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当堂训练
1.电影《刮痧》中有一个情节:爷爷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却被美国人认为是虐待儿童。结果,孙子被送到儿童福利院监护起来,爷孙俩不得相见。这一故事说明( )
A.西方人家庭观念淡薄 B.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
C.东西方人无法一起生活 D.中国的传统疗法不科学
2.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
B.不同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C.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别,语言有优有劣
D.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3.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从2008年起国务院增加了几个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下列被选为法定假日的有( )
①元宵节 ②清明节 ③端午节 ④中秋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我国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这样做( )
①有利于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 ②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是因为其他国家有文化遗产日 ④有利于加强世界文化交流与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美国人有感恩节,日本人有成人节,德国人有“妇女狂欢节”,中国人有春节这说明( )
①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②不同的节日,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俗
③西方人比东方人的节日更具文化内涵
④不同的节日,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该( )
A.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B.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C.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D.相互排斥,相互批判
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因情节感人、旋律优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这告诉我们( )
A.中国的科技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要全部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
4.2008年6月18日,临近端午节,大连街头各种制作精美的民俗手工艺品、吉祥物、五彩线、编织的粽子、十二生肖等,都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俗节日——端午节浓郁的民俗风情。这说明( )
A.民俗风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
B.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C.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种节日表现出来的
D.只有我们国家才具有各种民俗风情
5.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以中外古典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为主要内容的音乐频道,启示我们对待丰富多彩的文化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
①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应该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②要有开放的胸怀,要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③要珍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④古今中外的文化都应该学习和借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6.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种宗教都有自己不同的节日,节日与文化是不可分的。比如,圣诞节是基督教的节日,耶稣是基督教的圣人,圣诞节,耶稣之生日也。然而无论是在报纸、电台、电视等大众传媒,还是普通百姓口中,到处听到看到的是“今天是圣诞节”,俨然把圣诞节当成了一个全民的节日。
(1)你对此有何看法?
(2)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说说你的态度。
(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当堂训练
1.作为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应该( )
①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 ②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③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 ④珍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中国和法国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文化主权。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了“中国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了“法国文化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文化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举办“文化年”可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
③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属于全人类 ④举办“文化年”可使东西方文化趋向一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日本名城奈良免遭轰炸作出过巨大努力,而梁思成的一位亲人就牺牲在当时日本侵华的战争中。这说明( )
A.梁思成敌我不分
B.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C.尊重和保护其他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D.梁思成对日本很有感情
4.费孝通认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本意是( )
A.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
B.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于多元化
C.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D.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美的看法不同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前些年,中国在西班牙的“温州鞋城”曾多次被焚烧,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商人不善于交流,只知道做生意不会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引发许多西班牙鞋业从业者的不满。文化多元化,交往全球化的过程中,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惑、困境,我们应( )
①消除误解,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 ②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在交往中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③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④以大国身份自居,高高在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面对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我们应该( )
①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②尽量减少与他人的交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③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不同的文化 ④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据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从1978年到2008年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81.5万人。目前我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61.7万人,外国在华留学生每年增长20%。对此你的认识是( )
①各国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需要我们取长补短 ②面对各国的文化差异,我们既要排斥又要沟通 ③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和谐发展是我们对待文化差异的应有态度 ④任何人类文明的成果都应受到尊重,相互间应平等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企业界巨子李嘉诚先生旗下的和记黄埔将与广州白云山公司合作,成立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首先抢滩欧洲大陆,在欧洲建立上千家中药店,进而挺进美洲各国,把传统中药推向全世界。
材料二:据新华社报道,400幅重庆綦江农民版画将作为“中法文化年”活动中“中国文化年·图卢兹重庆文化艺术节”的一个交流项目,赴法国图卢兹市展出。
材料三:中国出口企业近年来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并常在应诉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孙振宇大使说:造成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
(1)阅读上述材料一、二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2)结合材料三,请问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汉字、古诗等是无法用其他语言替代的,这说明( )
A.世界的发展要求各国文化独具一格,无需相互沟通
B.我国的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深深烙印,具有自己独特之处
C.每个民族的人民都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中
D.中国文化不应单一发展,而应与世界文化接轨
2.“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对于“全球化”的正确认识是( )
A.“全球化”将会导致文化的单一,使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消失
B.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C.“全球化”就意味着人类将使用通用的世界语言进行交流,并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的单一,但会使各国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消失
3.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如巴西的狂欢节、日本的筷子节、加拿大的枫糖节、泰国的宋干节、北美的南瓜节……同是圣诞节,受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各国的庆祝方式各有特色。这表明( )
A.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B.各国都有很多节日
C.各国都会过圣诞节
D.各国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4.一个美国游客在中餐馆用餐,他把饭后的青菜蛋花汤喝完后,从口袋里掏出刀叉把饺子的皮和馅分开,吃一口馅,吃一口皮,并大加赞赏地说:“好吃,好吃。”一中国游客到俄罗斯西餐厅吃午餐,把开胃的餐前汤放在餐后喝,他想:“饭还没有吃就让喝汤。”餐饮习惯的差异说明( )
A.餐饮习惯的不同,体现了文明的程度不同
B.餐饮习惯的不同,体现了文化上的差异
C.人们必须学会保持自己饮食习惯的独特性
D.通过吸取各国饮食优点,共同创造合理的饮食习惯
5.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下列能代表不同文化的是( )
①节日 ②文化代表人物 ③语言文化 ④待人处世的方式 ⑤饮食习惯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是( )
A.本民族文化最重要
B.其他民族文化可有可无
C.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D.其他民族文化应服务、服从于本民族文化
7.2009年春节,在欧洲各国兴起了“春节热”,中国牛年的吉祥物“牛”、“红色”感染了欧洲人,他们也和中国人一起过年。这体现了( )
①中国文化已经被西方文化全盘接受
②文化交流产生的共鸣
③节日是一种习俗,是长期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
④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吸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以中外古典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为主要内容的音乐频道,使观众通过它享受音乐、感悟人生。对音乐频道的开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的经典乐章 ②为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在艺术家和人民群众之间建起一条新纽带 ③有利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④有利于让世界通过音乐了解我们,让我们通过音乐走向世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9.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最近,小刚的班里来了一位英国的小男孩David,很快小刚就和他交上了朋友。David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不断向小刚学习中国文化,并且把英国文化介绍给小刚。虽然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他们相处得比较开心。
(1)假如你是小刚,你主要会介绍中华民族的哪些传统文化?(至少3个方面)
(2)假如你被选为中国文化大使,那么你将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呢?
(3)应该如何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当堂训练
1.你认为对网络交往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人们可以“天涯若比邻”
②网络交往超越了年龄、职业、辈分、地位、相貌等,提供了平等的交往平台
③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④网络交往沟通无极限,百利而无一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④D.②③④
2.中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可以( )
①了解时事,开阔眼界②学习新知识③结交网友,迷恋游戏④休闲娱乐,放松心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每个“网络少年”从好奇到接触、沉迷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大都受到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更与自身的心理因素和生活处境有关,下列属于自身因素的是( )
①性格内向,不善交往 ②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压抑 ③感觉自己孤独 ④感到现实生活中不成功,希望到网上得到安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5岁的小祥迷恋上网络游戏,再也不想读书,还打算离家出走。焦急的父母无计可施,只好向游戏代理商提出愿望,希望游戏代理商封掉儿子的游戏账号。游戏代理商紧急作出反应,发出了首个游戏限制令:每天只准玩两小时。据此回答1-2题。
1.小祥的行为警示我们( )
①上网玩游戏就会上瘾,影响学业 ②沉迷网络会荒废学业 ③要正确处理玩网络游戏和学习的关系 ④要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不应成为网络的俘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小祥的行为说明( )
A.上网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B.网络游戏可以愉悦身心,令人陶醉,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
C.上网游戏的胜利,可以体验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D.要正确对待网络,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3.我们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因此要( )
①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 ②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③增加上网时间,多交朋友 ④娱乐消闲要有节制,不沉迷于其中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4.网络交往中,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交往的对象,畅所欲言,可以自封为将军,指挥千军万马,这些反映了网络交往对象的( )
①虚拟性 ②间接性 ③隐蔽性 ④真实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网络的世界很精彩,网络的世界很无奈。”这说明( )
①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网络交往也很诱人
②网络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我们无法避免这种伤害
③青少年上网既有利又有弊
④青少年在享受网络交往带来益处时,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不良诱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6.目前,在中学生中出现了一股上网热,关于学生上网,有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学生上网就是好,不应加以任何限制。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学生上网容易迷恋游戏,不良信息影响大,危害太大,应严厉禁止。
(1)请对上述两种观点加以评述。
(2)假如在你周围有一位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你能帮助他吗?请写出具体方案。
(3)请你谈谈我们上网聊天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当堂训练
1.我们在进行网络交往时,要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是因为( )
①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②我们有建设文明、健康网络环境的责任
③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④我们不能沉溺虚拟时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上网要遵守法律法规,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 B.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
C.不泄露国家秘密 D.制造、传播病毒
3.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作为网络游客,我们应该( )
①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②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
③合理安排时间与精力 ④加强修养,用丰富的知识充实头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无论是预防沉迷网络,还是戒除网瘾,都需要青少年学生( )
①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制力 ②拒绝网络,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③学会依法保护自我 ④珍惜学习时间,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李宁喜欢钻研电脑技术,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很聪明,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便先攻击同学的电子信箱,后又攻击一些知名公司的网站,竟连连得手,后来受到法律制裁。这件事反映了李宁( )
①上网要遵守法律,否则必被严惩 ②电脑技术高,我们应向他学习
③法律意识淡薄,拿别人利益开玩笑 ④没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互联网的复杂性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罪恶发生的速度难以计算。当互联网“网”住越来越多的有心人时,随之而来的网络犯罪或者借助网络逃脱罪责的行为也越来越多。这告诫我们在网络交往时要( )
①遵守网络规则 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③遵守法律 ④有依法行事的意识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上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上网是个人自由,可以随便在网上发表言论 B.上网时要遵守道德
C.上网时还要遵守法律 D.上网也应遵守网络规则
4.对网络交往中的自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既享受自己的交往自由,又尊重社会公德
②既享受自己的网络交往自由,也有义务遵守法律的约束
③网络交往的自由是不受法律约束的
④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相对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一份“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的调查问卷中,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对此项调查,你的看法是( )
①网络道德问题亟待解决
②如果在网络交往中不遵守道德,最终害人害己
③网络道德没法遵守,只能靠个人自觉
④我们应该遵守网络道德,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上网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网上不良信息的出现,网上交往规则的丧失,时刻威胁着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请举出几种“网上不良信息”。
(2)青少年进行网络交往应遵循哪些规则?
(3)请为青少年提几条自我保护的具体措施。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校园ISDN的安装和使用,上网、网络交往将更加方便、快捷。上网冲浪、网上寻友已成为校园时尚。但我们在进入网络交往时要注意学会自我保护。这是因为( )
①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不可捉摸性 ②网络交往虚假的东西太多
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④网络交往是以文字与图形为主要手段的交往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2.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出现了独特的“网痴”现象,那么,容易上网成瘾的人,一般都是( )
①性格外向、善于交往的人 ②生活中受到某些挫折,心情压抑的人
③家庭不和,缺少关爱的人 ④自控能力弱,逃避生活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在网络交往中,他会注重( )
①寻找与工作有关的信息 ②不在无聊的信息上浪费精力
③利用网络做自己想做的事 ④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著名作家金庸认为,网络会阻碍人的创造力;美国学者丹尼尔·伯斯丁也认为,网络正在削弱我们的思考力,汽车使人类体能退化,网络使人的智能退化。因为( )
①互联网无所不包,广大青少年存在的拿来主义思想,只需下载、粘贴
②互联网丰富的内容制约和削弱了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③创新能力是需要借鉴科技文化成果,但绝不是简单模仿照搬所能形成的
④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因此电脑可以代替人脑,网络可以代替生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下列关于网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B.青少年只要上网就会成瘾,因此要远离网络
C.上网时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D.我们应做网络的主人,不应让网络主宰生活
6.在网络世界中,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进入“聊天室”。政府官员与平民百姓、大腕明星与普通追星族都无身份之别。在思想感情交流中,交往者可以直抒胸臆,进退自如,爱恨随意。性格内向的人可能成为一名活跃的网络交往成员,社会地位悬殊的人可成为亲密的网友,只要心理倾向趋同,成为朋友便是正常的现象。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为我们提供了平等交往的平台
②网络交往可以突破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
③我们在网上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④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改变了我们以往的交往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为了让自己拥有一段精彩而有意义、有价值的学生生活,我们应这样利用网络优势( )
①有事无事上网聊天
②网络只是生活的补充,一种交流工具
③上网有明确的目的,不做网上的游手好闲者
④不被网上的花花草草所吸引,做到“信息节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之所以秩序井然,就是因为人们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你认为下列规矩最适合于网络交往的是( )
A.不大声喧哗 B.诚实守信 C.言行文明 D.禁止吸烟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中学生上网比例高达81.3%,18岁以下的网民占上网总人数15.1%,其中约70%的学生沉湎于网上聊天,约40%的学生光顾色情网站。
材料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应如何加强“网德”建设?
(3)你打算怎样做一个“网德”高尚的网民?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对待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即( )
①排斥 ②对立 ③沟通 ④融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有一个意大利留学生看见她的中国同学穿得很漂亮,连连称赞,可是中国同学回答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这让意大利同学很困惑,衣服明明很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这一事例说明( )
A.中国同学很虚伪
B.意大利同学没有审美观
C.中国同学没听懂意大利同学的话
D.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3.下列饮食或服饰与其国家相符合的是( )
①通心粉—意大利 ②百事可乐—美国 ③旗袍—中国 ④和服—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当前,对待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这就是要( )
A.照抄照搬外来文化
B.坚决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C.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D.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5.我们和外国朋友的交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①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②采取开放的心态,与其平等交流
③太热情、太主动会掉价 ④克服不安和焦虑,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一则来自新华社的消息令人震惊,南昌市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几个月来逃学,因沉迷网络游戏而猝死网吧。这说明( )
A.这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太差
B.网络能够让人得病,我们要拒绝网络
C.过于沉迷网络,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损害
D.上网只要不玩游戏就没事
7.据《河北青年报》报道,2008年6月4日全国高考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与往年相比,当年高考实行实时监控。这一真实事例告诉我们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可以( )
①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②让某些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
③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体现了科技进步的价值
④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网上的交往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提高自己的网上安全防范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上的信息是不可信的 B.要认识网络世界的两面性
C.任何网友都是虚构的 D.网络因为虚拟,所以美妙
二、非选择题
9.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怎样才能做到文明健康上网?
10.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女儿(A)回家看见妈妈(B)正要拿放在高处的东西:
A:妈妈,我来拿吧。
B:(a)不用了,谢谢! (b)好,谢谢! (c)好吧,你来拿。
对话非常简单,语言本身并没有障碍,可在选择答案时,中国人大多数选择c,而外国人大多数选择b。请问:
(1)面对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选择会不同?
(2)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差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