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种类及危害情况
图1-1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危害状
(一)小麦主要病虫害
1.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1950年以来宁夏曾四次大流行(1950、1964、1985、2002年),一般导致小麦减产三成左右。1950年大流行,小麦减产2600余万千克。1985年大流行,全区小麦减产1.35亿千克。2002年全区发生面积为3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1%,损失小麦4500万千克。灌区病源主要来自甘肃陇东和本区南部山区的冬麦区,主要受季风和气候的影响。
2.小麦腥黑穗病:主要流行于山区。20世纪50年代发病率高达50%以上,收获打场时黑粉飞扬,一般减产30%以上,严重者达80%。经推广温汤浸种、赛力散拌种和更换抗病新品种,发病率由20%~30%降低到3%。汞制剂(赛力散)停用后,20世纪60年代主要发生在南部山区,发病率又回升到20%~37%。20世纪70年代推广六氯代苯,病情又得到控制。20世纪80年代初期,六氯代苯高残毒农药停产停用,发病率又回升到40%左右,个别田块高达80%~90%。后经选育抗病品种和推广克菌丹、多菌灵、拌种双、萎锈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拌种技术,1986年发病率已降到4%以下。
3.小麦全蚀病:宁南山区(固原)始见于20世纪60年代,宁夏平原始见于1974年,现已扩展到全自治区,以老旱田为重,损失率一般在10%~30%,严重的田块减产50%~80%(永宁县)。麦田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
图1-2 小麦黄矮病害状
4.小麦黄矮病:以麦二叉蚜为传毒媒介的病毒病。1970年第一次特大流行,全区损失小麦约1.5亿千克,平均亩产比上年降低31%;1973年、1979年中度至中偏重发生,固原地区小麦减产2000万千克;宁夏平原11个县、市以陶乐、灵武两县最重,减产40%以上;1987全区特大流行,宁夏平原小麦减产1.4亿千克;2004年引黄灌区偏重流行,小麦减产一成以上。
5.小麦红矮病:以条斑叶蝉为传毒媒介的病毒病,主要发生在固原冬麦区。1952、1953、1957、1959、1960、1967、1971年大流行。1967年彭阳1.1万公顷冬小麦因此病危害翻种5067公顷,未翻种小麦亩产仅20~25千克。
6.小麦赤霉病:1983年在我区小面积发生,到80年代后期,随着麦套玉米面积的扩大,赤霉病在部分地区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遗留田间的玉米根茬给赤霉病菌孢子提供了天然的越冬场所,在春季产生大量子囊孢子,遇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造成病害流行。1987年由于5、6月份阴雨较多,温湿度适宜,造成大面积发生,这在全区历史上是未曾有过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坚持在春播之前清除田间水稻、玉米根茬,减少小麦赤霉病菌越冬菌源,并在小麦抽穗扬花期结合防蚜采用多菌灵与杀虫剂混用兼治小麦赤霉病,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发展。
7.小麦蚜虫: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成为常发性害虫。有二叉蚜、长管蚜、无网长管蚜和缢管蚜4种。20世纪60年代采用六六六、敌敌涕(DDT)、乐果等防治;20世纪80年代已研究出预测预报办法,筛选出高效低毒新农药速灭杀丁、溴氰菊酯(敌杀死)、抗蚜威等,防效显著。抽穗期药剂灭蚜,可有效提高小麦粒重,被生产上广泛采用。目前,小麦蚜虫仍是小麦的首要灾害性害虫,并常年发生。
8.吸浆虫:主要发生于宁夏平原及西吉县川水地。20世纪50年代发生严重。1951年金积、灵武、吴忠三地发生面积3657.3公顷,占种植面积的55.4%;1952年宁夏发生面积5907.7公顷,虫口密度由上年每0.1平方米的20~30头猛增到368~506头,平均每亩减产43千克;1957~1958年,防治面积9446.7公顷,金积、灵武、吴忠、永宁、贺兰等县进行飞机防治,杀虫率98%以上,虫口密度由原来每0.1平方米的389头下降到2头,每亩减少小麦损失20余千克;20世纪60年代推广用六六六粉在浇二水时土壤施药,有效地控制了此虫危害。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麦吸浆虫又有发生,1984年全面普查,发生面积达10多万公顷,尤以贺兰县的常信、潘昶乡最为严重,小麦减产50%以上。自治区人民政府1986~1987年投资120万元,连续3年进行大面积喷药联防,使虫口密度有所下降,但1988年有些地区又有回升,成灾面积有扩大趋势。
9.麦种蝇:是宁夏南部山区冬麦区的主要害虫,20世纪80年代初连年危害成灾,幼虫危害返青的麦苗,造成缺苗断垄,一般减产3~4成,严重的拆翻改种。
10.暗黑金龟甲:以新垦农田最多,以幼虫危害小麦根部,5月成虫开始危害,成群取食各种植物叶片及嫩茎,靠近荒地的麦田、苜蓿等常严重被害。1986年中卫县南山台上此虫大发生,将数百公顷麦苗食光,群众捕捉成虫达6000多千克。
小麦病虫害还有白粉病、根腐病、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黑穗病、黑毒病、球毒病、秆枯病、立枯病、斑枯病、秆黑粉病、丛矮病、麦秆蝇、麦圆蜘蛛、绿眼秆蝇、瑞典蝇、条斑叶蝉、灰飞虱、麦长腿蜘蛛、麦黑潜叶蝇、西北麦蝽、麦根蝽、麦茎叶甲、黄麦叶蜂、小麦穗蓟马等。
(二)水稻主要病虫害
1.稻瘟病:俗称稻热病,流行年份一般减产二至三成,严重田达六成以上,甚至颗粒无收。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的40年中,引进和选育抗病品种,使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本病于1974年在灵武县新华桥公社华二大队第四生产队的京引39水稻丰产田中首次发现,到1984年的10年中,已蔓延到宁夏平原9个县、市,受害田约1.64万公顷,损失稻谷1499万千克。
2.稻蓟马:危害作物心叶和花序,造成空壳秕粒,一般造成损失5%~10%。
3.中华稻蝗:成虫盛期八九月间。1959~1961年危害甚重,1962年以后减轻。目前在生产上未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水稻次要病虫害还有:胡麻斑病、干尖线虫病、稻苗绵腐病、白背飞虱、灰飞虱、稻水螟、稻水蝇、稻潜叶蝇、稻金翅夜蛾、稻摇蚊、红摇蚊等。
(三)杂粮病虫害
图1-3 黏虫危害玉米状
1.黏虫:是世界性和全国性大害虫。在全国范围内,宁夏为第二代黏虫危害区,此代幼虫在宁夏灌区(6月下旬至7月中旬)小麦田局部成灾,在南部山区(6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川水地小麦田成灾频次较高。大发生时,成群黑色幼虫暴食小麦叶片及分蘖穗,能把全田麦叶食光,小穗断落地面,产量大减,甚至绝产。20世纪80年代,灌区推广麦套玉米,为该虫暴发提供了有利的食物条件和环境条件,当小麦收获前后的数天之内,幼虫正值暴食期,幼虫成群转食玉米幼苗,数小时即可吃光整个田块玉米,成为玉米最为严重且较为普遍的灾害。在历史上,严重发生年份有:1953、1957、1960、1961、1964、1965、1971、1974、1976、1977、1978、1983、1986、1987、1989年等,1976年全区发生面积约8万公顷,损失玉米2000万千克以上。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候干旱,大发生频次下降。
2.玉米螟:全国性成灾害虫。20世纪50年代引黄灌区普遍发生,危害株率高达100%。20世纪60~70年代玉米、高粱上危害减轻,主要危害大麻,折杆率高达50%~80%。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随着套种玉米的推广,玉米受害又逐年不断扩大、加重,到20世纪80年代玉米螟普遍成灾。1988年据部分市县调查,灌浆期虫穗率80%,虫株率100%,虫秆率20%左右。此虫有亚洲玉米螟(占95%)和欧洲玉米螟两种。这一跨年代的虫情起伏变化的原因,估计是玉米螟种群组成结构随气候变化及寄主栽培面积的变化所致。
3.二斑叶螨: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银北地区发生,以后逐年扩大、加重,20世纪90年代至今,连年大发生,成为玉米、大豆及设施蔬菜、露天蔬菜的重要灾害生物,亦是当前农牧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4.玉米蚜虫:随着气温的增加,近年有加重的趋势,今后应引起高度重视。
5.马铃薯晚疫病:分布于固原地区各县,曾于1950、1954、1958、1960、1964、1978、1984年大流行,1958年减产1.25亿千克。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引进和推广抗病品种和瑞毒霉、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以及开展病情预测预报,已基本控制了此病的流行和危害。马铃薯环腐病固原地区各县20世纪70年代曾大流行,发病率39.4%,亩产仅100~150千克,窖藏期间薯块大量腐烂,损失20%以上。经推广种植无病种薯、整薯播种、芽栽和药剂浸种等综合技术措施,控制了病害的流行。1980~1983年调查,发病率为0.72%~1.55%。
6.马铃薯病毒病:是轻型花叶病、条斑花叶病、卷叶病、重型花叶病、皱缩花叶病等的总称,一般发病率30%以上,严重地区可达60%~70%。每年因各类病毒病造成损失0.25~0.5亿千克,蚜虫是病毒的传染媒介。20世纪80年代推广茎尖脱毒技术,对此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仍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7.马铃薯黑胫病:1973年从河北调入的米拉品种上发现此病,目前已遍布全区,尤以南部山区为重,固原地区检疫站调查5个县17块田,发病田块85.6%。病株薯贮藏期间容易腐烂,每年损失1000万~1500万千克。
8.豌豆根腐病:1988年西吉县相当面积因此病死苗翻耕。苗龄15天左右发病率高达60%,1989年发病面积829.47公顷。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9.糜子吸浆虫:分布于平罗、陶乐、贺兰、青铜峡、永宁、吴忠、固原、灵武等市县。1958年大糜子被害10%,小糜子被害达50%以上。在平罗县调查,糜子收获后每平方米3970虫粒。受害率严重时达55%,有的高达90%。20世纪60年代曾在扬花期采用六六六粉喷粉进行防治。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种植面积缩小,现已不见危害。
杂粮次要病虫害还有玉米大小斑病、高粱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粟粒黑粉病、谷子白发病、红叶病、大豆锈病、霜霉病、紫斑病、细菌性角斑病、蚕豆根腐病、花豆斑枯病、玉米蚜、粟茎跳甲、粟秆蝇、粟绿蝽、赤须盲蝽、褐须盲蝽、豆蚜、大豆食心虫、黄草地螟、豌豆长管蚜、修尾蚜、豆小卷蛾、斑绿豆粉蝶、银纹夜蛾、苜蓿紫叶蛾、豆芜菁等。
图1-4 枸杞蚜虫害状
(四)枸杞作物主要病虫害
1.枸杞蚜虫:4~9月间密集在新幼嫩枝和幼果上危害,常造成严重减产。使用杀灭菊酯、敌杀死等化学农药可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2.枸杞木虱:20世纪70年代以前危害枸杞严重,使用敌敌畏、马拉硫磷等防治,已基本控制了危害。
3.枸杞锈螨:1982年成灾,是一个害螨新种,分布于银川、中宁、中卫、灵武、贺兰、吴忠等县市。危害叶片,减产30%以上。
4.枸杞瘿蚊:1970年始见于银川市芦花台园林场,仅在野生枸杞上危害,1985年在该场突发成灾,成为严重危害枸杞的新害虫。据调查,幼虫蛀食花器形成虫瘿,严重时减产40%以上。
5.枸杞瘿螨:是常发性的害螨,枸杞产区均有分布。侵入叶组织危害,使叶、果畸形呈瘤痣,喷三氯杀螨醇、杀螨特等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此外,还有枸杞流胶病、霜霉病、炭疽病、根腐病和黑盲螨、龟甲、跳甲、绢蛾、蛀梢蛾、蛀果蛾、裸蓟马等多种病虫害。
(五)蔬菜病虫害
图1-5 番茄脐腐病
1950年以前,病虫害种类未见记载。1950年以后,随着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引进品种日益增多,病虫害的种类日渐增多,危害加重。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行虫害基本调查,1985年又进行了病害基本调查,初步查明主要害虫22种,采集病害标本200余号,涉及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伞形花科、豆科和石蒜科等40种蔬菜病害,已鉴定学名37种,其中危害严重的病虫害有:
1.白菜霜霉病:主要危害白菜、甘蓝、油菜、萝卜等。病害流行年份常造成死苗和严重减产。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和用疫霉灵、甲霜铜、瑞毒霉等农药防治,已能控制其危害。
2.白菜软腐病:宁夏引黄灌区发病严重,危害白菜、番茄、辣椒、黄瓜、萝卜、甘蓝和洋葱等。危害期长,在田间和贮运中引起腐烂,造成重大损失。选用抗病品种如天津青麻叶,采用高畦栽培等可控制病害。
3.瓜类炭疽病:宁夏各地均有,危害黄瓜、西瓜、甜瓜、南瓜、冬瓜、丝瓜等,生长期和贮运期均可造成危害。
4.瓜类白粉病和霜霉病:危害黄瓜、南瓜、冬瓜、丝瓜等。塑料大棚等保护地高温高湿栽培更易发病,通风透光可减轻发病。
5.辣椒疫病:20世纪80年代中卫县大面积种植的辣椒因此病的严重流行,常年大面积死苗,损失颇重。
6.红葱茎腐病:发生于同心县等地,死苗率常达50%,严重田达90%。
7.蔬菜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宁夏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苗床,以果类和茄果类幼苗受害严重。
8.瓜类枯萎病:严重发生于连作和连茬田,常造成50%以上死苗。
9.种蝇类:葱蝇(危害葱、蒜)、菜根蝇(危害白菜、萝卜)害情较重。20世纪50年代研究出白菜高垄栽培,引进新品种,定期喷药防治成虫,减轻了此虫的危害。
10.白粉蝶:危害白菜、甘蓝、萝卜、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
危害蔬菜的病虫害还有白锈病、黑斑病、白斑病、番茄早疫病、茄子枯萎病、菌核病、菜蚜、葱潜叶蝉、跳甲、芜菁、叶蜂(山区)、刺粉虱等。
(六)仓储害虫
主要有麦蛾、米黑虫、玉米象、绿豆象、红斑皮蠹、日本蛀甲、裸蛛甲、大谷盗、锯谷盗、杂拟谷盗、土耳其扁谷盗、白腹皮蠹、黑皮蠹、红圆皮蠹、白袋圆皮蠹、四纹露尾甲、黄斑露尾甲、赤拟谷盗、药材甲、米扁虫、黄蛛甲、毛衣鱼、书虱、印度谷螟、中华真地鳖、紫斑谷螟、四点谷蛾、幕衣蛾、长翅谷蛾、中华蠹、红家蚁等。是宁夏粮食、家庭食品、皮毛和药材仓库的成灾害虫。
(七)其他经济作物病虫害
1.亚麻细卷蛾:俗称漏油虫,分布于固原、海原、隆德、西吉、泾源、青铜峡、平罗、永宁、灵武等市县。固原地区发生严重。20世纪60年代一般受害率7%~14%,严重地块达50%。亚麻花期前降雨多、坡地连作、迟熟品种等发生严重。
2.甜菜象甲:西大滩一带发生较重。幼虫6月份取食甜菜根部造成死苗。1958年前进农场试种的70余公顷甜菜因此虫危害大部分毁苗,收获不到3公顷,平均产量250千克。
3.甜菜褐斑病:甜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和危害,一般减产10%~20%,降低含糖量1~2度,严重的减产40%以上,含糖量降低3~4度。
4.甜菜丛根病: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后逐年扩大并加重,是导致宁夏甜菜糖业衰败的原因之一。
5.土蝗:主要种类有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等,在宁夏历史上,土蝗成灾多有记载。中卫县香山、盐池县麻黄山、海原县等地多有发生。1989年中卫县香山大发生面积0.8万公顷,受灾麦田170多公顷,其中近105公顷绝产。
(八)草害
宁夏于1953年进行过草害的系统调查,20世纪80年代马德滋教授等在《常见农田杂草》一书中记述宁夏农田杂草有26科109种,其中水田杂草有9科23种,旱田杂草有20科86种,恶性杂草1种。常见水田杂草有稗草、牛毛草、眼子菜、扁秆藨草等;常见旱田杂草有野燕麦、灰条、田旋花、荞麦蔓等。稻田:银川灌区、银南灌区稗草和三棱草占优势,银北地区三棱草、稗草、眼子菜占优势。旱地:宁南山区野燕麦、藜科和菊科杂草占优势,宁夏平原以藜、蓼科等杂草占优势。
现已查明的农田杂草还有蓼、皱叶酸模、藜、刺沙蓬、盐蒿、马齿苋、金鱼藻、独行菜、蓝眼蒿、萎陵菜、野大豆、米口袋、地肤、猪毛菜、野苋菜、小花棘豆、苦豆子、巢菜、铁苋菜、冬葵、地绵、紫花地丁、打碗花、车前、苍耳、蒲公英、芦苇、慈菇、莹蔺、异型沙草、菖蒲等。
根据试验,草害造成农作物的损失,一般减产10%~15%,在地多人少的地区尤为突出。如野燕麦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拆翻毁种,颗粒无收。水田三棱草危害严重的地区草苗齐长,不见秧苗,也常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
(九)农业鼠害
宁夏农牧业鼠害防治最早见于西夏。明崇祯七年(1634年)宁夏“遍地皆鼠衔尾食苗”。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2月中,“田鼠遍地至麦场伤稼禾,历秋冬弥野皆是”。宁夏农田鼠害一直猖獗。新中国成立后,每逢秋季作物收获后尚未秋翻前,组织干部、学生到田间挖鼠洞,消灭老鼠。家庭放毒饵或安放捕鼠器捕杀老鼠,收到明显的防除效果。
1958年以前,固原自治州农牧业技术推广站做过农牧业鼠害调查。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农牧业鼠害防治工作由自治区农业厅植保站与卫生厅防疫站联合组织人力,调查研究鼠害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办法,并在海原、同心、盐池三县开展过大规模的防治沙鼠活动,山区其他各县也分别开展了以箭射为主的防治活动。1960~1962年每年防治7万公顷左右,基本上控制了沙田鼠危害。近年来,随着山区退耕还林还草,鼠害发生愈来愈重,严重影响山区的农牧业生产。据测算,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近66.7万公顷,损失粮食约3000万千克,经济损失约4500万元。草原(草地)年发生面积233.3万公顷,危害面积100万公顷,害鼠年采食和损害牧草达17.18亿千克,相当于134.5万个羊单位的年食草量。鼠跟人争粮,与畜争草的问题突出。一般情况下,鼠害能使粮食减产5%~10%,严重地段绝收;鼠害使草地载畜量下降30%~50%,同时引起土地沙漠化。
宁夏境内农牧业害鼠有38种,分属于啮齿目的5个科13个属。
1.长爪黄鼠(土名黄耗子):仓鼠科。有贮粮习性,在草原上主要贮存草籽和茎叶,在田间则刨食下种后的种子,危害青苗、嫩茎叶、幼穗,作物成熟时,拉穗贮食,一窝一般贮穗2.5~3千克,多则10~15千克。耐冻怕热,早晚活动,主要危害粮食、油料作物、灰蓬、沙蒿碱草和狗尾草等。分布在西吉、海原、固原、同心、中卫、中宁、灵武、盐池、陶乐等县干旱地区。
2.中华鼢鼠(土名瞎瞎、瞎狯、瞎老鼠):属仓鼠科。每天寻食2次(早晨8点及下午4点),畏光怕风,遇雨就“感冒”。为了防风吹和其他外力侵害,它经常出来堵洞。危害马铃薯、小麦、豌豆、蚕豆、糜子、谷子、荞麦、胡麻、芸芥、当归、林木幼苗及各种牧草,分布在隆德、固原、西吉、海原、同心等县的阴湿地区。
3.小家鼠(土名米尖子、碎老鼠):分布在宁夏各市县,为宁夏北部平原灌区田间及室内优势鼠种。春天下种后,由室内迁到田间;秋天庄稼上场后,由田间迁到场上。粮食入库后,由场地迁到室内筑窝越冬。凡用土堵住洞口的是母鼠洞,内有幼鼠,或漏口的虚土陈旧,旁边又有新虚土的,洞内也有幼鼠。洞外掉有枯草的,也可作为内有幼鼠的一条线索。危害小麦、糜子、谷子及各种贮粮。
4.黑线仓鼠(土名仓农、米仓):属仓鼠科。鼠窝多筑在田埂草多的地方,尤其在豆田、高粱田和地势较高的田埂上。洞口多开在田埂两侧,洞外虚土呈蛋形,产仔后由哨眼出入,若哨眼口光滑,证明有幼鼠。有贮粮习性,从夏粮成熟到秋天粮食收完,都盗粮食,仓内可贮粮5~10千克。危害豆类、糜子、谷子、高粱等作物,以豆类较重。分布在全区各市县,是宁夏北部平原灌区农田优势鼠种。达乌利黄鼠(又称蒙古黄鼠),危害小麦、糜子、谷子、荞麦、莜麦等作物,分布在干旱山区及贺兰山一带未开垦的荒山草地。
此外,还有松鼠科的赤颊黄鼠(土名黄鼠,分布和达乌利黄鼠相同)、花鼠(分布隆德、泾源两县)、灰鼠(分布泾源、固原、隆德县),跳鼠科的五趾跳鼠(分布宁夏各市县,以贺兰山下北部较多)、三趾跳鼠(分布和五趾跳鼠相同)、咸海粗尾跳鼠(分布贺兰山下荒漠地带),仓鼠科的短耳仓鼠(分布在陶乐县半沙漠地带)、灰仓鼠(分布同短耳仓鼠)、沼泽田鼠(分布在黄河两岸的潮湿草滩地带)、荒漠毛摭鼠(分布在海原县的干旱地区)、子午沙鼠(分布与长爪沙鼠大致相同)、柽柳沙鼠(分布在海原、同心两县),鼠科的褐家鼠(土名黑老鼠)等。
(十)动物疫情
1.动物传染病
1949~1989年全区累计发生的动物传染病共计101种,20世纪50~60年代发生过56种,70年代发生过69种,80年代发生过81种,期间马属动物、牛、羊发生传染病的种类变化不大,猪、鸡传染病种类明显增多。90年代至今由于动物饲养方式发生变化,防疫工作扎实有效,动物疫病发生种类明显减少,共发生过30种,其中以猪病和禽病种类居多。
(1)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狂犬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等疾病。发生于全区各地。
(2)猪疫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猪支原体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等疫病。发病主要集中在川区养猪比较集中的地区,南部山区很少发生。
(3)禽病:主要有禽流感(H9亚型)、鸡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马立克氏病、鸡白痢、禽痘、禽霍乱、鸡球虫等。发病在全区范围内均有发生,但以中卫城区、惠农区、利通区、平罗县、贺兰县较为集中。
(4)羊病:主要有山羊痘、绵羊痘、羊肠毒血症、布鲁氏菌病等5种;羊肠毒血症为零星散发,以南部山区发生较多。山羊痘、绵羊痘在全区大面积发生,形成地方流行性趋势。布鲁氏菌病在畜间没有临床发病病例,只是在血清学检查中有阳性存在。
(5)牛病:主要以牛梭菌病、炭疽、牛结核病等为主,多为零星散发,发病数量逐年减少。
(6)其他动物疫病:主要以兔病毒性出血症、犬瘟热为主,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川区养兔、犬比较集中的地区。
2.动物寄生虫病
动物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动物健康的一类侵袭性疾病,它不仅造成动物发病甚至死亡,而且人和动物共患的寄生虫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宁夏发生的动物寄生虫病共10纲18目87科281属784种,其中吸虫34种,绦虫53种,线虫180种,蜘蛛昆虫462种,原虫55种。
(1)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棘球蚴病(包括细粒棘球蚴病、多房棘球蚴病)、弓形虫病2种,主要分布在宁夏东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固原地区。
(2)骆驼寄生虫病:主要有骆驼毛园线虫病、锥虫病2种,分布在惠农、平罗、利通、永宁、贺兰等县、区。
(3)马属动物寄生虫病:主要有肝片吸虫病、巴贝斯虫病、马锥虫、马属动物附红细胞体病、马胃蝇蛆病、马属动物螨病、马属动物虱病、虻等8种,主要分布在永宁、青铜峡市、泾源县、原州区、隆德县、盐池县等地。
(4)牛寄生虫病:主要有牛胃肠道线虫病、牛肝片吸虫病、牛东毕吸虫病、牛环行泰勒焦虫病、牛锥虫病、牛皮蝇蛆病、牛螨病等7种,主要分布在永宁、隆德、青铜峡市、泾源、彭阳、贺兰、惠农、原州等地。
(5)羊寄生虫病:主要有羊消化道线虫病、羊肺线虫病、羊肝片吸虫病、羊双腔吸虫病、羊东毕吸虫病、羊脑包虫病、羊泰勒焦虫病、羊鼻蝇幼虫病、羊螨病等9种,主要分布在永宁、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贺兰县、惠农区、原州区、盐池县等地。
(6)猪寄生虫病:主要有猪蛔虫病、猪冠尾线虫病、猪囊虫病、猪旋毛虫病、猪螨病等5种,主要分布在养猪比较集中的川区各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