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业灾害信息共享业务技术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为了及时获取并准确传递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受国家林业局委托,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山大学数学计算科学学院、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中国科学院森林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等技术,共同开发了《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目前包括了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和森林病虫害检疫信息系统两个子系统。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与各省、市、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合作,建立起了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信息网络。此集国家、省、地区、县四级为统一的《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检疫信息系统》,能够基本满足各级森防站对森林病虫害发生与防治信息管理的要求,实现了国家—省、省—地区、地区—县之间信息的网络传输,专业内实现了信息共享,并且实现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信息处理、传递的电子化,数据处理的可视化,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了森林病虫害管理的效率及科学决策的水平。
北京大陆康腾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指挥部开发建设的“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指挥室建设、森林防火综合管理系统和森林公安综合管理系统”信息网络,仅仅完成了与省一级护林防火指挥部的联网,与地、县级的联网正在建设中。这也仅解决了专业内的信息共享。
正在实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把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信息管理和森林防火纳入自己的专题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网络的建成,可使林业灾害防灾减灾信息在此平台上达到信息共享。
(二)存在问题
受管理体系的限制,七大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即使同一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也会由于灾害所属学科的不同,而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例如林业灾害中的林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归属森防站管理,森林、草原火灾防灾减灾归属森林公安局管理。由于各部门的相对独立性,造成部门间信息不能充分共享,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部门间未能实现有效的网络互联;
(2)部门间的资料信息在内容、格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资料信息的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部门间的信息交换;
(3)缺乏部门间防灾减灾信息共享的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