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河湖海能够成为天下百川(川通谷)之王,其原因在于江海所处的位置,低于百川的高度。地之道,水往低处流,所以,天下之水自然归向江海,江海自然而然成为百川之王。老子用万千溪流归江海的自然原理,阐释治国之道:“天下归心”的自然动力,来自“民心所向”。以《道德简》为代表的中华道学,源远流长。

【简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

【译文】

江河湖海能够成为天下百川(川通谷)之王,其原因在于江海所处的位置,低于百川的高度。地之道,水往低处流,所以,天下之水自然归向江海,江海自然而然成为百川之王。

圣人应该效仿天地之道,若想位居百姓之上,必须用谦诚的言行对人民表示谦下;想要领导百姓,必须置身于百姓之后、向百姓学习。这样就能位居顶层而百姓不觉得沉重;走在前面而百姓愿意跟从。这样就能获得百姓拥护与支持。(圣人)不与天下人争名利,反而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鉴赏】

老子用万千溪流归江海的自然原理,阐释治国之道:“天下归心”的自然动力,来自“民心所向”。老子提示领导者:言语上要尊敬民众(下之),行动上要向百姓学习(后之)。若能这样做,就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其政权就能相对的长久一些。

以《道德简》为代表的中华道学,源远流长。自伏羲皇创作“日月三爻图”,描述日月与万物运行变化规律,就产生了“中华道学”。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等三皇五帝,商初伊尹、周初姜太公、直到东周老子,中华道学“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远古中华道学属于“自然道学”,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活。例如,中华道学作品《黄帝内经素问》,明确指出了人们要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改变起居行为与心态,以适应季节变化,减少疾病产生。这就是“治未病”的“无为之道”。

从政者应该深读远古历史,学习三皇五帝用善言美行,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他们不争名利,然而,他们的美德与英名永存于人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