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致虚极,守静笃。极尽全力排除头脑中的“激情与成见”,虚寂寡欲,坚守清静安宁、虚心专注的状态。在此,老子破解了“复命之谜”,解除了人们的“鬼神迷信”等困惑。人们要想获得真知与智慧,首先需要创造“致虚极与守静笃”等心理条件,即排除成见,尊重事实。两千五百年前,老子践行“致虚极,守静笃”,祛除各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观察到“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自然规律。

【简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天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王版第16章)

【译文】

极尽全力排除头脑中的“激情与成见”,虚寂寡欲,坚守清静安宁、虚心专注的状态。这是观察任何事物都需要的“心理状态”,即前提条件。

日月星辰、山川江河、动物植物等天地万物,自由的运转与发展变化。我(老子)仔细观察他们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动静转化的节点,发现了天地万物发展变化形成的循环周期。那些似乎又返回到“出发点”的现象,称作“归根”。“归根”的状态被冠名为“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复命”。“复命”不是“鬼使神差”的结果,而是“归根”现象的名称。在此,老子破解了“复命之谜”,解除了人们的“鬼神迷信”等困惑。

“复命、归根、静”等名称都指代相关事物似乎又“返回起点”的自然现象。人们若明白相关事物的变化规律与周期,且能遵循相关的自然规律办事,就是“知常”。“知常”就是知道常规的明智行为。若不知常,就可能违反事物变化规律而乱作为,就难免遭遇凶险。

人们若知道“太阳落西山,明天还会从东方升起”等自然规律,就不会大惊小怪,就能从容的顺应自然而生活。从容就能避免惊慌失措,就能公正地观察事物。公正就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比较全面的认识就接近天理。懂得天理就明白“道理”。遵循“道理”为人处世就能长久,就能避免遭遇灾难而获得终生受益。

“夫物芸芸,吾以观复”提示人们:“智慧”来自观察与思索,来自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人们要想获得真知与智慧,首先需要创造“致虚极与守静笃”等心理条件,即排除成见,尊重事实。这些都属于“意识世界”的事物。

例如,你若怀疑某人偷了你家的东西,心里有了“成见”,你再看到他,就感觉他很像小偷。中华成语“疑人偷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受到已有成见干扰”的结果。成见如同墨镜,任何戴着墨镜看世界的人,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缺乏真实的光彩。

【鉴赏】

又如,当人们心情愉快的时候,看到的阳光和煦明媚,听到的鸟鸣悦耳动听。而当人们心情烦闷的时候,就会看到烈日当头,听到百鸟嘈杂。可见,人们的情绪与心境,有时会影响人们的感觉与认知!

两千五百年前,老子践行“致虚极,守静笃”,祛除各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观察到“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自然规律。老子告诫我们:仅有“守静笃与致虚极”的心理条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亲身实践,认真观察真实世界。需要具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真思维方式。因为,“真知”来自实践。唯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发现相关事物产生、发展与变化的源头与规律。

上述“道理”就是人们苦苦寻找几千年的“道”。“道理”无形状、无气味、看不见、摸不着,但祂真实的存在。

老子以其深入实际、认真观察研究的实践教导我们:非观物无以明智,非明智无以得道,非循道无以有德,非有德无以和天下。因此,“观物以明智---明智以得道--循道以有德--德盛和天下”的宗旨,构成了《道德简》的行文主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