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行的教育制度培养不出天才

现行的教育制度培养不出天才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总是墨守成规地用着旧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一大批庸才,而这些庸才又占据着学校,学校似乎是一个兜售学问的商店,而里面的教员仅仅是这个商店里的店员。学校的教育中还有一个重大弊端,那就是考试制度。但是,伟大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却认为这种制度是一种培养“白痴”的制度。通过这种直观而生动的教育,小塞德兹在这些学科方面的知识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并远远超过了其他孩子。

在前面我反复地论述了培养天才需要依靠哪些先进的教育方法。不过,若是想等学校来实施这种教育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学校早已成为庸才汇集的场所。难道你们不这样认为吗?学校总是墨守成规地用着旧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一大批庸才,而这些庸才又占据着学校,学校似乎是一个兜售学问的商店,而里面的教员仅仅是这个商店里的店员。虽然他们大多数都会尽心尽力地去“销售”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等知识商品,但是在他们的授课中,学生感受不到任何创造力,更感受不到追求知识的乐趣。

我曾和一位中学的物理教师聊天,并聊到了现代物理的发展历程,特别提到一位德国青年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新发表的相对论。但是,这位物理老师却不愿意就相对论做任何专业的思考和了解,仅仅是说:“这太荒谬了,根本不可能!”

我反驳他说:“也未必就不可能啊!虽然这位物理学家的学说我们暂时还不能理解,但是我们却应该再去考究一下他的学术背景和思想,不要以一己的好恶而……”

“不,”他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我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那个人其实就是疯子,他所谓的学说也不过是些疯话而已,只有白痴才会对疯子说的疯话认真呢!”

听了他的话,我十分不服气,而且觉得他的这种态度太过武断。虽然我也不能理解爱因斯坦的学说,但是却仍准备和他讨论一番。不过,这位老师却根本不容我说话,仅仅是趾高气扬地以肯定的语气宣布了相对论的死亡:“难道您没有发现吗?那个所谓的相对论完全违背了牛顿三大定律!要知道,那可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要么是牛顿错了,要么就是爱因斯坦错了,除此之外,不会有其他的可能性,先生!”

大家都看到了,俗物们就是这样的。他们总是不加思考就否定一切新事物或者科学上的新创见。不难想象,怎样的老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想到这里我就感到非常痛心,把天使般的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岂不是对孩子的摧残吗?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学校的管理者,他们制定出严格的规则,并以此为准则培养出一大批中规中矩的人。因此可以知道,现在的学校所培养出的人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在这种“平均”的人才中很难找出有特点的人。这些学生的观点和思想早已受到了限制,没有一点创意,和他们老师的思想如出一辙。老师看不到的弊端,学生也看不到,难道我们能指望这样的人挑起拯救社会的大梁吗?

在我看来,只有培养出许多特点鲜明的人,才能创造出许多新的观点和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完全清一色的庸人,数量再多也没有用。如今学校的实际情况是,某些行为不符合常规或者不符合当今的好学生、坏学生评断标准的学生,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的学生不准入学,而有的学生甚至会被学校开除学籍,而不准入学和被开除的理由则是因为他们触犯了那些莫名其妙的校规。

对于这一点,我和小塞德兹就有亲身体会。在小塞德兹7岁时就结束了小学学业,我只好申请让他去上中学。当我带着小塞德兹去见巴尔摩中学的校长时,校长就像听神话一样听取我们的申请,然后不以为然地笑了。我能猜出他在想什么,他一定觉得这两父子是疯子。看到这样的笑容,我就不想说什么了,我可不想把孩子交给这样的人。

可是小塞德兹很想上中学,于是他认真地和校长说;“先生,我真的已经小学毕业了,不信你可以出题来考考我。”校长并未直接回复小塞德兹,而是转过头对我说:“我想不必了,我想您可能对儿子进行了某种训练。他能够解答一些难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您把孩子送到小学去读书,这样可以有助于孩子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而且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听到这些,我气得不想说话,而小塞德兹也倍感委屈,他说:“先生,我可不是只会解难题,我已经学完了小学的所有课程,而且还学过生理学、语言学、天文学、高等数学。我还懂希腊语、拉丁语……”

“好了,我知道了。”校长很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但是你的年龄太小了。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儿童至少要年满8岁才能读中学。”

“为什么要这样?”小塞德兹不解地问。

校长说:“因为这样便于学校的管理,我们是中学不是小学,我们不会接收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这时,我看到了儿子着急的样子,就忍不住说:“这一点请您放心,先生,我并不想让儿子寄宿,我和妻子每天都会来接送他。同时,我的儿子也是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虽然我们一再解释,但这位校长依然不愿接收小塞德兹入学,仅仅是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学校规定必须年满8岁才能读中学。在我看来,这种人也不会教育出优秀的人才,而不让孩子接受这种只培养庸人的教育,实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不过,小塞德兹很喜欢学校的生活,也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和玩耍,所以他还是为这件事不开心了一段时间。

学校的教育中还有一个重大弊端,那就是考试制度。现行教育界的人们都认为考试制度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就以分数的高低和所学学科的数量来判断孩子的能力。但是,伟大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却认为这种制度是一种培养“白痴”的制度。要知道,仅仅凭借考试分数和学科的数量是不可能衡量出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小塞德兹和格兰特尔的例子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格兰特尔比小塞德兹大好几岁,他在中学也早已经学习了动植物学和地理学。而且,格兰特尔的成绩一直很好,这也是哈塞先生一直都引以为自豪的事情。

那么,小塞德兹在这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由于当时不能上中学,小塞德兹只好在家里自学。对于地理学和动植物学等偏重于实用性的科目,我采用了小卡尔·威特的父亲的兴趣教育法。我并未让小塞德兹先去读相关学科的书籍,更没有要求他去背诵人名或地名,而是让他在生活中一边玩一边学。我常常带他到野外去散步,我们会一起解剖一朵野花,或者我为他讲述一些有关昆虫的知识,有时也会让他观察地貌,并绘制地图。通过这种直观而生动的教育,小塞德兹在这些学科方面的知识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并远远超过了其他孩子。

有一次,格兰特尔的地理考了满分,于是他高兴地把试卷拿来给我们看。当时哈塞先生也非常高兴,并得意地对我说:“你不是说小塞德兹的地理也学得很好吗?让他也来做做试题,这样可以检验一下他的学习情况。”

我想大家也许会猜到结果,小塞德兹做题的成绩并不好,因为他从未像格兰特尔那样天天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但是试卷上考的就是这些东西。可是,哈塞先生是一个只认考试成绩的人。于是,他对我说:“我觉得你那种半玩半学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你要让孩子学一些实在的知识啊!”

可是,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证明了他的看法是错误的。那时是夏天,我们和哈塞先生一家准备一起到海边去度假。在出发的前一天,小塞德兹和格兰特尔不知从哪儿听说距波士顿几十千米的勒沃夫镇来了一家俄罗斯的马戏团。听说这个马戏团的节目特别精彩,而且不久之后他们就要到另一个城市去演出了。这两个孩子都闹着要赶去勒沃夫镇看马戏,可是我们的船票都已经买好了,不可能因为两个孩子的任性而让大家都推迟行程。我和哈塞先生都斥责了儿子,叫他们不许胡闹。

可是,两个小家伙并不服气,格兰特尔仅仅是不甘心地嘟囔了几句,而小塞德兹却鼓动他说:“不如我们自己偷偷跑去看吧!”听到这个建议,格兰特尔大吃一惊,他期期艾艾地说:“啊?这……这怎么可以呢?我们怎么能去呢?”小塞德兹却激动地说:“怎么不行啊!路程并不是很远,我们可以走着去,还能搭便车去,很快就到了啊!”

“上帝啊!我们连路都不认识……”

“那有什么关系,我可以去书房把我爸爸的地图册找出来,这样不就能找到路了吗?”

“但是……但是,我不大会看地图啊!”格兰特尔犹豫地说。

这下轮到小塞德兹吃惊了,他不解地看着格兰特尔说:“啊?别逗了,你的地理课总是考满分的。你是在找借口吗?你去不去?你不去我就自己去。听说,那个马戏团还会表演老虎吞活人呢!”

在小塞德兹的鼓动下,格兰特尔终于答应要和他一起去。他们从我的书房里偷了本地的地图册,然后拿了几个汉堡包,趁大家都忙着收拾行李、没有人注意他们的时候,偷偷地溜了出去,踏上去勒沃夫镇的路。

上路不久,小塞德兹就发现格兰特尔并不是找借口,而是真的不会看地图。因为每当他们遇到岔路口,就需要在地图上确认一下方向,这时格兰特尔总是表现得束手无策。但是,因为小塞德兹从小就学着绘制地图,所以他对地理有着非常感性而直接的认识,找路对于他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一路上,格兰特尔总是抱怨太累或者太无聊,而小塞德兹却玩得兴致高昂。他能说出许多花草树木的名字,还不时捉一只昆虫,并告诉格兰特尔它的名字、科目和习性。这时,动物和植物这两科成绩都很好的格兰特尔却只是不时地惊叫一声:“啊!原来这就是书上所说的‘三叶草’或者说‘哦,它就叫甲壳虫啊’。”

就这样,他们边走边玩,后来又幸运地搭上了便车到达了勒沃夫镇。当我和哈塞先生找到他们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正饶有兴致地观看魔术表演。

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被学校当作金科玉律的考试制度,仅仅会制造出高分低能的人。难道我们还要指望这种教育制度培养出完美的人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