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在上海医科大学黄敬亨教授主编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健康教育学》中,健康促进的定义为:“健康促进是指以教育、组织(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这是国内首次对“健康促进”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
1998年,北京医科大学吕姿之教授主编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书出版发行。该书对健康促进概念提出了新的观点:“健康促进是一种综合教育,是调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它包括一些旨在直接增强个体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包括那些直接改变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的活动,以减少它们对个体和大众健康的不利影响”。该书还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健康促进的发展、健康促进的作用与任务、健康促进的相关学科、健康促进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健康促进的研究方法、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与实施、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人生三阶段与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高血压病的健康促进、成瘾行为的健康促进、艾滋病的健康促进等题目,进行了科学、翔实的论述。
2004年1月,在华西医科大学马骁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健康教育学》中,明确指出“健康促进”有狭义和广义的划分。将健康促进视为当前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总体战略,这是广义的理解;将健康促进视为一种具体的工作策略或领域,这是狭义的理解。在实践中,广义与狭义都是有意义的。
2004年7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李浴峰教授主编的《武警部队健康教育》中,把健康促进界定为“健康促进就是健康教育结合政策、法规、组织和环境支持以及群众参与”。并指出健康促进是一个完全社会化的概念,强调的是社会、部门及个人对促进人类健康而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应采取的行动和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