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别让孩子的精神之花枯萎

别让孩子的精神之花枯萎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能让学生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为生命留白,让孩子的生命充盈起来。

我们的教育学经常忘记,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大半时间内他首先还是个孩子。教师在往孩子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常常甚至不给儿童机会去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的源泉,捆住了想象、幻想和创作的翅膀。孩子由一个活波、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一部记忆机器……不对,这是不应该的。不能用一堵高墙把孩子同周围世界隔离开来。不能让学生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育人三部曲》,第71页)

朱永新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习不可能是轻松的游戏,也不可能纯粹是娱乐或经常不断的娱乐。“学习首先是劳动。但是在组织这种劳动时,要照顾儿童在他智力、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各个阶段中的精神世界的特点。”儿童的学习与成年人的学习,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成年人可以为意义而努力,而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没有伴随情感的愉悦和快乐的体验,学习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如果这个源泉涸竭了,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让孩子坐下来念书。”

亲爱的父母们,我们绝对不能够把孩子作为一部学习的机器,把各种东西装进孩子的大脑;不能够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校园内,与活生生的周围世界隔离开来。要努力让孩子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造的世界中,让孩子的生命充盈起来。

网友感言

陈东强:阳光校园,音乐校园,书香校园;多彩的校园,美丽的校园,生命的花园。让我们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让孩子的生命充盈起来!

往昔时光: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比惊人,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孩子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别让孩子的精神之花枯萎。

敖双英:孩子就是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游戏便是他们的生命!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童话、音乐、幻想,一个都不能少!

素面朝天:情感的愉悦由家庭和学校共同创造,快乐的体验需由父母给予机会并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

王玉红: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把学生看成一个个的生命体,而不是一架架接受知识的机器。是生命就有情感,有了愉悦的情感体验,才有不竭的学习动力。

静听花开dxy:生活是一本书,一本活生生的书,生活是一门综合学科,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填充孩子的大脑,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来禁锢孩子的思维,闭门造车,终究不能走得太远。对于孩子,我们要给予尊重,给予关心,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们要给孩子提供肥沃的精神土壤,让孩子在生活中游戏,童话,幻想,创造,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学习,去体验,只有拥有愉悦的身心,孩子的精神之花才能绽放出生命之美,孩子的精神花园才会姹紫芳菲。亲爱的父母们,孩子小时,给孩子深根;孩子大时,给孩子翅膀。为生命留白,让孩子的生命充盈起来。

窗边的豆蔓:游戏让孩子有所创造,童话让孩子铺展想象,音乐让孩子亲近自然,绘画让孩子学习另一种表达……家长和老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守望、倾听。

奔驰的大虫:在初中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是“学习要努力,不然你将来干什么?”读了今日晨诵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老师一腔热血,使出浑身解数,而学生们却逐渐掉队,进入不想学习、厌学的行列。因为我们混淆了孩子学习与成人学习的特征,也就是太强调学习的意义——功利化太强,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忽略了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愉悦和快乐!

浅画春山:孩子们不是学习的机器,不要只盯着成绩,那样容易让孩子们学成书呆子。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学习,成绩自然就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