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空瓶子,里边没有什么东西;把什么东西装进去,就不是空瓶子了。装得满满的,就是实瓶子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缺少些什么,就给它装进些什么。譬如,发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好,立刻想到恢复政治课,发觉学生的劳动观点不怎么强,他们不怎么热爱劳动,立刻想到在语文课里补充些“劳动教材”(有关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之类的文章)。这样做法,目的很明显,愿望很单纯:把政治课装进瓶子,思想政治教育就见成效了,把“劳动教材”装进瓶子,学生就加强劳动观点,热爱劳动了。
仔细想想,恐怕并不是这么回事……瓶子是装东西的,当然不会独立思考。我们且不要责备学生不怎么善于独立思考,先得反省反省,我们的“瓶子观点”是不是学生不怎么善于独立思考的原因之一。
瓶子是装东西的,东西装在瓶子里,东西是东西,瓶子是瓶子,不起什么混合作用或是化合作用。两种作用都不起,还有什么旁的作用呢?于是巴望起作用的愿望落空。(《“瓶子观点”》,载《叶圣陶集》第11卷,第234页)
朱永新解读
我们学教育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
现在看来,这个比喻还是有点问题的,因为,学生不是杯子,也不是瓶子。水装得再多,杯子是杯子,瓶子是瓶子,水还是水。叶圣陶先生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够真正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真正的教育就没有发生,没有开始。
问题在于,我们许多教育部门的思维方式仍然是这样的“瓶子观点”,认为学生缺少什么,就在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课程里面加什么,军事国防、计划生育、环境资源、心理健康……越加越多,把孩子们的时间空间全部填满了,就像把瓶子的水加满了一样,其实是做无用功。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学问不是装饰品,而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生活,充实我们的人生。把学到的东西化为我们自身的东西,能够“躬行实践”,才是最关紧要的。
网友感悟
苏州甜妈:呵,我刚刚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呢!忘记是哪个明星了,当时看到《满江红》这首词,就说:“哇,这是哪个作词的,为我写个词?”六年前我思考这个问题,认为这人太无知了,这个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现在再想这个问题时,我想,为什么要知道,知道与否对我们的人生有帮助吗?再回到这个瓶子的理论,我们的教育,不还是要求掌握知识点吗,什么大李杜、小李杜是谁,某某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可以说从公办小学的教育开始,有多少是在促进孩子的思考上下功夫的。现在理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家了,因为孩子就这样一直在被灌,回到家庭中,基本是在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的,有理性的家庭会加以控制,可这样的家庭微乎其微,即使有也可能是在纠结中前行,因为这是焉知祸福的事。
阿花哥: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陈东强: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孩子在做中学。只有让孩子自己写他才能学会写,只有让孩子自己做他才能学会做,只有让孩子自己说他才能学会说,只有让孩子自己读他才能学会读。由学向悟迁移,由知向行迁移。
法庭之王:常常用填鸭式的灌输,来作为我们的教育传统,可因为学生缺少兴趣,往往效果不好。再者硬性规定学习范围,布置大量作业来巩固效果,像叶老所说虽然给瓶子装了很多水进去,但瓶子还是瓶子,水还是水。如何让这两种不同的物质融合,可以说就是教育的真谛。知行合一即躬行实践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