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罗凯
因为我们滥用抗生素,已经导致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曾被压制的病菌,再度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威胁,而在过去几十年中,新出现的抗生素寥寥无几。所幸,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些新办法。上期杂志中,我们报道了一种可以接替抗生素的新疗法:利用噬菌体帮助机体清理细菌感染。这类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对人体无害,但能针对性地杀灭细菌。你看好这种噬菌体疗法吗?
5月初,《环球科学》微信公众号(huanqiukexue)上发表了一篇讨论生育时间与演化节奏的文章,叫《过了生育年龄,连进化法则都开始抛弃你》。其中,大量科学研究发现,当生物在越过了适合繁殖的时间段后,部分原本应该帮助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基因,开始掉过头来对身体产生危害。
@阿东 概括一下就是:大自然在你还能繁衍后代的年龄会保护你的基因突变向着有利的方向。一旦过了育龄,它就不再保护你了,是吧?
@医学狂人 自然法则只关心那些能复制的,能传播的,有扩张性的,对别的毫无兴趣。
@allsame 所谓健康的身体总是相似的,不健康的则各有各的不健康。
@Sofoar 因为演化出了智慧,我们不必要尖牙、利爪或者鹰一般的眼睛才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成为高级的智慧生物。现在,也是时候用智慧来填补衰老带来的问题了。
扫描二维码,阅读这篇精彩文章
◎2017年5月刊,第95页,《追踪引力波》的倒数第7行,“科学们”应为“科学家们”。
◎2017年5月刊,第27页,右下角图片中,“FRN”应为“FNR”。
◎2017年5月刊,第65页,左栏最后一段,倒数第3行,“普金”应为“普京”。
感谢涂锴、西周生和谷骁斌挑错,我们将送上最新一期的刊物。
火星
编著:阿尔弗雷德·麦克伊文
译者:青年天文教师连线
出版:北京美术摄影摄影出版社
2005年8月,一架飞行器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升空。这架携带着14片CCD感光元件的飞行器需要执行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在搞清火星表面的基本地质状况的基础上,为未来的探测器或火星车选择最佳着陆点。这项听起来就充满了物理计算,工程学难题和地质学分析的工作,却被飞行器上的摄像设备用诗意一般的语言完成了。摄影与美学有着天然的联系,科学家们刚好借助飞行器上的感光元件,以最掷地有声的黑白色,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火星。全书大量如艺术品般精致的影像配合科学的解说,为我们重塑了那个触不可及的火星。
放射性秘史
作者:玛乔丽·C·马利
译者:乔从丰等
出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放射性的发现史,是一部视角的转换史。这场悄然而至却发展得轰轰烈烈甚至扭转世界大战格局的研究,让人们不得不以全新的方式看待科学,甚至开始崇拜科学。伦琴的那双手证明,除了科学,没谁可以像透视眼一样在不剖开肉体的情况下看清人体内部的结构。这种压迫式的说服力,让人臣服于科学的强大,同时不计后果地在生活中乱用与放射性有关的元素。泥沙俱下往往需要惨痛的代价才能让人清醒。当人们深受放射性疾病折磨后,才反应过来。科学虽然强大,但它永远讲求的都应该是理性、客观和证据,任何崇拜都会招致灾难。
漫步到宇宙的尽头
作者:李然
出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博集天卷
这是一本精彩而实用的宇宙概览。从北大取得天文学博士学位后,作者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天文学。扎实的学术背景和翻译《星际穿越》的经历,都让他有一种明确的想法,想让大家以快速的节奏和简洁的阅读体验,尽快理清我们这个宇宙都在发生些什么。所以你能看到一篇篇简要而不失精华的文章分门别类地集结成册,让你以最快速的方式感受到整个宇宙的脉搏。宇宙的可观测边界在哪,引力透镜又是怎么回事,我们真的生存在一个多重宇宙中么?这些重点突出的文章在满足你对宇宙的好奇时,或许还能成为观看烧脑科幻电影的背景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