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本分数报二本大学吃亏吗

一本分数报二本大学吃亏吗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南一理科考生,高考成绩549分。这里讲的是如何用一本分数报考二本大学,属于“高分低就”。另外,关于一本、二本的划分,国家并没有统一界定。本案例中的考生,在明白了自己的尴尬处境后,并没有削尖脑袋往上攀,而是经过调查和咨询,第一志愿便填报了远在东北的长春理工大学。外省许多上了一本分数线的考生,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共识:宁上北京上海的二类大学,也不上二类城市的一类大学。

真相83 一本分数报二本大学吃亏吗

案例播报

湖南一理科考生,高考成绩549分。当年考生所在省理科本科一批控制线为544分,该生成绩只高出5分。而考生想在省内报考的一本院校就只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那么几所。当时考生也意识到,这些大学同样也是其他同学想报的,志愿肯定爆满,要是再去分一杯羹,就如虎口拔牙。之后,他决定还是到外地的二本高校“逛逛”。当时他向一位上一年考上长春理工大学的师兄请教。师兄告诉他,长春理工虽然不是一本大学,但它的光电技术类专业却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多数省份招的都是一本线上的考生。由于地理原因,湖南的考生对远在东北的这所高校热情不高。于是,该考生就在一本批次的第一志愿上填报了长春理工大学,第一专业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结果他被顺利录取。

而这一年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一本高校,在本省录取时,最低分都超过了一本控制线10分以上。

案例点评

前面讲的是如何用二本分数报考一本大学,属于“低分高攀”。这里讲的是如何用一本分数报考二本大学,属于“高分低就”。

看到这里,有的考生和家长可能就急眼了:“用一本分数上二本院校,那不吃大亏了吗?”

此言差矣!严格说来,真正的一本院校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的面向全国招生的院校,此类院校当时大约只有100所左右。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一些高校在校园环境、师资建设和生源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之后,便纷纷向省级招办申请“晋升”录取批次。而这种“晋升”又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就出现了同一所二本院校分别在第一、第二批次录取的现象。

另外,关于一本、二本的划分,国家并没有统一界定。即使是国家明确公布的在一本批次录取的院校,也含有行业照顾、西部扶持、政策倾斜等“计划经济”因素,特别是一些边远省份的一本院校,无论国家怎样加大投资扶持,其办学条件(尤其是师资力量)仍难以与北京、上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二本院校相抗衡。

所以,如果你的高考分数仅仅是刚上一本线,或是在一本线上20分之内,那你不妨在二本院校里多下点儿功夫,很有可能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比如本案例,该考生的成绩属于中上等,仅高出一本控制线5分。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考生会绞尽脑汁在一本院校里反复搜索,生怕自己从一本院校掉到二本院校。这样做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或是被本省的一所好学校里的“差专业”录取,或是被一所很偏僻的一本院校录取。这两种结果都不是考生所愿意看到的。本案例中的考生,在明白了自己的尴尬处境后,并没有削尖脑袋往上攀,而是经过调查和咨询,第一志愿便填报了远在东北的长春理工大学。该校虽然属于二本院校,但在许多省份都已经晋升为一本院校,特别是光电类特色专业,教学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一条龙”的办学实力,完全可以与其他一流名校平起平坐。

可以说,该考生填报志愿的结果是“明降暗升”,看似吃亏实受益。

吕老师提醒

1.二本院校里的国家重点学科

高校里的重点学科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重点学科是衡量高校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科研经费、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础,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成绩显著。

二本院校里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部分省级重点学科一般在一本批次控制线上录取。

以下是二本院校(或非“211工程”院校)里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情况。



2.一线城市里的二本院校

“求学要到北上广”,这是一句近年广为流传的“学谚”。这几个一线城市由于文化、经济发达,伴随而来的是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些城市的二本院校,倚城市之名而水涨船高。由于外地考生竞相报考,使这些城市中的某些学校的录取分数接近甚至超过一本控制线。

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两座中心城市,一北一南占据着中华大地政治和经济的霸主地位。在这样的城市上大学,经过数年的熏陶之后,你的骨子里就会浸透一种优雅、一种气质、一种风范、一种大气。这种性格是其他一些城市的大学生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难怪老舍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说过:“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他的特色总多少与他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外省许多上了一本分数线的考生,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共识:宁上北京上海的二类大学,也不上二类城市的一类大学。

以下是一线城市“北上广”的二本院校。


3.其他热点城市的二本院校

坐落在经济发达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的一些二本院校,在外省录取时,也大多超过一本控制线。

以下是部分热点城市的二本院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