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难题,顿悟是个好方法

解决难题,顿悟是个好方法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律阐释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产生新想法,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便找到了解决办法。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会运用“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有可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的“酝酿效应”。阿基米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办法,但都失败了。

定律阐释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产生新想法,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便找到了解决办法。

“百思不得其解”时怎么办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类似的体验:遇到某个难题,冥思苦想不得其解,花了几个小时仍一无所获。不过,暂时忘掉它,休息一会儿,之后会突然茅塞顿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很显然,这种把难题暂时放一放,穿插一些其他事情的做法,使人们不会陷入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能够采取新的步骤和方法,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解决。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酝酿效应”。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会运用“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有可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的“酝酿效应”。阿基米得发现浮力定律就是一个经典的故事。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于是将阿基米得找来,要他在不损坏皇冠的条件下,想法测定出皇冠是否掺假。

阿基米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办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当他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了出来;而且,他觉得入水愈深,体重就愈轻。他恍然大悟,立即进宫去面见国王。

在国王面前,阿基米得将与皇冠一样重的一块金子、一块银子和皇冠,分别放在水盆里,只见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阿基米得对国王说:“皇冠里确实掺了银子!”

国王不解,阿基米得解释说:“一公斤的木头和一公斤的铁相比,木头的体积大。如果分别把它们放入水中,体积大的木头排出的水量比体积小的铁排出的水量多。将这个道理用在金子、银子和皇冠上,因为金子的密度大,银子的密度小,故同样重量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放入水中,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刚才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子多,说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块的密度小,从而证明皇冠不是用纯金制造的。”

国王信服了,这个实验也证明那个工匠私吞了部分黄金。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我们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突然某一时刻,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就可能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正如南宋诗人陆游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所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劳逸结合,让你的灵感进发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酝酿过程中,存在潜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穿插其他事情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从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在化学界,苯在1825年就被人发现了,可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没有弄清它的分子结构。尽管很多证据都表明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结构是对称的,但大家怎么也想不出这些原子是如何排列并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但始终找不到答案。

1864年冬天的某个晚上,凯库勒在火炉边看书时,不知不觉进入半睡眠状态。他梦见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其中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旋转的环状。

他如同受了电击一样,突然惊醒。那晚他为这个假设的结果工作了一整夜,这个蛇形结构被证实确实是苯的分子结构。苯分子结构的秘密也由此解开。

凯库勒在做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正是我们所讲的酝酿效应。他自己也曾说过:“当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时,我的心就想着别的事了。”没错,当我们被难题卡住、怎么都想不通的时候,就应该想想别的事情,让大脑劳逸结合。

从心理学角度讲,酝酿的过程是人脑对于对象中隐含的整体性、次序性、和谐性的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长期不间歇地思考一个问题,会造成精神紧张,于是可能一时间什么都想不出来。然而,我们头脑中收集到的资料不会消极地储存在那里,一旦给大脑一个合理的休息,它就能按照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重组和加工原来存储的那些资料,进而产生新的想法。也就是说,直觉可以引导我们绕过不可逾越的高山,曲径通幽,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