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质灾害信息共享技术现状分析

地质灾害信息共享技术现状分析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IS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在其丰富数据库资源的支持下,人们可以利用GIS工具来提取和产生信息,以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地质灾害信息共享技术现状分析_宁夏自然灾害防灾

一、地质灾害信息共享技术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地质灾害信息大多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IS)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地球科学领域对GIS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等始终处于其他应用学科的前列,在我国开展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部署中,结合工作任务,建立相应的GIS空间数据库已是一项基本的要求。GIS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在其丰富数据库资源的支持下,人们可以利用GIS工具来提取和产生信息,以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特别是对空间地学数据而言,这种重要的、具有多重属性特征的信息资源,不仅是地球科学不同研究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需要,同样也是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但是,目前所开发应用的GIS系统主要基于独立的单机系统,往往是由不同部门,按不同的应用策略、不同的数据格式和使用不同的GIS软件建造起来的。宁夏的许多地学界人士一直在积极探索地质灾害信息共享技术,但该项技术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少数防灾减灾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部门间的网络互联,实现了部分信息的共享。

(二)存在问题

尽管许多GIS系统在所建部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成为一种外向型的信息集散地,花费巨资建立的数据库资源无法被其他所需要的单位、部门和研究者利用,而变为一个个“信息(数据)孤岛”,所以,尽管我们已经建成许多丰富的数据库,但由于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变相的电子数据垃圾,造成极大的数据存储冗余和软硬件资源浪费。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部门间未实现有效的网络互联;部门间资料在内容、格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资料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缺乏部门间防灾减灾信息共享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