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说明事物都具有其特殊性。我们在做事情时不能盲目地照搬经验,要尊重客观规律,相信自己的判断,否则便有可能错失良机。
开普勒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他在4岁时患上了猩红热,烧坏了眼睛,从此视力变得非常差。在开普勒的眼里,天上的星辰只是一些微弱的发光体,可是,就是这样的他,后来竟爱上了天文学事业,并立志在天文学上作出一番成就。
知识加油站
开普勒定律,也称“开普勒三定律”,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等人的观测资料和星表,通过他本人的观测和分析后,于1609~1619年先后归纳提出的。
大学时期,开普勒主攻的课程是哲学和数学,后来开始转向天文学,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坚定拥护者。毕业之后,他开始担任中学老师,讲授数学和天文学,并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助手,和他一起研究火星。
一天,开普勒的大学老师来看开普勒,见他的屋子里到处画满了乱七八糟的圆圈,便询问他这些年在研究些什么。开普勒告诉老师,自己想弄清楚行星的轨道。
这令他的老师感到不解,因为这已经是被别人解决了的问题了,为什么还要再研究呢。开普勒向老师说明,自己通过计算认为,前人的数据还有8分之差。
老师感到更加诧异了,8分那么小的一点儿误差,只相当于钟盘上秒针在0.02秒的瞬间走过的角度。他认为在浩渺无穷的宇宙里,这点误差根本不会引起轨道形状的变化,将精力花费在研究它上面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可开普勒却冷静地向老师说明了自己的理由,他所掌握的关于火星的所有资料,是经过第谷·布拉赫20年的观察所得到的,火星轨道与圆周运动的8分之差是绝不能忽视的。他说,自己有信心从这里打开缺口来改革以往所有的体系。
就这样,老师和他人的不理解都没有动摇开普勒的决心,他始终紧紧地盯住那颗星星——火星,进行研究。
经过几年不懈地研究,开普勒终于以事实证明了火星的轨道并不是圆的,而是椭圆的。这个在天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被称为“开普勒第一定律”。之后,他又发现了第二定律,即等面积定律。
开普勒凭借着自己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识破了一个惊世天机。10年后,他再次以顽强的毅力和耐心发现了另一个秘密:行星绕太阳运转时,其运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与太阳间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即“开普勒第三定律”。神秘无边的宇宙星空因这三条定律的发现而显得井然有序,这些规律被发现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就连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是在其研究结果上发现的。开普勒如愿地实现了年轻时的壮志,揭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被人们誉为“天空的立法者”,而这一切,正是他忠于客观事实,对现实进行精确判断的结果。
在人们的印象中,“做事时要充分学习前人的经验”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但是,成功并没有定式,追随巨人的脚步也不一定就会成长为巨人。如果对前人的经验盲目照搬,便会丧失自己的天性和判断力。男孩在做事时,要记住以下四点建议,从实际出发,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
1.学会自己办事。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锻炼,以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和预见性。
2.让决定有据可依。做事之前,要多进行调查研究,令自己的决定符合规律、有据可依。
3.慎重作出决定。男孩做事要稳重,遇到事情时,一定多思考,慎重作出决定。
4.拥有自己的主见。男孩要拥有自己的主见,一旦作出正确的决定,便不要受到别人的错误干扰。吸取别人正确意见时,也要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斟酌,不要盲目地附和。
经过深思熟虑和谨慎思考之后,一旦决定做事,便要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外界的反对,或者是将要面对的困难而退缩,只有这样,才能够推翻错误的认知,发现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