艺人对年轻工人进行传、帮、带。目前,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的贝雕工艺得到了初步恢复,贝雕成为舟山为数不多的民间工艺品。2011年4月,舟山贝雕、舟山螺钿镶嵌被列为舟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舟山贝雕是利用当地的贝壳做原料,根据贝壳的天然色彩、光泽、纹理,精雕成神形兼备的风景、人物、山水、花鸟等画屏的工艺美术品。舟山贝雕则采用国画形式,融玉雕、石雕、浮雕等工艺形式为一体,吸收油画、装潢及装潢美术色彩鲜艳、格调优雅的艺术风格,品种有贝雕画、贝雕台屏、贝雕镶嵌、贝雕首饰等。舟山贝雕博采众长,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打入国际市场,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在舟山市文化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深入挖掘丰富的海洋资源,制作一系列的海洋特色工艺产品,走上了工艺产品创新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0]
(三)舟山渔民画
20世纪80年代初,舟山渔民们在一批舟山美术工作者的点拨下,以根植在骨髓里大海的坚韧性格、开阔视野、世态的感情和时代精神,用手中稚拙的画笔去叙事、去造境,绘画出了反映五彩缤纷的大海,以及在大海中生活的海岛人及其吃苦耐劳、迎浪而上的气质和力量的“渔民画”。[11]1987年11月,舟山渔民画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了广泛好评;1988年舟山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舟山渔民画表现的多是大海及与海有关的事物,即使是神话传说也是在大海里遨游。渔民出没于狂风巨浪,甚至生死搏斗的生活经历,造成作品奇幻、神秘、抽象近乎怪诞的风格,作品饱含现代民间气息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意识。渔民画家们把他们对理想、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渴望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如刘云态的作品《渔姑梦》《咪咪梦》,张亚春的作品《嬉鱼》;有的以渔民生活、生产和渔家风俗风情活动为内容,如林国芬的《拣鱼》和《剖鲞》,陈艳华的《补网》等;有的反映了海岛的民间传说,如张定康的《穿龙裤的菩萨》描绘了“青浜庙子湖,菩萨穿龙裤”这一民间故事。
渔民画家们以海为动力,依照自己的环境和生活在创作中进行联想,用形象的思维来表达他们朴素的思想情感,用画笔流露着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对大海的深情眷恋,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海腥味”。这些充满大海气息的艺术作品,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比如在鱼的身上可以画很多的渔网、海鸥及海洋动物,这些东西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交织成一个具有民间特色的造型。这些具有传统的、又赋予现代气息、怪诞夸张而真实存在的艺术画里,渔民们是海洋的忠实守望者,渔民画家们用真、善、美的心灵表露出海洋人格品质,保持着他们向往自由大海、随意与纯情的流露。渔民画也是普通渔民劳动生产、海边习俗、渔家礼仪和当时节庆中的切身体会和感悟的一种美的表现。
舟山市普陀、嵊泗、东极、六横、沈家门等地的渔民画作品,无论是丰富的内容题材,还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堪称渔民画艺术典范。特别是普陀渔民画,这门民间绘画艺术从20世纪70年代在普陀恢复发展,1987年入选首届“中国艺术节”,作品在国内外各种展览中屡次获得大奖,并有作品受到民族美术学员的收藏。30多年来,舟山普陀渔民画已发展成一定规模,近年来多次在中央美院画廊及中国民间美术馆成功举办画展,有多幅作品在全国、省各种大赛上获奖,并被中国民间美术馆收藏。普陀渔民画还应邀参加了法国、德国举办的欧洲博览会,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被国内外观众称为“东方毕加索”。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普陀渔民画种类繁多,包括立轴渔民画、沙雕渔民画、黑陶渔民画、磨漆渔民画、橡皮渔民画等众多品种和各种渔民画工艺品。普陀区还在2006年成立渔民画协会,吸收了50多位专业渔民画家,进行专业创作,同时还有专业研究和相关资讯服务。现在,舟山的渔民画已从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逐渐发展走向市场。渔民画已被制成了挂件、景泰蓝艺术画、黑陶彩绘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成为家居装饰、馈赠亲友、外事活动中的新宠。[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