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展农牧业生物灾害防御机理研究
重点研究农作物与病原物和害虫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植物保护研究和防治中的应用,开拓创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传播、流行、危害的理论和新技术体系,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以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更有效地防御农作物生物灾害,确保农作物安全生产。
(一)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主要包括病原物致病性、植物抗病性及植物与原病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及遗传等。
(二)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研究与防治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包括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及遗传重组微生物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三)害虫行为生物学的研究
主要包括农牧业害虫迁飞、取食、生殖等行为特性及其规律、生理生化机制等。
(四)害虫与寄主及其他生物相互制约关系的研究
主要研究农牧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农作物和昆虫群落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其生理生化和化学通讯机制、植物御害补偿机制及抗(耐)性遗传等。
(五)有益生防微生物作用机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主要包括研究具有杀虫、防病作用的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冰核生物应用基础研究等。
(六)植物病害与传病昆虫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包括昆虫的传病机制、病原物在介体昆虫体内潜伏与增殖特性等。
(七)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包括转基因抗病虫农作物的抗性效率评价、生态效应及风险评估等。
(八)重大病虫草鼠害的监测、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
利用Internet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病虫害监测预报信息收集、分析、决策及发布的网络系统;研究田间小气候和作物生长发育的自动化监测技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利用气象卫星数据,研究分析重大病虫害迁飞与高空气流的关系,明确气传性病害孢子传播途径和害虫迁飞路线;利用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重大病虫害中长期预测模型及专家系统。
(九)加速替代性防治技术措施研究,使病虫害得到持续控制
从农牧业栽培技术和抗病虫品种选育、化学行为物质、害虫不育技术和农药生态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充实完善以作物为对象的多种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示范区和技术覆盖区更加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
(十)弄清重大病虫害猖獗原因和灾变规律,提出综合控制策略和措施。
1.高效天敌的扩繁和利用技术研究应用
对重大害虫的优势天敌进行人工饲养技术和离体培养技术以及规模化生产和大量释放与助增技术研究;筛选和培育高抗药性及抗逆性、适应性强和繁殖率高的天敌种类或品系;研究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害能力。
2.重大害虫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对重大害虫抗药性进行系统监测,研究抗药性产生的生理、生化、行为和分子遗传学机理;研究抗药性形成与农药化学结构及害虫受体的关系,明确害虫抗性遗传方式,群体遗传动态及防治措施对田间抗性演化的方式,为抗性治理对策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
3.资源性农药和生物杀虫剂的研制与应用
充分利用宁夏现有或引进植物资源,研究其具有杀虫和控菌作用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分子结构及合成技术和制剂的研制;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筛选并研制出有效的微生物杀虫剂;重组微生物,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现有微生物农药,提高毒力、延长持效和扩大杀虫谱。
4.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及演替规律研究
重点是牧草、稻田和旱作地杂草,为更加有效地防治农田杂草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