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舍生取义篇孟子完整版朗诵

舍生取义篇孟子完整版朗诵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此之谓失其本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

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生字注音。

箪(dān)  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恶(wù)  不屑(xiè)

2.词语解释。

所欲:“所”为动词,相当于名词,意为“喜爱的东西”。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本心:天性,天良。

二、新课导入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近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其中有“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代价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二者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一些东西,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三、文本链接

1.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2.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以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大师。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言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

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3.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1)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避:躲避。

向:从前。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辨:辨别。奉:侍奉。穷乏:贫穷。

(2)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一词多义。

①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③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平(这种做法)

(4)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②而: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比)

(5)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六、课文精读

1.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迪。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晰。)

4.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辩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句进行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5.“故患有所不辟”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6.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

7.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就接受了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七、课外作业

1.认真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出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时期邹人,是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四书”: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苟得(  )不屑(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

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

②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

③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

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

④而:

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____________

(5)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7)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的“得”意义相同的句子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中外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忠义守节,布鲁诺以死捍卫信念。

4.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请简要谈谈。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6.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答案

1.(1)《孟子·告子上》 孟子 战国 儒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3)①乡通“向”;从前。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③辩通“辨”;辨别。④辟通“避”;躲避。

(4)①与: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给 ②于: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③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④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5)B (6)B C (7)C

2.“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3.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维护社会秩序,弘扬正义。

5.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于人有益的事等。

6.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示

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疏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观点。作者怎样论证自己的论点?这样的主张在今天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将在这节课一起来讨论。

二、巩固理解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价低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3.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赋予“义”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已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更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6.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前后意思相反,第(2)句前后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7.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8.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2)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9.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10.归纳《孟子》的文章语言特点。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1.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意义,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在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三、探究升华

越来越重视生命个体的今天,我们都在对学生大谈生命教育。是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不能肆意践踏生命!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在民族存亡和革命成败的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今天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名利面前,需要弘扬舍生取义的精神、需要保持自己的本心,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韩信年轻时面对地痞流氓的欺负,他完全可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对方拼命,但他却忍下了胯下之辱。后来他发奋图强,帮助刘邦成就霸业,成为汉初一代名将;司马迁含冤下狱,遭受了常人难以接受的奇耻大辱:宫刑。当时他也完全可以选择死亡,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可是,他宁可受辱也绝不轻生。因为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必须完成,那就是历史托付给一个史官的大业:编撰《史记》。

两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指责韩信、司马迁是胆小鬼、贪生怕死,相反,后人却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生命还在,希望就还在!

四、文章脉络

全章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乞人不屑也”)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取义者也”)从比喻入手引出中心论点。如所欲之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较之二者,于是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以鱼与熊掌比喻生与义。紧接着就说生与义都是“我所欲”,当二者不可得兼时,如同对待鱼和熊掌那样,取其上者,即“舍生而取义”。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辟也”)进一步以生虽为所欲但不为苟得,死虽为所恶但患有所不避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贤者能勿丧耳”)从反面提出假设,继续证明自己的论点。如果所欲没有什么能超过生,那么只要是求生的手段就都可以用,但却有人不用。如果所恶没有什么能超过死的,那么只要是避祸的手段都可以用,但却有人不用。这是因为他们所欲的是有甚于生的义、所恶的是有甚于死的不义。孟子指出“是心也,人皆有之”,只不过“贤者能勿丧耳”。

第四层(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以行人宁死不吃“呼尔”之食、乞人不接受“蹴尔”之食为例,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心。同时开启下文,导出下文的“失其本心”。

第二部分(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至“此之谓失其本心”)从反面立论,论述舍义取利就是失本心。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至“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以“万钟”与上段之“一箪食,一豆羹”照应,说明不辨礼义接受它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只不过能得到华美的住宅、妻妾的侍奉及所认识的穷人的感激而已。以义去换取这些东西是见利忘义。

第二层(从“乡为身死而不受”至结尾)继续与前面的“舍生取义”相照应,并运用排比句,以“乡”与“今”比较,指出不能为了宫室华美、妻妾侍奉、穷人感激之类的目的而忘义,明确指出不这样做,就是“失其本心”。这是本段的结论。

五、写作特点

1.逻辑严密,雄辩有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紧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连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1自然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重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2自然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2自然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六、同步阅读

舍生取义

——孟子思想的精髓

李 珩

孟子名轲,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其有生之年游走于列国之间,宣扬仁义礼智信,终其一生成《孟子》一书,其人生慷慨豪迈,其学说知人论世、抉微辩理,其言论光照百代,被世人尊称为“亚圣”。在我看来,孟子的言论、学说的精髓之处就在于《孟子·告子上》的那段关于“舍生取义”的论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好一个“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其实告诉了我们人生在“道义”与“生命”之间的最终抉择,而这种抉择是困难的,原因在于它是感性生命与精神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生存是人的本能,当面对道义必须牺牲感性生命、成就精神生命的永恒时,人的抉择是什么?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答案,要“舍生取义”,其实在舍生取义的同时,又衍生出了一个概念——崇高。孟子认为人应该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自孟子学说开创以来,中国历朝历代,尤其在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关头,都不乏“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

南宋末,蒙古军攻占临安,宰相文天祥被俘,押入元大都,敌军劝降,文天祥誓死不降,历八十余日,最终被杀,并且留下了让无数后人为之凛然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末,史可法固守扬州,兵败被擒,清亲王多铎劝降被拒,冷笑道:“既为忠臣,当杀之,以全其节。”遂死。

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可以举出无数。即使在太平年月,也有很多“舍生取义”的豪气英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当时的权奸佞臣作斗争,南宋的陈东、欧阳澈被称为当时的言论英雄,海瑞可以抬着棺材向皇帝上疏谏言,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上专制统治最黑暗的明朝中后期,也时时涌现出一批批“舍生取义”正直勇敢的人:沈炼、杨继盛、杨琏、左光斗……我们更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兴盛而牺牲的无数仁人志士:关天培、邓世昌、谭嗣同、邹容、秋瑾、李大钊、邓中夏、刘胡兰、闻一多……正是这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共同谱写了中国历史的光辉篇章,他们身上闪耀着“舍生取义”的人性光芒,我想这也是中华文明到今天仍不间断、得以长存的内在原因。

其实,我们今天的普通百姓一辈子也不一定碰得上必须牺牲个体生命成就道义永恒的“舍生取义”的局面,孟子的“舍生取义”对于当今社会的人来讲,实则在向我们昭示:人生会遇到许多取舍的选择,我们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其实人生最困难的事就在于此。困难常常跟随我们,生存难、学习难、创业难、养家糊口难……一系列的困难伴随着我们终生,人生就要在一系列的困难中逐渐变得、坚韧,从而跨过一个又一个难关,那么上述这些困难真的那么难以克服吗?确实难!但对付这种困难只要意志坚强、心态平稳,闯一闯、忍一忍,就能克服了,而且这些困难也不是每个人经常遇到的。

而总在困扰我们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是一种只要是人就无法逃避的困难——选择之难、取舍之难;更深入的说是一个人在两难甚至多种困难的境遇中,难以选择,但又必须作出选择的难。举个例子:一对恋爱多年的男女决定登记结婚,但就在婚检的时候,女方查出血液中携带某种病毒,是这种病毒的无症状携带者,而且将携带终身,不知何时会发病,还会影响下一代。因为这件事,这对恋爱多年的情侣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爱情也面临着考验,男方将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如果选择放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多年的感情积累将功亏一溃,而且女方今后的人生前景也不容乐观。如果选择不放弃,显然对男方是不公平的,谁都希望找个健康的人共度一生,况且这还牵拉到下一代的健康。怎么办?男方必须作出选择,确实是难啊!所以我们说人生充满了选择,而且是一个连着一个,快乐、痛苦、悲哀、幸福往往就在选择取舍之间片刻铸成。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呢?孟子告诉我们“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选择与取舍之前要“权度”,要权衡、要思考、要比较,正所谓“两害相遇取其轻”,而选择与取舍的关键一点就是要明本末、知轻重、识大体;在现实生活中,事情摆在面前,有的好分清,有的确实不好分。正像鱼和熊掌,你选择哪一个?这就要看价值了。但是食物的价值一目了然,而人生的义理有时就会使人彷徨。所以明本末、知轻重、识大体就能使我们依据具体情况作出权衡,那就是人的道义操守、人的真性根本,因为正是这些构成了人的生命的真正意义。因此为了道义,即使是生命,也是该舍就舍,毫不犹豫,这是孟子在人生抉择中的终极追求,而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本着明本末、知轻重、识大体的原则,作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我认为“舍生取义”是孟子思想的精髓,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孟子自身的伟大人格,更为无数的后人指明了心灵追求的方向,开启了我们用哲学方法思考人生问题的大门。

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孟子逝世的时候,有那么多人为他送葬,我曾经读到过一本《孟子传》,说孟子逝世的时候,为孟子送葬的社会贤达、士人和平民百姓无不身着丧服,如丧先考,人人泪流满面,个个嗓子沙哑,我想即使书中的情节有些艺术夸张,但孟子的逝世使那个时代的人万分悲恸却是可信的,因为人们知道,自此之后,千古再无孟子,再无“舍生取义”这样的学说去指点人生的方向了。

今天,我们总在谈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中华民族要复兴什么;复兴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什么东西;是复兴如汉唐帝国般经济的繁荣,还是复兴那成吉思汗沃野千里拼杀出来的铁血精神。我认为我们的民族首先应该复兴如孟子“舍生取义”般的人文关怀,因为任何一种文明的兴盛都建立在个体精神完善的基础之上,而中华文明数千年一脉相承,早在两千多年前,像孟子等一批思想家就为我们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不应丢弃传统,因为一切历史从文明形态上讲,只要存在、发展,就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中华民族有孟子“舍生取义”那样坚实的精神基石,相信复兴之梦不再遥远。

七、板书设计

八、课外作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

(3)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

(4)贤者能勿丧耳

(5)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

(6)呼尔而与之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3.理解运用探究学习。

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群臣莫对()

②虎求百兽而食之(  )

③子无敢食我也(  )

④天帝使我长百兽(  )

⑤兽见之走(  )

⑥虎以为然(  )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B.今子食我

谨食之,时而献焉

C.故北方之畏奚恤也

公问其故

D.今王之地方五千里

方七百里,高万仞

(3)由文中的寓言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4)江乙对楚宣王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1.(1)同时占有 (2)假使,假如 (3)天性,天良

(4)遗失,丢掉 (5)祸患,灾难 (6)助词 2.C 3.(1)①回答 ②寻找 ③你 ④派 ⑤它们,代老虎和狐狸 ⑥对的 (2)D (3)狐假虎威,意思是狐狸凭借老虎摆威风,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吓唬人。 (4)说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并非真的怕昭奚恤,而是怕大王的军队。

教学反思

本次课的教学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充分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感受了孟子雄辩的文风,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有以下几点:

1.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了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表现。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我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2.注意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能力的运用应更加全面。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我注意了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比如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其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