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药使用于陆战行动中获得成功后,水战中也很快将其进行了运用。公元1161年,南宋大臣虞允文率领舰队在采石矶(今南京市附近的长江边)与入侵的金军交战时,使用了一种霹雳炮。该炮在点火后,炮弹一下子升入到空中,然后降下来,在敌人面前爆炸、燃烧,炮弹中的石灰粉则散作尘雾迷住敌人的双眼。这种炮因声音恰似打雷而得名,是史载最早的舰用火炮。
随着身管火炮装上战船,战船的结构、性能和水(海)战的作战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战船取消了外部装饰,设立了炮门、安装了甲板;传统的接舷战形式被打破,随着舰炮射程的增加,交战距离不断拉大,远海奔袭和远程交战方式逐渐被采用。像郑成功于1661年率舰队收复台湾,就是一次非常漂亮的远程奔袭登陆作战。
西方国家的舰船和水(海)战兵器在这一期间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6世纪初,英国改造了老式帆船,组建了以几百吨小船为主的舰队,在船上配置长射程重炮,十分快速、灵活,战斗力很强。
1588年,西班牙以132艘重型帆船组成“无敌舰队”进攻英国,法兰西斯·德雷克率领英国新式舰队主动迎敌。交战中,英国新式舰队因速度快占据了主动地位,他们始终与西军舰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充分发挥远程火炮的威力,又使西军的重型舰只一直无法与己方舰只接近。最后,英军取得了这场海战的胜利。
到1805年,英国的庞大舰队实力更加雄厚,其旗舰“胜利”号,长226英尺,排水量达2200吨,五层甲板上共布设了上百门大炮,舰上有官兵900多人。在著名海军将领纳尔逊的指挥下,英海军与西班牙、法国的联军曾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海面上打了一场大仗。结果,英军苦战3个多小时,赢得了胜利。
正是因为经过了多次海战的锻炼,英国海军才逐渐地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就是凭借着海军的力量,英国才登上了全球海上“霸主”的宝座。
近代海军之所以首先产生于西方,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西方列强普遍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客观需要所致。对这一现象,恩格斯在深入分析后明确指出:近代海军产生于“殖民事业的时代,也就是建立庞大的海军来保护刚刚开辟的殖民地以及与殖民地的贸易的时代”。[6]
不过,西方海军由古代向近代的过渡也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时期。直到18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期间的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发生时,海军变革的技术条件才最终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战舰蒸汽动力的发展;二是火炮技术的改进;三是从木帆战舰逐渐过渡到钢铁战舰。这场变革的发生使西方海军具备了能够到达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能力。
工业革命最初发端于英国,尔后波及全世界,其基本过程是围绕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而展开的。
引发工业革命的导火索是工具机的发明和使用。在工业革命的前一阶段,即1730—1760年,先是出现了以纺织工业手工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继而出现了以水力为动力的机械化革命;而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则发生于1760—1841年,其主要内容是以广泛地使用蒸汽机为目的的蒸汽动力机械化革命。第二阶段充分显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强大威力,带来了大型工厂的脱颖而出和世界经济的空前繁荣。
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新时代的开始。在蒸汽机的推动下,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冶金业以及武器制造业迅速地发展起来了。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过,工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成为必要。早在英国煤矿工人斯蒂芬逊制成了第一台真正可供使用的蒸汽机车之前,斯米顿、布拉克等人从18世纪末起,就试图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推进船舶。比如,1788年,斯米顿制造出了一艘能勉强短途使用的蒸汽船,可拖动两艘70吨的驳船在运河上航行。但是,这一时期所制造出的蒸汽船,或是只能空船行驶,或是载货后航行比帆船还要慢,实用价值均不太大。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等建造了美国最早的蒸汽船“克拉蒙特”号。该船全长133英尺,以瓦特蒸汽机作原动机来驱动直径达15英尺的明轮。之所以使用英国制造的发动机,是因为当时美国还不能制造船用蒸汽机。“克拉蒙特”号最早的航行是往返于纽约与哈德逊河上游的奥尔巴尼之间,航程240海里,耗时62小时。此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可供长距离航行的、性能良好的实用蒸汽船。富尔顿因此船被公认为是蒸汽船的发明人。
螺旋桨式推进器的发明较好地解决了船舶使用蒸汽动力的问题。1836年,出生于瑞士的工程师埃里克森获得了该项目的专利权。从此,各种舰船就开始容许将动力机器装置于其吃水线以下的舱室之内了。
埃里克森才华横溢,他除发明了螺旋桨之外,还改进了舰炮。他不仅首次设计出了大块锻铁和套筒炮(即装在美国“普林斯顿”号战舰后甲板上的12英寸“俄勒冈”炮),而且还发明了大炮炮塔,并使美国第一艘铁壳舰“班长”号进入了海军的战斗序列。是他完成了军舰建造向现代发展的革命。
其实,早在美国之前,英国人就于1827年将蒸汽机首先装在军舰上了。不过,由于蒸汽机的体积庞大,机器和燃烧用煤占据了船上很大的面积与较大部分的重量,所以,装载火炮的数量比较有限。再加上机器和划水轮都暴露在外,作战时很容易被敌方炮火击中,因此,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装有蒸汽机的明轮舰一般只用于巡航、侦察和短途运输。
1849年,法国建造了一艘螺旋桨式的战斗舰,法国人意味深长地将其命名为“拿破仑”号。自此时开始,蒸汽舰在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逐步地走上了取代雄踞世界海战历史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木帆战舰之路。
用铁甲代替木板,是康格里费在1805年最先提出来的。随着蒸汽机技术的普遍推广,带来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而钢铁和机器力的结合,又揭开了舰船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产量日增、性能优良的钢铁,使提高战舰的装甲水平成为可能;大功率蒸汽机的采用,则使人们对重装甲带来的战舰笨重问题不屑一顾。在此基础上,“大炮巨舰主义”思想便应运而生了。
所谓“大炮巨舰主义”,在海战史上是指那种认为“在海战中,谁的军舰船体大、装甲厚,所载火炮多、口径大,谁就能取得海战的胜利”的认识。从1860年开始,一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止,在这81年的时间里,“大炮巨舰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国的海军发展战略中,始终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1862年春天,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热火朝天。南军为了夺取在海战方面的主动地位,把一艘优良的蒸汽机三墙船改装成为装甲舰:船上的上层建筑被全部去掉了,只安装有一个矮而平的隐蔽炮台,炮台共开设14个炮口,四面均用半米厚的木板作壁,壁外再包上厚铁皮,并以45°倾斜角浸入水中;船首装上了“冲角”,外形在当时看起来非常奇特。很快,这艘被命名为“密里马克”号的怪物就在海战中显示出了其强大的威力:北军的炮弹打在它的倾斜装甲上时,绝大多数都被弹到了海里;而北军的木壳蒸汽机船,则接二连三地被它的炮火击中沉没或被其撞沉。后来,北军也制造了类似的装甲舰与之抗衡,并首次设计出了能灵活转动的炮台。再交锋时,双方对对方的装甲舰就都无可奈何了。
由此,致力于海战的人们便开始在炮弹的穿甲能力和军舰的装甲厚度上做文章。于是,海上巨人——战列舰——异军突起,一跃而成为了海战场上的“霸主”。
图2-12 早期的战列舰
战列舰最初是在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中,随着海军战术的改变而出现的。当时,这种武器装备最强大的战船,并不是被用来进行传统式的接舷格斗的,而是排成一路纵队,在通过敌舰附近时进行侧舷炮击,其名称即由此而来(如图2-12所示)。采用这种战术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当时舰船上配备的火炮性能较差,且缺乏有效的火力控制系统,射击效果受海流、风向等自然因素制约较大;其二,当时普遍使用的黑火药会在火炮射击后产生大量烟雾,使舰队的通信指挥经常被严重干扰。经过反复实践,人们发现:舰队只有在成战列纵队前进时,才既能够用火炮的数量来弥补射击精度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舰只的作战行动,使其相互之间密切配合,确保顺利达成预定作战目标。
19世纪60年代,由于舰船上已采用了蒸汽机、螺旋桨、线膛炮和装甲,蒸汽装甲战列舰得以产生,老式的木制风帆战列舰遂开始遭到淘汰。又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实践清楚地表明,新式铁甲舰体积大、航程远、炮座稳固,采用隔舱结构,抗沉能力强,具有远远优越于传统木质战舰的实战性能,所以,这一替代进程的速度非常之快。
在克里米亚战争刚结束不久,法、英两国就开始建造他们各自的第一艘蒸汽装甲战列舰——“光荣”号和“战士”号战列舰。后者长达380英尺,排水量为8830吨,其引擎能发出6千马力的功率,时速可达14.5海里,配有28门7英寸的火炮,装甲厚度为4.5英寸。根据1864年6月英国《海陆军报》记载,当时做好了战斗准备的22艘英国军舰中,已有一半是装甲舰。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军舰也在逐渐地披上铁甲,并且随着火炮威力的增大,装甲舰的铁甲厚度在不断地增加。
到19世纪70年代,蒸汽装甲军舰的建造水平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从动力方面看,一些大型蒸汽舰的发动机有6千至8千马力,排水量可达8千至9千吨,装甲厚度一般为200至300毫米;再从火力方面看,每艘大型蒸汽舰上均装有25至100吨重的线膛炮,并配有旋转的炮塔,能将300至2000磅重的炮弹发射到相当远的距离。
19世纪末,舰船制造技术又发生了新的动力革命,人们开始在军舰上使用汽轮机。这种发动机与蒸汽机相比,在相同马力情况下所占的重量较小,能够保证提供较大的动力。军舰得到新的大马力发动机,就可配备更厚的装甲、装备威力更强的火炮,同时也能达到更快的速度。
以汽轮机为动力,在20世纪初,甚至出现了排水量达20000吨的巨型装甲战列舰。这种战列舰装有80至120门大口径火炮,分三层安置在炮台甲板上。其中,口径为305至406毫米的特大口径火炮有8至12门,分装在三四个炮台上。它既能以强大的火力与敌舰交战,同时又能以空前的装甲厚度来保护自己,成为海军舰队的主力。
1905年,英国首先建造出了18000吨的“无畏”号战列舰。该舰有着航速快、装甲厚、火力强等特点,使以往的巨舰过时并形同玩偶;而同年发生的日俄战争的情况,又进一步将巨型战列舰的地位推向了巅峰。有鉴于此,德国在海军上将特匹兹的影响下,立即作出反应:建造4艘与“无畏”号不相上下的军舰,努力把海军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二支最强大的海军。
与此同时,俄国也不甘落后,将汽轮机首先使用于驱逐舰,并于1911年至1913年间,建成了当时世界上同级别军舰中火力最强、航速最快的“诺维克”号驱逐舰。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造船竞争的胜负将最终决定着国家在海洋上的命运,因此,面对上述情形,其他的列强也纷纷效仿英、德、俄的做法。一时间,汽轮机成了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等的主要动力装置,欧洲各大国造船厂的订单应接不暇,生意兴隆至极。
说来也巧,因为技术的不断完善,柴油发动机恰好就在此间被搬上了舰船。由于柴油发动机比蒸汽发动机使用起来更加经济、更能提高舰艇的续航力,所以,“大炮巨舰主义”思想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时间变得非常厚实,其观念也愈加风靡全球。
图2-13 近代战列舰
不过,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真正在海军实力上遥遥领先的只有英、德两国。以上将费舍尔为首的英国海军主张迅猛攻击、高速机动和进攻制胜,认为“高速就是最大的防御力”。因此,英舰普遍火力强,舰炮多,口径大,航速也快。而以上将特匹兹为首的德国海军则强调严格、顽强和准确,在战术上侧重于防御,并注意增加舰艇的自浮力。德国军舰除装甲比较厚实外,舱室狭窄,重重设置水密门,水线下的一切隔板都不开联络门。为了达到防御的目的,有时甚至以牺牲火炮的口径和舰艇的航速为代价。面对炮塔减少、火力不足的情况,德国海军主要通过采用先进的射击指挥仪及平时的严格训练等措施来予以弥补。
这两种指导思想的不同,虽然带来了两国战列舰在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巨大差异,但在如何进行海战方面,二者却有着一个非常一致的观点,就是:集群交战,集中火力,死拼钢铁。
当血流成河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拥有新旧各种战列舰68艘,巡洋舰58艘,驱逐舰和鱼雷艇301艘,潜艇78艘。德国拥有各种战列舰40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鱼雷艇144艘,潜艇28艘。空前庞大的海军力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英、德两国在海上的一系列较量。从英、德海军之间诸多较量的情况看,发生于1916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比以前又更进一步地将“大炮巨舰主义”思想推向了高潮。
在这场规模和激烈程度均史无前例的海战中,英、德双方共投入军舰250艘,其中,大型战列舰和战斗巡洋舰58艘。战线长达8~10海里,双方共发射了8000发280至380毫米口径的重炮炮弹。据战后统计,在6小时的战斗过程中,双方发射炮弹所消耗的钢铁和爆炸物达5000多吨,平均每小时近1000吨。战斗结果:英海军损失3艘战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德海军损失1艘过时的战列舰、1艘战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与参战的总力量相比,双方的损失都不算大。因此,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双方围绕着谁获得了这次作战胜利的问题,展开了喋喋不休的争论。
从战争史的角度看,日德兰海战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使各国更加坚信“大炮巨舰”是维系海上强权的必要手段,这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仍然坚持“着重发展以战列舰为核心的水面火炮舰艇”海军建设基本指导思想的主要依据;第二,使一些有识之士清醒地看到了,在这个死拼大炮、钢铁的时代里,要在海洋上克敌制胜,必须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另找出路,这就为潜艇和航空母舰在后来能够得到加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与主观前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70.
[2]刘戟锋.武器与战争[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140.
[3][英]杰克·雷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202.
[4][英]富勒.战争指导[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164~165.
[5]这是西方军史界的看法。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抗击法西斯日本侵略进攻的时间,应该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计算.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