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读书不多,每本书在我的生命中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每本书都让我的行动有或多或少的改变。
《中国哲学简史》——知晓我的天命
2010年伊始,我还在艰难地啃着《中国哲学简史》,我不断地把书中的要点进行梳理,我力图去把握整本书的结构,我企望本门课程的作业能过关。于是,花了寒假的绝大部分时间,整理了近3万字的作业笔记。可是,这样的啃读是什么结果呢?打开书内容一目了然,关上书却一片茫然。自己对这样的作业也不太满意。正在这时,读到了干国祥老师在点评一篇阅读史时说的话:“学习,并不是把外面的知识搬进自己的头脑。……良好的学习,就是不断地开启自己,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把握环境,适应环境。任何一种知识,除非成了个体的经验,并促进比过去更优质的行动,否则它就没有意义,甚至会成为遮蔽生命的死物。”叩问自己,儒家理论成了你个体经验了吗?促进你比过去更优质的行动了吗?我觉得这份作业,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结合起来,没有在自己生命中活起来,我不想要这样的作业,如果有时间,我要重新写一份儒家思想与自己生命相互编织的作业,否则宁缺毋滥。我毅然决定不上交已经写好的作业了,我要重新开始。
我重新开始写作业了,我不断地追问自己,你认同儒家精神吗?你能去实践儒家精神吗?你的天命是什么?你怎样去“敬”教育之事?这份作业虽然没有写完,《中国哲学简史》的作业虽然没有上交,但我明白了我的天命在教室里,我的天命是把我的五十三个孩子带向卓越,我要去敬儿童课程之事,我要在教室里去立己立人。
有了这样的想法,这一年我把自己的力气花在了教室里,我在教室里追寻自己的梦。
《论语》——追寻己立立人
还在寒假里,我就开始自读《论语》。
读《论语》一开始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对文言文的理解困难。怎么办,只有硬啃啦!我把以前买的一本张燕婴译注的《论语》翻出来,放在书包里,走到哪里,只要有一丁点儿空隙就拿出来读,读到能诵为止,等扫清文字障碍后,再对照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来仔细理解。
开学了,孩子们经过一个假期,似乎又忘记了自觉早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反思一下自己早晨的情况,总是在电脑前、讲台上忙上忙下,自己也静不下来早读。孩子们呢,则在交作业、搞文具等,他们也没闲着啊。孩子们的表现,不就是自己的影子吗?自己啥样,孩子们就啥样,要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什么叫“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时好像有了一些自身的体验了,也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3月3日早晨,我8点05分准时到教室。教室里只有七八个孩子,看来他们也是刚到,连灯都还没有来得及打开。我边开灯,边向他们问好:“孩子们,早上好!”“郭老师,早上好!”他们一边回答,一边向我围过来。我拿起粉笔,开始在黑板上写字,他们就在我身后站了一圈,我写一个字,他们念一个字,当我写完,他们又念了一遍:“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会自觉早读!”当我转身时,他们也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从书包里拿出《论语》大声地读起来,旁若无人的样子。他们完全愣了,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我还是读我的。大概有一两分钟吧,终于有人发问了:“郭老师,我们读什么啊,晨诵诗没有发啊?”“哦,晨诵诗没有发可以读读写绘本上的诗啊!除了读晨诵诗,还可以读书啊,你想读什么书都可以。就像我想读《论语》我就读《论语》一样。”我继续埋头大声地读我的书。他们理解了我的话,有的人开始从书包里找书出来了,但不是全部。我根本不理会,照样读我的书。读了一会儿,我发现他们读书没有声音,我说:“早上读书,像我一样大声地读出来。”教室里有读书声了。我读了一会儿抬头扫视了一下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了“陈麓伊、黄杰荣”两个名字,也不作任何解释,继续大声地读我的。他们看了看这两个孩子,明白我记的是早读表现好的人,就开始认真地读起来。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后来的人想说话,先来的人就指指黑板,后来的孩子也自觉地读了起来。我读一会儿就写上两个名字,读一会儿又写上两个名字。到上课时,黑板上已经有15个人的名字,我说:“从今天起,我们都这样自觉地早读,不要老师提醒。表现好的我就记在黑板上,我希望我记的名字能越来越多。我也认真读了的,我也应该记上。我要把记的名字照下来,看看每天是哪些人在自觉早读。”我在他们的名字旁边写下了“郭老师”后,就用相机把名字拍了下来。那天,虽然不是全部孩子,但必定大部分孩子在我早读行动的影响下自觉早读了。
就这样,每天早晨我都在教室里大声地读《论语》,孩子们也读自己喜欢的诗歌、课文、故事……当5月份开始上《论语》课时,我已经把《论语》熟读了两遍,文字障碍基本扫清;而这时,我们班的早读基本不用人提醒就能进行了。我用行动来体验了“己立立人”,《论语》引领我在教室里追求“己立立人”。
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早读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日记的习惯。
进入二年级下学期后,为了训练孩子们的书写能力,为了养成孩子们善于观察的习惯,我要求我们班个个孩子都能自觉地写日记。用什么办法最好?尝试了表扬、念优秀日记、加星等办法,效果都不明显。4月份,马玲老师在贵州石门坎与孩子们一起写绘的经验启发了我,我马上尝试与孩子们共写日记,并在日记中向他们提出挑战。哇,意想不到的效果来了,原来写日记的人写出了好多精彩的日记,原来不写日记的人也开始写日记了。好多家长也加入到共写的行列中来了。现在我们班只有两个孩子不能坚持写日记,比开始时一直不写总算有进步了。
读《论语》还让我变得豁达开朗,坚持自己的追求而不顾环境的恶劣勇往直前。以前遇到学校的一些管理,自己觉得不合理就会抱怨或发牢骚。读了《论语》,对这些现象能够用孔子的仁学结构去分析,把它定位后就是会心地一笑,仍然按我自己的目标前进,我尝试用将心比心的道德水准去理解这些现象,我努力要求自己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读《论语》后,让我乐于把搭班老师卷入“夏洛”的行列,为孩子们编织一个个美妙的词语。班级所有老师形成一个共同体,才便于孩子们的成长;否则,不但帮不上忙,还会消解自己的工作成效。可是,我不能要求所有的同事都像我一样,钻进网师,扎入儿童课程,理解新教育的理念。因此,原来我觉得同事不能按新教育的理念做的事,我就取而代之,比如写评语,虽然我不是班主任,评语一律都是由我代劳来写。现在我不仅要继续代写生命叙事,我还要让我的行动,来感染他们,让他们处理学生的问题,与我的理念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班有个孩子,因为特别调皮,上课坐不住,有的老师多用就事论事来处理,不考虑孩子生命成长的背景,不能解决根本原因。面对这样的同事,我告诉她孩子的生命发展史,分析孩子调皮与坐不住都是因为他用不正确的方法在摆脱自己的“困境”,他是在寻求家长、老师的关注与爱;告诉她这两年这孩子生日时,我送的故事与诗歌蕴含的意义及孩子得到这样的生日礼物后的变化,和她一直商量怎样教育孩子遵守规则,让孩子在遵守规则中获得老师的爱。当这样的方法确实有效后,她处理这孩子的事情也开始试着用我们共同商量的方法来处理了。
阅读《论语》,上《论语》课,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学习方法与独特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让我领悟了在教室里去追寻“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道德境界。
《给教师的建议》——甘愿死去活来
当初在教育在线注册网名时,给自己取名“飓风”,其目的就是要颠覆自己的教学成见,实践全新的教育理念,真正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可是,进入教育在线后,开展了儿童课程,自己的课堂教学基本没有改变;进入网师后,虽然在追求理想课堂,自己对理想框架还是把握不牢,理解不深,运用起来更是费劲,因此,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给教师的建议》读得特别细致,先在书上批注,再在电子文档上批注,上课后,再把老师的观点整理在相应的篇章里。更重要的是,一条一条地对照自己的教学来读,读一条,我就在教室里去实施一条……随着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深入,我的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每一课,我都力求去追逐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的训练,我希望他们训练有素,我梦想着有一天,他们能自己解读文本,他们能在自己的穿越中变强大。
读《给教师的建议》不仅让我的课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且还让我与家长的联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去年,每周给家长写信不知写什么,总是到榜样帖子上去“取经”,看到哪个内容好,就写哪个内容,甚至有些信是“舶来品”,没有形成自己家校联系的体系,更无风格所言。真不敢想象当时家长读着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信,是怎么适应的,也许根本就不知所措。想想当时自己还真是可笑,还怪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当读着《给教师的建议》中《家庭要有教育学素养》时,自己找到了建立良好家校联系的办法,在每周的信中,给家长“贩卖”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并用自己在课堂上实施苏氏理论的案例作说明。这学期又开始“贩卖”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理论传授给家长,让自己的家校联系有一个体系,以此来提高家长们的教育学素养。
从9月底开始,我又以马玲老师为榜样,坚持每天给家长发短信,汇报孩子的突出表现,引导家长开展丰富的家庭活动,帮助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进行深入的指导。
真的,这样的家校联系我现在还离不开了,如果哪天没有发家校联系,就总觉得少了什么似的。每天的短信真的帮了我不少忙。就拿作文教学来说吧,三年级习作是一个难点,因为有这样的短信,每次习作指导后,我都把习作提纲发给家长,他们就能对照提纲检查孩子的习作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觉得孩子这学期的作文棒极了,他们轻松地走过了起步作文这一难关。孩子们也每天盼望看到我发的短信,因为那里有自己突出的个人表现。家长们也喜欢看这样的短信,他们希望在短信中看到自己孩子的名字,也愿意根据短信中的提示来指导孩子学习。
读《给教师的建议》也改变了我开家长座谈会的方式。
原来的家长会一学期一次,每次由我主讲,汇报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再提出教育教学要求,批评一些不管理孩子的家长。完全是一副“霸主”的姿态,效果会好到哪去呢?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我在家长座谈会上也运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的原理,让家长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管理好孩子的愿望,把他们也置身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的良性循环当中,促进他们成为优秀的家长。现在的家长座谈会,成了老师、家长交流管理孩子经验的交流会,学习教育学理论的研讨会。
比如上学期的家长座谈会,我们首先回顾了我在每周致家长信中学习的《给教师的建议》的理论,再学习了《点》这个绘本,并用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来解释这个绘本,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为孩子们建立“镜框”的问题,接着,请了唐诗淼的爸爸和王浩璇的妈妈介绍了他们与孩子共读共写共生活的经验。在上期家长会后,希望孩子自由发展的余天麟妈妈,努力向榜样学习,不仅每天与孩子共读共写共生活,培养起孩子阅读的兴趣,还纠正了孩子许多坏习惯,一跃成为我们班的榜样家长,在这学期的家长座谈会上,现身说法,介绍了亲子共读共写共生活带来的孩子的变化。
虽然我常和家长们开玩笑,说我写的信与每天发的家校联系短信像是沙漠里唱情歌,但是,我真的能感受到家长们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说每天的日常管理,光是今年家长们自发组织孩子们搞的大型活动就有三次。第三次我参加了,目睹了他们在重阳节,带着孩子到郊区的一个敬老院去慰问那里的孤寡老人。孩子们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家长们为老人们捐款,他们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给孩子以深刻的影响。当然啦,坚持与孩子共读共写共生活的家庭越来越多,买书的热潮也一次又一次地掀起……
我知道,因为根本改变了家校联系的方式与内容,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家的精神生活也日渐丰盈。
读《给教师的建议》,让我的教育教学死去活来。我的获得新生的教育教学正在帮助我去追寻我那美好的梦想。
《静悄悄的革命》——站在新的起点
开始读《静悄悄的革命》,我还在忙期末的评语(为了让孩子在读写绘作品中能写诗,让自己挑战自己,用诗歌来给孩子们写评语,花费了很多时间)、忙年会的发言稿,书一点也没有看。第一次上网课时听得云里雾里,真是不知在讲些什么。
好在假期接蹱而来,好在去年会的路上是一个人的旅程,近30个小时的旅程,有时间安静下来读《静悄悄的革命》,好在自己以前有过搞合作学习的经历,在读的时候不断地与自己的做法对照,后来的两次课就轻松多了。
在做过关作业时,用《静悄悄的革命》的理论对自己以前搞的合作学习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剖析,清晰地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因此,《静悄悄的革命》让我实施的合作学习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现在,我在搞合作学习时,对在合作中怎样体现“浪漫——精确——综合”更清楚,特别关注那些“不确定”性的思维,注意与有“不确定”思维的学生对话,让不确定的言语能深入到其他学生的心中,让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发挥威力。
心理学——走近孩子心灵
2010年下半年,选了心理学课程。说老实话,这半年读书更是读得踉踉跄跄,不是临到上课之前,是读不完书的,甚至经常完成不了预习,即使完成了,也完成得相当差劲,对书上的内容似懂非懂。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总是强迫自己在做饭时,游泳时,特别是在面对学生时,去思考书上的内容,想着想着也有想通的时候,于是马上翻看授课记录,翻看原文,多多少少就有了收获,当然要达到网师的水平还差得远呢。
即使只有这一点点的收获,对我的追梦行动也大有帮助。看学生时,开始注意他们发生某件事的整个生命历程了,对多年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开始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了。比如,我班有一个孩子,如果用考试成绩这一外在的标准来看,他绝对是一个差生(语文一般考80来分,数学一般考六七十分),期中考试后,家长虽然着急,却仍想一如既往地不管,要我帮孩子找个老师补课。我从孩子整个生命成长史来给他分析了孩子学习差的原因,细致地指出孩子在整个生命成长中的进步,让他看到了希望,表示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成长,不再不问不管了,不再以出钱就以为尽责了,而是认真地开始与孩子共读,开始与孩子讨论问题,开始与孩子一起穿越那些对孩子来说还很难的知识……家长的转变一定会带来孩子的转变,孩子后半学期开始进步了,虽然进步是那么的缓慢,但种子开始发芽,我们就有希望看到结果。
我班还有另外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出了名,来到我们班也遭到家长与同学的讨厌,甚至班主任也坚信他有“多动症”,觉得根本无法改变他。虽然在两年的儿童课程中,他有些改变,但对他长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问题,我也感到束手无策。在学了心理学后,我从他整个生命史来看他的问题,我知道了他的问题出在他的环境上,出在他用不正确的方式来摆脱他的“困境”。我知道,我要改变他,必须要改变他所处的环境,必须要让他的家长坚持与他深度共读。虽然我知道,要改变他所处的环境——要改变他整个家庭的观念,要改变他所有老师的观念——谈何容易,但我已经找到解决的办法,我就绝不放弃。即使这条路还很长很长,我也要坚持下去,为一个生命的成长而坚持,值得!
心理学的学习,我现在还在做过关作业,特别是用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在我生命中活起来。我还更愿意走近每个学生的心灵,去翻阅他们整个生命的成长史,来寻找他们的生命发展路径,来让心理学知识在我生命中活起来。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如陈老师、马老师她们一样,写出每个孩子一学期的生命叙事,但我明确了一个具体的目标,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教育的目的》——把握教育的节奏
读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是在魏智渊老师的催促中开始的。这学期一直不能把握好节奏,感觉好像是被迫读书,总感觉魏老师拿着大刀站在身后坚定而温和地追赶着自己读书,有时看他的微博真想用他那无形的大刀反捅他几下,让他犯晕,免得他催命……想是这样想了,不过还真感谢他时时处处提醒,使自己没有把读书这事忘得一干二净。因为有他的提醒,总算在上课前把书读了两遍,但作的批注极少,多是对照自己的课程在想,想自己的课程哪些地方是浪漫,哪些地方是精确,哪些地方是综合,想怎样把握课程的节奏,想得特别多的课程就是这学期的共读《绿野仙踪》,并用这样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浪漫——精确——综合”的节奏中稳步前进。
共读《绿野仙踪》已经进行了一学期了。在开始共读以前,有好些孩子早就自己读过了。我计划是按“浪漫——精确——综合”三步来读的:
第一步,在班级分角色朗读。要求每个孩子在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四个角色中自选一个角色,自始至终都朗读那个角色,班级共读时,相同角色的人坐在一起读自己担任的角色的话,其他角色和叙述部分由我读,让孩子们在分角色朗读中以人物自居。
第二步,根据我设计的题目进行主题探讨。这一遍,要求孩子们对书中部分段落作精细的啃读,进行批注、讨论,再总结出故事蕴含的道理进行记录。这一遍读得特别久,读了两个多月。在读这一遍中,不断地设计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让孩子们去做,并告诉他们这是他们通向自己梦想“奥芝国”的黄砖路上遇到的困难,希望他们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这样,他们把读书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了,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不断地去克服困难,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当我展示他们的成果时,他们也为自己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而惊叹,为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而欢呼。
第三步,要求孩子们用我提供的剧本或自己改编的剧本来演童话剧。不久,孩子们的表演拉开序幕,1月4日已经有一个小组进行了表演。要在复习期间短短的一周时间组织并排练出一两章内容的表演,这中间有多少困难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不过他们已经克服了,他们在自己通往“奥芝国”的黄砖路上又向前走了一大步。
我要求每个孩子必须参加演出,小组自由组合。任务布置以后,许多孩子就自发地组成小组,但有的孩子却没有参与到小组中去。我对这些没有参与的人进行了了解,有的是还没有开始组织,有的是组织了却找不齐自己所需要的人。于是我进行了温和的强迫。我假借检查有多少小组、每个小组有哪些人为由,让已经成立的小组进行展示,再请“自由人”站到讲台上去。这时有效果了,站在讲台上的“自由人”,有几个自己就开始在“组团”了,而已经“组团”还差角色的小组,就向这些“自由人”发出了邀请,“自由人”基本都有了着落,只有一个女生还没有着落。
有趣的事发生了。在讲台上“组团”的那个组全是“光头和尚”,谁来演多萝西呀?我向他们推荐还没有着落的女生,可他们异口同声地拒绝了。理由是他们都不喜欢那个女生。我不再理他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只见他们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愿意自己男扮女装去演多萝西。不知他们又嘀咕了些什么,最后,他们自己向那个女生发出了邀请,请她到他们组去演多萝西。那女孩也欣然前往。另外有两个小组向我求救,说他们还各差一个人。可是班上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人了。我突然想起上午有个孩子告诉我他那个小组只有两个人,希望我帮助他们找组员,我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一问才知道他们还是两个人。两个人是根本无法表演的,我告诉他们还有两个小组各差一个人,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解散自己的两人小组,参加到其他两个小组中去。
我想,不管表演的效果怎样,光是这个“组团”就已经够精彩了。孩子们其实是在学习自己怎样建立共同体,学习怎样与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人合作,学习在共同体内怎样分配任务(角色与担任的工作),怎样协调时间、怎样坚持与放弃己见……只要每个小组能够成功演出,那么这一次共同体的建立就应该算是成功的。
这三步,其实每一步中都还包含着“浪漫——精确——综合”。虽然我已经运用《教育的目的》中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但要深入地把握这些理论,还离不开理性的分析总结。
在网师读的书就这些。书虽然读得少了点,但每本书都在我生命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都让我的行动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还有一本《教育人类学》因为还没有真正读进去,还没有转化成行动,只好以后再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