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所进退,跳出周期律

知所进退,跳出周期律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是改革家中少有的幸运者。子产去世后,举国哀悼,可见其改革策略之成功。但是,从王安石的浮沉到张居正的折戟,从洋务运动的失败到维新变法的夭折,无一例外地表明集权王朝不可能通过自我革命走向新生,帝国制度也不可能跳出治乱循环、改朝换代的历史周期律。

综观历代改革家的归宿,可谓命蹇时乖、坎坷跌宕,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比如,商鞅被指控“图谋造反”,惨遭车裂而死;王安石被迫隐居江宁,在悲愤中辞世;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亲属或自杀或流放……以至于后人总结说,“改革者没有好下场”。也有人从个性的视角,提出了其他不同看法。司马迁批评商鞅“刻薄、少恩”;时人评论王安石自负偏执、用人失当;海瑞则指出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些观点无疑是很有见地的。改革家的核心素质之一是尽可能减少阻力、增加动力,将观望者和反对者转变为支持者,最终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改革应该外圆内方、以量变促质变,力求避免社会的过分震荡。改革理念上的分歧,应当在实践中得到调整和求同存异。实际效果出来了,才最有说服力,才能使改革呈现不可逆转之势。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是改革家中少有的幸运者。他厉行改革21年,“作封洫”“作邱赋”“铸刑书”,使郑国大治。《史记》载赞语“门不夜关、道不拾遗”,表明郑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对于个别胆敢武装对抗改革的大贵族,子产毫不妥协地予以反击,但也留有余地、不斩尽杀绝;他还大力支持社会舆论监督,不毁乡校,不干涉社会舆论对朝廷的批评。这看似对立的宽严两面,在子产的身上得到了统一。子产去世后,举国哀悼,可见其改革策略之成功。

但是,从王安石的浮沉到张居正的折戟,从洋务运动的失败到维新变法的夭折,无一例外地表明集权王朝不可能通过自我革命走向新生,帝国制度也不可能跳出治乱循环、改朝换代的历史周期律。张居正虽位居内阁首辅,但正如他自己所言,“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改革缺乏必需的法理基础,有明一代认为其有窃权、专权之嫌。正因如此,他无从推进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也不可能跳出“小修小补、人走政息”的怪圈。“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几乎是古代改革家的共同宿命。

在学者许小年看来,王安石、光绪帝的改革,充其量只能称为改善、改良,只有商鞅变法和邓小平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原因之一,突破现有的体制,是突破而不是完全抛弃。商鞅突破了原有的格局,吸收了农民、贫民,参与到秦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中。邓小平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吸收了农民、城市居民、民营企业家,加入到改革的洪流中来。原因之二,顶层放开和基层创新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相信官僚阶层的顶层设计。商鞅废井田、开阡陌,这个创新实际上来自民间;邓小平肯定“傻子瓜子”,并上升为政策在全国推广。他们鼓励社会的创造,鼓励社会价值的增加,让各个阶层都获利,所以改革很快就获得了成功。

而近现代改革史也再三证明:唯有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改革家才有纵横驰骋、挥洒才华的广阔空间;唯有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才能让改革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