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的生活里充斥着数之不尽的小意外、循环往复的矛盾和 亟待解决的突发事件。我们都宁愿相信,只有心理变态的父母才 会用损害孩子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遗憾的是,即使是充满了爱和 善意的父母,也免不了对孩子进行责备、羞辱、指责、嘲笑、威 胁、贿赂、否定、惩罚、说教和宣讲。
——海姆 · G. 吉诺特(Haim G.Ginott),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克尔顿的父母对他从小就进行情感引导,对他的各种情绪都给予了 体谅和包容,这使得克尔顿逐渐成长为一个心智非常成熟的四岁孩子。 一天,克尔顿正在公园里和几个孩子一起玩,他们不停地推着玩具绕圈 跑,玩得不亦乐乎。这时,一个还在蹒跚学步的小女孩闯入了他们的游 戏路线,结果两个男孩子居然把他们的玩具直接从她的脚上压了过去。 受了伤的小女孩一时间呆住了,惊吓过后开始大声啼哭起来,可两个始作俑者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小女孩的母亲闻声赶来。
这时,克尔顿走到了这位妈妈面前对她说:“我为我的朋友这样做感到很抱歉!他们甚至没有停下来避开她。”
稍后,这位妈妈走过来对克尔顿的母亲说:“我想和你谈谈,那边穿蓝色衬衫的孩子是你的儿吗?”她指向了克尔顿。
克尔顿的妈妈感到十分意外,因为还从来没有人向她投诉过儿子的行为。但她转念一想:“凡事都有第一次。”于是回答说:“是的,他是不 是做错了什么事?”
小女孩的妈妈说:“我还从来没遇见过一个孩子像他这样为他人着想。你的儿子刚才替他的伙伴们的行为向我道歉,所以我想要感谢你教 育出来这样一个好儿子,他真让我刮目相看。”
在情感引导下长大的孩子会待人如待己。当他们看到某个小朋友把 牛奶弄洒了或者弄坏了玩具的时候,他们会感同身受。所以当克尔顿看 到啼哭的小女孩时,他的同情态度一如他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我很欣 慰地看到克尔顿的父母能够这么快就获得了周围人对他们教育成果的肯 定。克尔顿甚至还没到上学的年龄,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人们就已经对这 个四岁孩子的同情心给予了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