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摹和写生

临摹和写生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从临摹或是写生入手,都有成为画家的可能。我并不是绝对不赞成临摹的办法,可是我认为采取写生的办法更有好处,至少应该做到写生为主,临摹为辅。临摹的时候,面前摊着名家的画。开始写生的时候,成绩可能比临摹坏得多,临摹总还像一张画,写生或许不成画。既然要在写生方面下工夫,对于对象自然不肯马虎,也不能马虎。

向来学画,不外两个办法。一是临摹,拿名家画幅做范本,照着它下笔。一些画谱里还有指导初学的方法,山的皴法有几种,树的点法有几种,全都汇集在一块儿,让人逐一学画。这样分类学习,也是临摹的办法。还有一个办法是写生。写生是直接跟物象打交道,眼里看见的怎么样,手里的画笔就照着画出来。无论从临摹或是写生入手,都有成为画家的可能。

我说学画的两个办法,意在拿来打比方,比喻学写文章。学写文章也有临摹的办法。熟读若干篇范文,然后动手试作,这是临摹。在准备动手的时候,翻着一些范文作参考,也是临摹。另外一个办法是不管读过什么文章,直接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见怎么样就怎么样写,所闻怎么样就怎么样写,其余类推。这是写生的办法。

学校里教学作文,往往把课本里的选文看作范本,有人觉得这还不够,希望另外选些范本,最好学写游记以前先读几篇游记,学写报告书以前先读几篇报告书。有人学习文艺写作,也喜欢揣摩几篇名家的作品,从用意布局到造句用词,都希望有所取法。可见无论学作寻常文章或是学写文艺,认为临摹的办法有效的人很不少。

我并不是绝对不赞成临摹的办法,可是我认为采取写生的办法更有好处,至少应该做到写生为主,临摹为辅。以下容我说明这个浅薄的意见。

还是拿学画来打比方。临摹的时候,面前摊着名家的画。画上当然有种种物象,可是这些物象是名家眼里看见的,不是临摹的人眼里看见的。临摹的人只能以整幅名家的画为物象,一笔不苟地把它描下来。对于画上种种物象的本身,临摹的人是隔着十层的。名家可能有看不透切的地方,可能有表现得不够的地方,临摹的人只好跟着他,没法画得比他更完美。写生可不同,物象摆在面前,写生的人眼睛看它,头脑想它,手里的笔画它,样样都直接。开始写生的时候,成绩可能比临摹坏得多,临摹总还像一张画,写生或许不成画。但是工夫用得多了,看物象的眼光逐渐提高,画物象的手腕逐渐熟练,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那就任何物象都能描绘自如。学画的目的不是希望做到任何物象都能描绘自如吗(成个画家并不是学画的目的,画得好,当然成画家)?这个境界,惯于临摹的人就未必容易达到。总括一句,写生的好处在直接跟物象打交道。

有了前边一节打比方的话,学写文章的方面也不须多说了。学写文章从写生的办法入手,学得好,能够达到挥洒自如的境界,这是一。尤其重要的,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为根据,学得好,能够真正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这是二。学校里的学生难道因为世间有文章这样东西,非学它不可,才学写文章的吗?有志文艺的人难道因为文艺是又好玩又漂亮的东西,才发心学写文艺的吗?不是的。学生在校学习,出校参加任何工作,都需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出来,而且要表达得好,否则就不能过好生活,做好工作,所以必须学写文章。有志文艺的人学写文艺,也无非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很好地表达出来。不过他愿意运用文艺的技巧和形式,这是他跟一般学生不同的地方。既然如此,学习写作能不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为写生的对象,能不在写生方面多下工夫吗?

既然要在写生方面下工夫,对于对象自然不肯马虎,也不能马虎。所见不真,所闻不切,所感不深,所思不透,那样的对象能够写生吗?值得写生吗?于是要求自己,所见要真,所闻要切,所感要深,所思要透。达到这些要求,是整个生活里的事,不是执笔学习写作时候的事,然而是写好文章的真正根源。离开了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希望把文章写好,是办不到的。

见真,闻切,感深,思透,当然有程度之不同。真有更真,切有更切,深有更深,透有更透。譬如一个初中学生,他的真、切、深、透比不上一个大学生,但是可以达到跟他整个生活相应的真、切、深、透。他达到了这样程度的真、切、深、透,用写生的办法学习写作,抓住那些真、切、深、透的东西,毫不走样地表达出来,这是最有益的练习。

学写文章从临摹的办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还有,在实践上容易引导到陈意滥调的路子,阻碍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意铸语。通常说的公式化的毛病,一部分就是从临摹来的。

自己写生,当然也可以看着人家对同一物象怎么样写生。光是看看是参考或比较,进一步仿照他一下,就是临摹。反正在练习的阶段,偶然临摹几回,并不妨事。所以我在前边说到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