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壤盐渍化概况及其危害

土壤盐渍化概况及其危害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壤盐渍化是农业生产的一项主要限制因子,研究其发生原因和演变规律,探求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是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可见,土壤盐渍化防治的重点在银北地区。
土壤盐渍化概况及其危害_宁夏自然灾害防灾

四、土壤盐渍化概况及其危害

1.土壤盐渍化成因

⑴盐渍土形成机理

关于银川平原灌区盐渍土的发生机理,黄震华等人(1959年)研究认为,是由气候、地质、外源水的入渗、地形、不合理水稻布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由于气候干燥、强烈的蒸发构成了盐分垂直运动的动力;其次,银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厚达1009~1609米,其基底构造不利于地下径流排泄,而潜层表部岩性为二元结构,即上表层为一厚度不等的亚黏土盖层(一般厚0~5米),下表层为岩性单一的深厚砂层;再次,灌溉水的入渗及各级渠系的渗漏补给了地下水,造成水位进一步台升;第四,由于地形平缓,明沟不能深挖,排水不畅,银川平原地势自南向北下降,上游为1/2000,中游为1/2000~1/4000,下游为1/6000~1/12000,地下水的矿化度由南向北递增,由1~3克/升增加到10克/升;第五,水稻的不合理布局,如高斗高地种稻、插花种稻、无排水种稻等均对下游盐碱化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银川平原外,在鄂尔多斯台地上的扬黄灌区,尽管地下水位很低(一般在10米以下),也发生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经冯锐等人研究认为,其形成机理主要是地形与母质因素导致的结果,指出应避开在无排水出路的丘间低地和第三系红色黏土埋藏<2.0米的地区开发扬黄新灌区,从而可避免新灌区建设由于布局不当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⑵碱土(白僵土)的形成机理

白僵土的形成,包括脱盐和碱化两个过程。对于西大滩白僵土的脱盐过程,李定洲研究认为有其特殊的地质原因,即整个银川盆地在NNE向的反时针扭动力作用下,致使西大滩逐渐抬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又在山洪与降水的淋溶作用下,使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减少。对于西大滩白僵土的碱化过程,殷允相研究认为频繁的水盐运动加剧了胶体表面钠离子与二价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当土壤盐分以碱性钠盐为主时,由于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减少了土壤溶液中钙离子的活性,加强了钠离子置换钙离子的能力,当土壤胶体表面吸附交换性钠离子数量大于土壤盐基代换量的20%,就形成了碱化土壤。宁夏白僵土的交换性钠量一般占盐基代换量的20%~50%。

⒉土壤盐渍化概况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中积累的作用。土壤中易溶性盐类的累积,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增加,渗透压增高,作物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被抑制;有的盐类,如碳酸钠,对作物根系有腐蚀作用,因而导致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受到危害。有易溶性盐分积累的土壤称为盐渍土,当易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大量积累,盐分含量超过1.0%时,绝大部分农作物不能生长,这种土壤称为盐土。土壤盐渍化是农业生产的一项主要限制因子,研究其发生原因和演变规律,探求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是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

宁夏非盐渍区(包括非盐渍区和微盐渍区)面积占全灌区耕地面积的59.3%,以中宁县、青铜峡市及永宁县面积最大,均超过其耕地面积的70%。盐渍区面积(包括轻、中、重盐渍区)占全灌区的40.7%,须进行治理;其中银川市区、平罗、贺兰、灵武和惠农各市县的面积最大,都接近或超过本市县耕地面积的50%。可见,土壤盐渍化防治的重点在银北地区。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土壤盐渍化防治工作,各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开展了多次土壤和土壤盐渍化调查,并以研究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为重点,阐明了灌区土壤盐渍化的成因、盐渍化类型、土壤盐渍化的状况及其演变趋势,探讨了土壤盐渍化的防治途径和措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