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树是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智商测试超过了140),但是最终他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了心理诊疗所。谈及孩子的自闭症,李开树的父亲李琨一脸的揪心。
虽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学校的老师反映,李开树越来越不合群了,而其他同学认为李开树因为成绩好,眼中瞧不起人,也开始不爱跟李开树接触了。
他跟父母也很少交流,回到家里,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卧室里。虽然他的成绩没有下降,而是越来越好,但是他的父母却越发焦急起来,他们担心李开树会变成别人口中的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在心理医生那里,李琨第一次听说了“情商”这个词。很显然,李开树的智商虽然很高,但掩盖不了他的情商不足的缺陷,这造成了他孤僻的性格,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疾病。李琨吓了一大跳,他在电视上也看过一些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变成那样,他该怎么办呢?
像李开树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父母偏重于智商教育,以为孩子的未来全由智商决定,却完全忽略了情商教育,结果他们都成了“高分低能儿”。这其实就是有了智商,缺了情商。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了孩子之后,孩子完全成为父母生活的中心,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成长,还要操心孩子的未来成就。甚至有一种说法:父母40岁之前比的是自己的成功,因为这样的成功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40岁以后比的是孩子的成功,因为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成熟了、独立了,开始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赢取属于自己的成就。
那么,孩子靠什么来取得自己的成功呢?
国外很早就提出了“情商教育”,家长也更为重视孩子的情商培养。有一种说法是,孩子的智商是底子,但底子好的人未必成就更大,因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情商的高低。高智商好比是好面粉,但是好面粉发酵得不好,依然不可能制作成好面包。情商就好比是发酵粉,有了它的催化作用,面包才会美味诱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父母比较迷信智力,以为孩子越聪明,以后的成就就会越大,因而自己也更为放心和自豪。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拿我们历史中的例子来说,既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对智力的反讽,也有“伤仲永”这样的教训。也许有父母会认为那是古代教育的问题,现在的教育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现在的教育也问题不少。
比如,应试教育的弊端我们已经谈论了很久,“擅长考试”的中国学生,走出学校之后,其成就不是越来越醒目,反而在很多领域难以取得突破,和之前的表现大相径庭。又如,很多教育专家提出质疑,认为按中国学生在奥赛中表现出的水平和取得的金牌数,现在的诺贝尔奖得主应该有很多从他们中间产生才对,但事实显然不是。
即使很多人认为更多依赖于智商的发明创造,也不是由高智商的人完全把控,一些处于正常智商水平的人反而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这就足以证明,任何一种成功,并不是智商说了算,甚至智商所占的比重还很一般。国外教育专家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所起的决定作用只占到20%,情商则占到80%。这就对广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家长提了个醒:孩子优秀与否,将来成就多大,情商显然更为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中,智商和情商并存的情况,相信所有父母都能意识到,也能理解,但是对于智商和情商各自起到的作用,还是有必要梳理一下。这样,父母才能理解为什么情商能够占到80%的比重。对于父母而言,知道专家的这个结论从何而来,对于孩子情商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智商高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很快地掌握某种技能,比如使成绩迅速变得优秀,因而能顺利地得到一份工作。如果他的情商也很高,他就能在智商所能达到的基础上,取得更高的发展。这里所说的情商包括有稳定的情绪,善于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抗压能力强等。在强大的情商的支持下,他的智商和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工作游刃有余,事业也更加成功。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却还是一张白纸,没有得到开发和提高,就有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反而为高智商所累。
由此可见,孩子日后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情商显然更为重要。
但是,很多父母将重心放在孩子的智商上,却忽略了情商的培养,不知不觉犯了大错。因为智商主要是靠遗传,是天生的。父母花了巨大的精力,对孩子智商的提高却作用有限。而情商更多是后天培养的,父母对孩子情商教育的投入越大,孩子情商的发展就越迅速,这样孩子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更为游刃有余。
心理学对智商和情商的定义,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等。也就是说,它是大脑皮层,特别是主管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左半球大脑的功能,是先天遗传的,由基因决定。除非你能改变基因,才可能让一个智力一般的人一跃而成为天才。
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它是可控的,其实是我们大脑对外界的一种互动关系,可以在后天中慢慢培养提高,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为我们自身建立最佳的发展平台。
对于父母来说,不妨这样理解智商和情商的区别:智商是与生俱来的,情商却是可以“无中生有”的。对孩子的智商发展,父母的作用有限,对孩子的情商发展,却是父母说了算。
这就给父母出了一个难题,该怎么做,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情商呢?仿效提高孩子智商的方法有用吗?让孩子无休止地上课外辅导班以增加知识面?多读多背以增加记忆力?多做习题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方法,其实对提高孩子的智商都是有害无益的,更不能指望它们能够对孩子的情商发展起作用了。
事实上,提高孩子情商最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父母陪孩子一起玩耍。很多父母可能会不以为然:和孩子玩耍那还不是很简单嘛。可不要小瞧这个问题,很多父母未必是孩子合格的玩伴。想要在玩耍中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发展情商,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照本宣科的教育方法就能达到目的的。简而言之,父母也要是情商高手,才能在玩耍中给孩子更为直接和有效的影响。
高智商的父母未必能生出一个高智商的孩子,但高情商的父母一定能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这就是先天与后天的区别。而这些都能在玩耍中轻松达到目的。父母应该做的就是,更关注孩子的情商培养,力争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父母请一定要记住:改变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很多成功人士都认为:帮助他们取得如此成就的,不是大学教育,而是他们的父母早年对他们的影响。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更是语惊四座:相对于我在大学里获得的知识,我在幼儿园里获得的帮助更大。
另外,情商的重要性也不仅体现在取得怎样的成就上,还体现在幸福感的获取上。很多父母有一个误区,为了孩子拼命赚钱,似乎物质生活才是唯一的目的。但是,孩子长大后,完全和他们预想的不一样,生活得并不快乐。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归属感,钱再多也无济于事,不会让他们感到幸福。要知道,安全感、归属感之类的“软件设施”,都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
对于父母来说,忽略了情商教育才是他们最大的失败,因为这种失败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聪明不聪明,学习怎么样。这样的关注却把孩子引入了一个误区,为了让孩子的智力充分发展,就把孩子送往各种补习班,却忽略了让孩子走向成功的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商。
凭借智商,孩子在长大后也能取得不错的业绩和成就,但是情商低的话,却会遭遇层出不穷的麻烦,会生活得很不幸福。情商低的人表现为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容易自弃,他们在遭受挫折时,更容易消极放弃,从而闷闷不乐、一蹶不振。相反,情商高的人抗挫折能力更强,更容易适应周围的环境,不管面对什么磨难,他们的情绪都很稳定。很多时候,幸福指数恰恰就维系于这种情绪的稳定性。
相对于成就而言,相信父母更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以后是一个幸福的人。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情商指数节节攀升,孩子就能在拥有较大成就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这才是父母明智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