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自己的心灵与孩子一起成长

让自己的心灵与孩子一起成长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家都有一个活泼可爱的第三代,祖辈进入并参与孙辈教育的方式与时间安排虽然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祖辈教养 “第三代”模式的选择一般与家庭实际状况、子女工作性质及老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老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比年轻人慢,因此,在教养第三代问题上经常与自己的儿女、媳妇发生碰撞与冲突,儿女对祖辈教育的满意率只占30%。

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家都有一个活泼可爱的第三代,祖辈进入并参与孙辈教育的方式与时间安排虽然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1)日夜参与的365天全天候模式。

(2)日进夜出的八小时工作模式。

(3)一周五天工作制,双休日与子女交接模式。

(4)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轮换带养模式。

祖辈教养 “第三代”模式的选择一般与家庭实际状况、子女工作性质及老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不管是哪一种家庭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家庭实际才是真正的好。老人们在养育 “第三代”的过程中,既享受着家庭亲情与天伦之乐,又不可避免地感到烦恼和困惑,用他们的话说:“既开心,又烦心。”

在 “开心”的背后,每个老人都有一本难念的 “经”。老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比年轻人慢,因此,在教养第三代问题上经常与自己的儿女、媳妇发生碰撞与冲突,儿女对祖辈教育的满意率只占30%。另外,老人退休以后,人老体衰,精力不济,整天充当孙子的玩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可以这么说,老人从升格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天起,就不再是自由人了,已被一条无形的绳索 “套牢”了,再也没有自由的空间……

老人烦心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有一项调查表明,祖辈能真正成为孩子玩伴的仅占45%,老人允许孩子玩,指导孩子玩,与孩子一起玩,在玩中学习,他们感到能成为孩子玩伴很开心。但仍有6%的祖辈并不开心,因为他感到自己太累,有点力不从心。12%的老人没有闲情与孩子玩,17%的老人没有时间与孩子一起玩,3%的祖辈认为孩子的玩会影响学习。

52%的家庭能兼顾孩子的室内和户外活动,让孩子多多接触大自然;21%的家庭满足于孩子在室内活动,不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体育技能训练;27%的家庭把电视当保姆,看电视成为孩子玩的主要内容。

祖辈普遍重视对第三代的智力投资,提高孙辈教育的文化含量:76%的老人会给孩子哼儿歌;89%的老人会讲故事;90%的老人会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 “为什么”;51%的老人会经常给孩子朗读童话故事和世界名著。但能与孩子共同参与各种球类活动的仅占8%,例如羽毛球、乒乓球和小足球等,能与孩子共同参与并指导孩子家务劳动的却为零。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孩子成长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的成长是依附在心理成长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一定会成为人才。

不管是身心上还是思维上,儿童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趋向于独立的过程。孩子从不会吃饭到学会自己吃饭,从不会穿衣到学会自己穿衣,从不会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从依恋走向独立,这些都是孩子心智发展的需要。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祖辈与孙辈的关系,是一种 “隔代亲”的情感依恋。如果祖辈对孙辈过度宠爱,必然造成孙辈对祖辈过分的 “依恋”,成为孩子与父母亲子关系的“障碍”。许多老人有一个错觉:认为我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他,依恋成了 “第三代”对祖辈情感上最好的回报。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明明孩子自己会吃饭,老人偏要喂他吃;明明孩子会独立走路,老人却要抱他进幼儿园;高处不许爬,水洼不能蹚。事实恰恰相反,祖辈对孩子过分呵护,把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自卫能力、独立能力给剥夺了,一句话,把孩子成长的权利给剥夺了,甚至把孩子思想上的独立和自由给剥夺了,这种剥夺使孩子在精神上严重“缺钙”,失去独立的自由,没有成长的权利,孩子的生活如同没有阳光和天空,他们一辈子也不会有快乐和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