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他每天要接待许多病人,并且要很耐心地倾听病人述说心中的忧郁和焦虑。他每天所接触的都是愁眉苦脸的病人,所以被那些不快乐的情绪感染得也很不快乐,日子一久,他觉得心中的压力非常大。为了平衡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他时常去看戏剧,而且专门挑喜剧节目让自己开怀大笑一番。
有一天,弗洛姆正低头在一位病人的病历卡上记录诊断结果,却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说:“医生,我很不快乐,生活中没有能够让我开心的事情,活着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我真想死。”
弗洛姆抬头一看,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居然是那个经常让自己捧腹大笑的喜剧演员。
这样的巧遇,让弗洛姆不禁哑然失笑。他低头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我交换,我当一天喜剧演员,你当一天心理医生,怎么样?”
喜剧演员原本以为弗洛姆在开玩笑,但是看他一脸认真的表情,又不像是在开玩笑,于是考虑片刻,接受了这个建议。
喜剧演员扮演了一天“代理医生”,除了药方由在幕后的弗洛姆开列之外,他有模有样地询问病人的病情,并且努力开导病人要寻找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
弗洛姆在喜剧演员的指导下,也在剧院表演了一幕喜剧。他忘却了自己的医生身份,在舞台上装疯卖傻,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弗洛姆站在舞台上,看到台下有这么多的笑脸,他的心情好极了。
之后两人恢复了各自的身份。有一天,喜剧演员又挂号来看心理医生。
“医生,我找到了平衡点,现在我知道了,其实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我的每一个喜剧动作所带来的每个人的笑脸都是我的成就。我不想死了,因为我的存在可以帮助那么多不快乐的人,让他们获得生活上的平衡。”喜剧演员容光焕发地说。
弗洛姆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也要谢谢你让我有机会知道,我也有能力制造许多的笑脸。”
从此以后,当病人坐在候诊室等候看病时,都能听到由弗洛姆的诊疗室中传出来的幽默话语和病人的哈哈大笑声。
心理点拨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说:“能做到快乐、节制和静养,就可把大夫拒之门外。”心理医生和喜剧演员的故事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句话。一个人想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得始终将快乐装在自己最贴心的地方,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摆弄摆弄。如此这样,哪怕是每天都在讲同一个笑话的喜剧演员,也会觉得这个笑话是喜人的;哪怕是每一天都在接触心理问题的心理医生,也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充满快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