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处理宝宝常见病的几种方法

处理宝宝常见病的几种方法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让宝宝不生病,就应讲卫生,增强体质,做到预防为主。另外,不要爸妈嚼东西喂宝宝吃,这很不卫生,很容易把疾病传染给宝宝;吃饭时不要惹宝宝哭,以免影响消化。洗澡是锻炼身体的办法,一方面能洗掉泥土,保持皮肤清洁,另一方面温水能刺激皮肤,增加抵抗力,不易得皮肤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宝宝身心的健康成长,可减少一些皮肤病,寄生虫病,胃肠道疾病,传染病的发生。一岁半的宝宝家长应提醒他用手帕擦鼻涕。

很多宝宝都是玩起来忘了一切,经常把衣服、小手都弄得很脏,而吃饭的时候,随手就去拿吃的。在大街上看到水果,也会要,接过不洗就要吃。种种不讲卫生的习惯都可能造成宝宝体质差、容易生病。为了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妈妈就要帮助宝宝克服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1)宝宝讲卫生可以预防生病

要让宝宝不生病,就应讲卫生,增强体质,做到预防为主。宝宝生不生病,与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培养有很大关系,为此,爸爸妈妈和宝宝都应注意:

①饭前要洗手

吃饭前应该让宝宝安静地休息一会儿再吃,如果饭前活动量太大,会影响食欲、食量。同时让宝宝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不用脏手、未洗干净的手拿东西吃。尽量让宝宝自己拿匙子吃。另外,不要爸妈嚼东西喂宝宝吃,这很不卫生,很容易把疾病传染给宝宝;吃饭时不要惹宝宝哭,以免影响消化。

②食物要注意清洁卫生

宝宝吃的食物,首要的是保证干净卫生,有很多病就是因为吃了脏东西才得的,如拉肚子、痢疾、蛔虫病等。因此,爸妈给的瓜果一定要洗净,宝宝吃的食物,餐具要远离苍蝇和尘土,餐具要洗净、盖严。

③每天都要洗脸、洗手,要常洗澡

宝宝整天什么都摸,手和脸很容易弄脏,所以每天早晚和必要时都应清洗。宝宝的指甲也应经常修剪,指甲长了容易藏脏东西,并随食物吃进肚子,从而引起疾病。还要常洗头常洗澡,从小养成宝宝爱洗澡的习惯。洗澡是锻炼身体的办法,一方面能洗掉泥土,保持皮肤清洁,另一方面温水能刺激皮肤,增加抵抗力,不易得皮肤病。夏天常洗澡,免得生痱子、痱毒。洗澡时不要让水流进耳朵里,洗完后可用些爽身粉。

④注意宝宝牙齿的卫生

宝宝吃完饭,应喝点水,大一点的宝宝可以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宝宝到三四岁时就应学习刷牙,而且要做到睡觉前刷牙。

⑤培养宝宝大小便的卫生习惯

要尽可能早一些培养宝宝在一定时间内大便和定时小便的习惯。如果大小便习惯训练好了,对宝宝健康发育很有益处。

⑥其他方面的清洁卫生

平时要注意教育宝宝不要吃手指头,不要把不洁的东西放入口中玩耍,也不要玩生殖器,以免形成不良的习惯。

(2)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如此,坏习惯也是如此。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所以家长必须从小就培养宝宝的良好习惯,而在所有的良好习惯当中,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影响宝宝一生的健康。所谓卫生习惯,包括饮食、睡眠、休息、运动等。从小培养宝宝这方面的习惯,宝宝会受益一辈子。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该怎么办呢?

从日常生活小节中灌输健康、防病的知识,并贯彻于行动之中,让宝宝懂得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报刊、电视中提到某种病就注意某种病,热潮过后就冷却。例如教育宝宝不偏食,而家庭日常饮食中就始终贯彻这一要求,宝宝自然就会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宝宝身心的健康成长,可减少一些皮肤病,寄生虫病,胃肠道疾病,传染病的发生。下面就是一些家长应当教会宝宝的一些卫生习惯:

①洗手、洗脸

七八个月还不会站的宝宝,可让他坐在家长膝头,由家长给洗脸;九十个月能站起来后,就应让他站着洗;待宝宝能够着自来水管时,应在大人的照看下,让他在自来水管下自己将脸、耳后、颈部、手腕等处洗干净。要让宝宝养成早晚洗手洗脸,外出回家、吃东西前均洗手的习惯。还要教育宝宝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弄脏手、脸后随时洗净。

②漱口、刷牙

宝宝2岁时,开始用凉开水漱口,3~4岁时让其饭后漱口,开始学刷牙,早晚各一次。应教会宝宝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由外侧到内侧。这样才能刷掉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保护牙齿,预防龋齿。

③洗澡、洗脚

大多数宝宝都比较喜欢洗澡,宝宝不习惯时,可先让其拍水,待熟悉后再下水。大人帮助其洗澡时,动作应轻柔、敏捷,注意不要把肥皂沫弄到宝宝的眼、鼻、耳中,水温要适宜。三四岁的宝宝在洗时应让其学会自己用毛巾或手擦前胸、胳膊、腿。睡觉前养成洗脚的习惯,四五岁的宝宝就应在大人的帮助下洗脚了。教宝宝把脚趾、脚跟都洗到,洗完后擦干,夏天应天天洗澡、换衣,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洗头,勤换内衣裤。

④理发,剪指(趾)甲

宝宝的头发以整洁、大方为宜。指甲长了,藏污纳垢,很不卫生,也容易抓伤皮肤,应定期给宝宝修剪,大些的宝宝家长应教会其自己修剪。但不宜剪得太短,以免宝宝用手时磨伤指腹部皮肤,引起疼痛。

⑤擦鼻涕

大人给宝宝擦鼻涕时,动作要轻,以免引起宝宝的反感。一岁半的宝宝家长应提醒他用手帕擦鼻涕。两三岁的宝宝就应自己学会随时用手帕擦鼻涕。

(3)培养宝宝饮食卫生

要想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宝宝们的模仿性强,就会自然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①做好食前准备

在吃任何食物前,必须注意手的清洁。食时切勿边吃边玩,或翻阅连环画之类的读物。书上沾染的细菌很多,翻阅书页又把手弄脏了,而且边吃边看会分散对食欲的注意力。有的家长让宝宝在马路上用手拿着糕饼边走边吃这就更不卫生了。

②吃饭细嚼慢咽

培养宝宝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帮助宝宝每餐用膳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也不宜过急催促。每次盛饭不宜过多,宁肯吃完后再添,这样有利于提高宝宝吃饭的积极性。如果各餐品种较多,要一样一样地分食,不要全部放在饭碗里,使宝宝吃时不方便,容易贪多嚼不烂。

③保持环境优良

保持清洁安静的用膳环境,轻松愉快的用膳气氛。用膳时绝对不能责骂宝宝,避免造成神经紧张而影响消化功能。

④饮食定时定量

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饥饱不均。否则,时间长了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甚至形成胃病。

⑤节日不要暴饮暴食

每逢节日,要监督宝宝不要暴饮暴食或不按时进食,吃得过量会伤胃,以致引起急性肠胃炎等。

(4)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

对年幼儿童,所采取的培养方法应形象具体,反复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①做好示范

幼儿喜欢模仿成人,成人的良好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具体、形象而又直观的示范。如准备睡觉时铺被、拉窗帘、洗脸、洗脚;吃饭前碗筷、桌凳的摆放都是给幼儿一种示范和暗示。

②趣味培养

利用看图片、讲故事、教儿歌、游戏等形式进行渗透教育来达到培养目的。比如有一部分幼儿吃饭不好,老将饭裹在嘴里,老师可在教学时画一张“猪宝宝”的画像,问宝宝小猪的嘴巴丑不丑,宝宝当然说:“丑”,这时你可以说:“这是小猪不好好吃饭,老是把饭包在嘴巴里,时间一长啊,嘴巴就长长了”,以后在吃饭时宝宝一看到小猪画像,就会很快咽嚼饭菜了。又比如还有一部分幼儿不爱走路,老是要大人抱,你可以说:“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跑,小鱼自己游,他们都没有叫妈妈抱啊!”。一是给宝宝形象教育,二是无形之中还教会了宝宝“飞、跑、游”等单词,寓教于乐,效果非常之好。

③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反复练习,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更是如此。为提高幼儿反复练习的兴趣,可采取带有竞赛性的游戏。例如问小朋友在吃饭前应该先做什么,让宝宝抢答,有的宝宝会说洗手,有的会完整地说:“应该用香皂洗手”,当然是完整性说的宝宝应该奖励;或者让宝宝比赛穿衣、铺被等。

④制订规矩

将幼儿常用的物品、玩具摆放在指定的地方,并严格要求按指定的位置摆放,使其对常用物品的位置形成固定的印象,这样就能养成其不随便使用别人物品的习惯。如每天中午午睡前,让中、大班幼儿自己脱外衣裤、鞋袜,并叠放整齐,摆放在老师指定的位置上;每天吃完饭后,碗筷应该放在哪里、餐巾用完后放在哪里等。定位法是指导宝宝培养良好习惯的坐标,使幼儿在完成这些习惯时不会没有头绪,手忙脚乱。

⑤督促检查

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的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可使其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对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较粗心的幼儿,应不断的督促检查,但不宜包办代替。如宝宝在某个环节上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你可以说:“刚才你还差一件事没有完成,想想看,是什么事?”当他想起来后,你可以说:“很好,现在请你去完成它。”这样的督促检查可以使幼儿容易记住,下次不会再忘记。

贴心小叮咛:

家长应勤督促、多指导,多用语言鼓励宝宝,使宝宝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培养宝宝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教给宝宝正确的方法,如刷牙的正确方法,洗脸、洗手的正确方法等。尽早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相信宝宝有能力搞好个人卫生。给宝宝单独准备一套洗漱用具,包括小脸盆、小毛巾、小牙刷等,并要注意定期更换。如果您能每天和宝宝来个刷牙小竞赛,把简单的洗澡变成快乐的亲子活动,宝宝一定会非常感兴趣。爸爸妈妈是宝宝的榜样,爸爸妈妈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帮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5)家庭卫生是全家的健康保证

要经常打扫室内卫生,不给细菌、病毒、螨虫等致病物以生存的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经常清洗床单、枕巾、枕套等床上用品,经常晾晒被褥、枕头等寝具。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新装修好的房屋更应该多开窗通风。

“病从口入”,厨房卫生关系到一家人的健康。厨房应该保持通风,生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菜板、菜刀也要生熟分开,以免熟食被污染;家里的毛巾、牙刷、茶杯等必须专人专用;碗筷等应该经常的煮沸消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