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首先是人学

教育首先是人学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把教育比喻成一朵美丽的花儿的话,这朵花是没有什么主要的花瓣的,“教育中的一切都是主要的——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对儿童多方面兴趣的发展,或集体内学生间的互相关系,都是主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再次提醒大家关注这些内容:智力、道德、审美能力、情趣和体质的发展。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如同医院的主治医师没有自己的患者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医生一样,一个校长如没有自己的学生就无法领导教师。所谓自己的,意思是指:他要从孩子进校之初直至取得中学毕业证书止,一直跟着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直接关注他的智力、道德、审美能力、情趣和体质的发展, 同他有着共同的精神情趣,并向他传授自己的精神财富。(《育人三部曲》,第11页)

朱永新解读

教育是人学,意味着教育首要的任务是研究人、了解人,全面把握学生的思维、兴趣、才华、禀赋、个性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把教育比喻成一朵美丽的花儿的话,这朵花是没有什么主要的花瓣的,“教育中的一切都是主要的——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对儿童多方面兴趣的发展,或集体内学生间的互相关系,都是主要的”。所以,教师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多方面精神生活的导师。

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尤其是父母,要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就必须真正平等对待孩子,把孩子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这才能彼此敞开心扉,与孩子一起不断成长。

网友感言

无无明:很多时候,我们懂得多却做得少,但做到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父母不断提升自己,培养平等心,这个心不只是对孩子,还得对一切人!作为孩子的陪伴者,还需要用智慧去引导孩子。每个人天生有自己的习气,有好有坏,如何抑恶扬善,引导孩子向良善发展,从提升自己开始!

A阿狸:不管在哪个学校,站在台上的那个人是何等重要啊!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要能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会引导家长,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老师和家长能达成共识去帮助孩子,让孩子快乐学习成长,孩子是幸福的!没有差生,只有潜力生!

阿布妈妈:何为教育的人学?苏霍姆林斯基再次提醒大家关注这些内容:智力、道德、审美能力、情趣和体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成人跟着孩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攀登、与孩子有着共同的精神情趣,并向孩子传授自己的精神财富——这从人学的角度考虑,是何其尊重与开明啊!

馨儿妈妈:童年的小舟荡漾在童年的河流上,有些事情注定会发生,就如孩子上课会走神,会忘记写作业,会津津有味地做着大人看来非常无聊的事,但这就是童年。还记得否,我们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已经走过人生的这一阶段,也应该帮助孩子安然地、没有任何恐惧地走过。

橙黄橘绿时:教育是人学,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以研究的心态对待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孩子为什么喜欢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感受,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把握孩子的思维、兴趣、禀赋、个性。不仅仅要关注他(她)的学习与智力,还要关注他(她)将来能成为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的其他条件:社会交往、道德品质、审美情趣、体质发展等。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用自己丰富的精神生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影响他。所以,父母的成长很重要。

窗边的豆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首先传达给孩子的是自己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和内在的修为;其次才是渊博的知识以备解答孩子的困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