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36 老师绝不能和学生建立伙伴关系
方法36
老师绝不能和学生建立伙伴关系
标签:课堂管理 师生关系 禁区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课堂,老师要和学生建立联系,即通过幽默、友好、人气等等建立起能够影响学生表现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也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老师与学生间的往来、信任和感情,使教学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工作,而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但在建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有一个禁区,绝不能越雷池一步。如果你想与学生建立同龄人那样的伙伴关系,那么你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因如下:
他们不会再尊敬你
学生需要的是一个让他们尊敬的老师,而不是一起玩闹的伙伴,你毕竟不是他们的同龄人,那就不要装成同龄人的样子。当你试着跟学生讲流行语、故意扮时髦或者和他们过于熟悉时,学生就不再尊敬你了,能够影响学生的是老师,而不是伙伴。
他们不会再听从你的指示
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太过随意会影响你说话的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话会逐渐失效,并且会有更多的学生摆出一副厌学的态度。
他们会挑战你的权威
只要学生嗅到一丝你这个“时髦老师”的气息,他们就会挑战你的权威。最后你很可能要和学生一决胜负,来争夺教室的控制大权。
规则将不再奏效
学生会时不时地违反一下规则,作为你这种伙伴式的管理风格的回应。他们会在上课时站起来走向你、不举手就发言,学生觉得既然你是他们的好伙伴,那么规则也不再适用了。
学生会把惩罚当成是针对个人的
学生在接受隔离处罚时,会把责任归咎到你身上,认为你的惩罚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并且会生你的气,有的还会撅嘴,发点小脾气,甚至和你冷战。
责任感会失效
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责任感才会起到作用。因此如果他们接受隔离处罚时觉得你背叛了他们而生气,不仅不会意识到自己要承担责任,也会失去改正的动力。
老师会放松要求
当你执行惩罚时,如果学生表现激烈,你可能会自然地降低要求,小心翼翼不惹他们生气,这样非但不是你在影响学生,反而是学生控制了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