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自己创造语言

孩子自己创造语言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墙壁弄脏了,可以重新刷白,但孩子的创造力被扼杀了,却关系到孩子聪明才智的发挥,潜能的开发。其实,犊犊对闹钟的好奇探究,这本身就是创造的萌芽。作为长辈,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与孩子一起 “玩”,为孩子的创造天赋提供平台,让其天赋充分表现出来。在玩的过程中,作为孩子的长辈,不需过多的干预和限制。

一天回家,刚进门就听见老伴正在批评小外孙犊犊,我忙问: “什么事?”“什么事!你的外孙又做好事了!把一块雪白雪白的墙涂得一塌糊涂!”一眼望去,只见对面的白墙被犊犊用五颜六色的蜡笔涂满了。犊犊知道外婆已经生气了,但心里很不服气,只见他还不肯放下手中的蜡笔,仍握着蜡笔往墙上去涂鸦。

“犊犊,告诉外公,你画的是什么?”“房子……这是罗浮路的房子。”我顺着孩子的目光,细细地欣赏孩子的 “大作”。“真不错,画了这么大的一幢房子!”“这房子有几层呀?”“100层。”“这么高呀!”“犊犊住在几楼呢?”“100层。”“爸爸妈妈住在几楼呢?”“99层。”“那么,外公外婆住在几楼呢?”“98层。”“爷爷奶奶呢?”“97层。”“96层给谁住呢?”“给幼儿园乐老师、李老师……”“真不错,犊犊真棒,明天,外公外婆一定住到犊犊造的新房子里去。”

我夸奖着孩子,欣赏着他的作品,他很得意。在孩子的目光里,我看到他不再是委屈,而是一种自豪。“犊犊,这里画的是什么呀?”我蹲下身,指着右下角那一大片五颜六色、弯弯扭扭的线条,“那是停车场!”犊犊俨然成了一名建筑设计师,指着白墙上的每个色块、每根线条,认真向我介绍着:“爸爸的汽车应该停在这里。”“那么外公外婆的自行车停在什么地方呢?”我虚心地请教着。“嗯,停在那里。”“还有犊犊的小童车呢?”“可以停在这里呢。”“那为什么不造地下停车场呢?”犊犊不吭声了。我说:“犊犊,咱们把停车场搬到地下去好吗?”“好呀!”“那么,地面上有那么大的一块空地,可以造一个儿童乐园。”一听儿童乐园,犊犊可来劲了,他挥起手中的蜡笔,一边涂,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这是滑滑梯,这是跷跷板,这是秋千,那是挖沙、玩沙的地方,那是转木马的地方……”

从此以后,犊犊获得了这块墙壁涂鸦的 “专利权”,涂满了,我们用白纸盖上,又涂满了,又盖上……。孩子的创造、孩子的想象、孩子的心声、孩子的权利,都展示在这块白墙上了。

其实,每个孩子从小都喜欢玩沙、玩泥、玩水、涂鸦,这是一种好奇心,是一种探究精神,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要求。这种欲望与生俱来,也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作为孩子的长辈,不能剥夺他成长的权利,更应该为他成长的需求提供表现的舞台,允许他玩水、玩沙、玩泥、涂鸦,衣服弄脏了,手弄脏了,都无所谓。墙壁弄脏了,可以重新刷白,但孩子的创造力被扼杀了,却关系到孩子聪明才智的发挥,潜能的开发。个人没有创造力,国家就没有竞争力,永远不能去超越,为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便无从谈起。

今天,全社会创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不是分数,不是应试,而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创造新事物的一种能力;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和人类文明的动力源泉;是 “一流人才”和 “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造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是知识、智力、能力和优良的个性品质的综合结果。它与一个人的想象力、思维力和个性特征关系非常密切。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成为当代家长们一项富有远见的事业,据研究称:9岁孩子的创造智商已可发展完成一生的80%,到12岁,几乎可以达到93%了!

在犊犊的床头放着一只小闹钟,每天发出 “嘀嗒嘀嗒”的声音。犊犊问我:“这是什么声音?”我笑着告诉他:“这是时间老人的脚步声,每走一步就是一个 ‘嘀嗒’。”犊犊听了,真想与时间老人说说话,想看看时间老人与圣诞老人的模样有什么不一样?有一天,我不在家,犊犊独自一人,突发奇想:把小闹钟的后盖打开来,见见这位时间老人,问问他要不要吃块巧克力,还有饼干和苹果。我回来之后,发现小闹钟被犊犊解体了,再也不会“嘀嗒”了,我没有责怪犊犊,而是和他一起探讨闹钟的每一个齿轮,每个齿轮外圈分别有几个牙齿,它是如何转动的,如何发出报时的铃声……。其实,犊犊对闹钟的好奇探究,这本身就是创造的萌芽。作为长辈,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与孩子一起 “玩”,为孩子的创造天赋提供平台,让其天赋充分表现出来。

犊犊有很多玩具,从大大小小的汽车到各种型号、各种颜色的积木,几乎可以开个小小的玩具店,如果把一辆辆火车、轿车、卡车、公共汽车、救火车、工程车、大吊车排成队,那么家中的客厅几乎成了停车场。

那天犊犊在家里的客厅玩,用一块块积木搭起了红绿灯、高架桥,他告诉我:“这是内环线,那是一号线地铁,那是二号线地铁,这是人民广场,这里一号线和二号线可以换车……”他一边说,一边让他的汽车爬上了 “高架”。“不好了,高架出口处的红灯亮了。”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块红的积木放到 “信号灯”上。“高架内环线”上排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堵车了!堵车了!”犊犊高声叫着。突然,他吹起了哨子,我问他:“为什么吹哨子?”他说:“我是交通警察,再不指挥交通不行了。”

玩是孩子学习的需要,玩具是孩子永不厌倦的伙伴,如何让孩子玩?变着花样去玩,不仅玩得开心,而且要玩得有创造性。在玩的过程中,作为孩子的长辈,不需过多的干预和限制。如果能弯下身段,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玩,成为孩子玩的伙伴和参谋就更好。有的时候,孩子好奇地把玩具拆坏了,也并非一件坏事,如果我们因势利导,让孩子自己动手装,自己修,既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呢?

1 学会打破思维定式

生活中的经验常常会束缚一个人的思维创新。例如切苹果,竖切下去,其竖切面是什么呢?如同人左右心房一样的图案。如果换一种切法,横切开来,图案变了,成了一颗 “五角星”!这样的有趣事,生活中处处皆有,如切西瓜、切藕、切番茄等。

2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不管走到哪里看到什么,都会提出许多 “为什么”,家长应不厌其烦,满足孩子的需求。有一段时间,犊犊对太阳下的影子产生了兴趣,我会和他一起,站在太阳下,比比谁的影子长?谁的影子短?早上的长影子到中午为什么又变短了?一次,我拿了一只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到一根火柴头上,火柴燃烧了,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3 让孩子懂得答案不止一个

犊犊常常坐着他爸爸开的车,于是他懂得交通规则中有一条,车辆靠右行。行人走人行道也得靠右行。但我也告诉犊犊说在国外,汽车是靠左开的,汽车的方向盘是安装在右边的。

一次去中山公园,我问犊犊:“去中山公园坐什么车?”“地铁三号线。”“还有呢?”“地铁四号线。”“还有呢?”“到人民广场转二号线。”“还有呢?”“多着呢?我们开私家车去,或者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家里买了一条鲫鱼,外婆问犊犊:“鱼有几种烧法?”“红烧。”“还有呢?”“清蒸。”“第三、第四种方法呢?”“烧汤、油炸都行。”因此,发散思维的训练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多角度思考问题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

4 让孩子异想天开

作为孩子的长辈不仅要允许孩子异想天开,而且应和孩子一起异想天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每当我们带犊犊外出旅游,坐飞机去烟台、去北京、去内蒙古、去厦门,就是孩子异想天开最好的时机。面对大海,他想潜入海底,训练每条鱼儿排起队伍,听从他的指挥。坐在飞机上,透过机窗,看外面的蓝天白云,他想:如果能用一根绳子,把一朵朵白云扎起,像节日的气球一样,带回家,挂在自己的床头,那一定很美!

5 家庭要有民主的氛围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居高临下,不能以是否 “听话”来评判孩子的好坏,更不能以家长的好恶来扼杀孩子创造的萌芽。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可以让孩子来接待,家中讨论什么问题,允许孩子参与并发表幼稚的见解和看法。

家庭中要创造一种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家长不要认为自己绝对正确,要允许孩子有不同想法、不同意见,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不同想法说出来,积极地为他提供尝试实践的平台。即使失败,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家长要成为孩子创新精神的保护神,学校、家庭、社会要成为孩子发挥创造力的新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