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牵引】陪太子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论起缘由来,是为了“太子”。我家的“太子”上小学三年级,语文成绩不理想。我也想过不少招数,试过,不尽如意。后来,我心一横,下狠招:清晨陪“太子”读书。具体方法就是每天(周一至周五。周末由他睡去)早上六点起床,叫醒“太子”。我读唐诗宋词之类,而“太子”读他的语文课本以及《三字经》之类。我这样陪读,就给“太子”一个很好的朗读氛围。日久见功夫,慢慢地,“太子”的语文兴趣有所提高。而我也在陪“太子”读书中陪出感觉来。我的感觉就是:素读,嘴巴里“淡”出“味”来。
先得说什么是素读。素读是个名词。这名词当然不是我想当然创新创出来的。是早已有之。何谓“素读”?简而言之就是朴素地读。作家阿城将其解释为“不带你的意见去读”。在宁波,这种方法叫阿宝背书。其实,将其解释为大量的死记硬背,更形象更到位。在鲁迅的笔下,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形象的描述: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引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我看来,要用一个关键词来“定位”素读,那就是“不求甚解”。哈哈,不求甚解,正合我做事皆有应付一下的潜意识。于是在清晨一小时,我陪“太子”读书中,只读,不求所读作品的情深意长。偶尔求解,也是在读的过程中,想当然地想一下。我的指导思想是,反正我也不再参加什么考试面对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的试题。于是,大声读(也不时提醒“太子”大声读、身坐正提腹气、大声读),这般“不求甚解”几个月下来。嘴巴里还真“淡”出“味”来。
什么“味”?书味也。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味儿”。大家知道,不同的音乐演奏家演奏同一个曲子一样,曲子的主韵律虽然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演绎却有不同的韵味。素读,便与此相类似。对我来说,在尘世中已历练些酸辛。再读书,尤其是素读一作品久了,“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我嘴巴中的作品“味”就有了独特之处。酒半酣,再举杯。一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说此时“我是李白还是李白是我”呢。诗味就在这“我是李白还是李白是我”的模糊当中了。
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讲究的是气韵生动。素读,追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文字间的“气韵生动”。而书“味”就来源于这“气韵生动”。也许有人问我,何以知之?我凭的是感觉。有一天清晨,我读唐诗,一通李白杜甫王维张九龄李商隐后,我拿起《宋词三百首》来,一读“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刚开始转换,我觉察到我嘴巴的开合似乎有些不顺畅,我的感觉发生变化,文字里的“味儿”也不同了,恰似电视换了频道似的。当时想一想,这就是素读培养出来的对书味的分辨能力吧。如果读了一通宋词后,再换频道,朗读伟人毛泽东的词。你的感觉又会生变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就这样,素读,看似平淡,但读多了、读顺了,嘴巴就在“平淡”中咀嚼出不一样的“味儿”来。
素读,不仅读时有味,因为到过心灵,此味也会到随着你到现实中来。比如在外和朋友一起喝酒时,无意间,我会想到宋词中的酒:“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浅”。再比如,毕业多年后参加同学聚会。唐诗也会涌上心头的:“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在家教方面,我的经验,素读也有实用性的一面。有时我教育儿郎,为了体现父亲的权威来。我引用儿郎已背下的《三字经》中的名句:养不教,父之过。然后对儿郎说,你看,如果我不好好教导你,我可是有过错的啦!你说是不是?这样一来,我做父亲的权威就很自然地树立起来了。
论起本质,文字是到心灵中去的。就像修道得直指心性一样,素读就是这样一条直接到达心灵里去的“捷径”。顺便提一句,时下有些小学生、中学生不喜欢语文。其根本改变之道,在我看来,素读是最好的一种对策。素读,坚持下去,学生的感觉有了。这一有,全都有了,包括考试成绩。有人把素读的效果归纳为“四读出”:读出文本,读出作者,读出自我,读出社会。而素读古典,有人形象地说,这是把种子留在我们的身上。
陪“太子”读书,几个月下来,总结我的体悟,一言以蔽之:味道好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