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教师都知道情感过滤假说,这一假说认为某些情感可以作为学习过程的过滤器。消极的情绪,如恐惧和尴尬,会干扰学习者加工信息的能力。与生理学上面对威胁时或战或逃的心理反应相似,在心理学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消极情绪后,或准备逃跑或完全呆住。虽然学习仍在进行,但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到了威胁本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在经历了积极情绪之后,对于学习信息的处理效率更高,同时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提升。
正在进行的神经科学研究也支持情绪影响学习的假说,当前对大脑杏仁核(位于人类大脑颞叶深处的一对杏仁核形状的神经丛)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功能是处理在情感事件中(尤其是恐惧和奖励)发生的学习活动,这些记忆随后会在工作(短时)记忆的基础上得到加强,进而成为长期(永久性)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恰恰是杏仁核的路径功能。虽然丘脑才是大脑各部分的感官路径,但杏仁核也同样处理情感负载事件。
我们可以把杏仁核想象为一幢繁忙的办公大楼(大脑)的旋转门,每天人流进进出出这幢楼,根据公事的性质走到不同的楼层。然而,这个旋转门却很特别,因为它装了安检系统,警惕地监控任何有潜在威胁的迹象。旋转门如果感知到危险,会立刻关闭,暂时阻止人流通过。同时旋转门的安检系统会搜集数据,以便今后辨识相似的威胁,制作一个“通缉令”提醒自己不要再次被欺骗。同样,旋转门的安检系统也会给予走近入口的大人物以优先权。这里我们暂称大楼主人的名字是李沃德先生,只要发现李沃德先生沿着人行道走过来,旋转门就要确保他快速进入大楼,并且乘坐电梯直达目的地。李沃德先生所经路径已经提前清理好,他可以无障碍地抵达大楼的任何区域。
被感知到的威胁会干扰学习活动,这是因为注意力和记忆会变成消极的刺激物。因而,在设计小组学习活动时,要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减少威胁并要增加回报感。当进行小组活动时,如果学生对过程问题“我是谁”和“和你们在一起时我是谁”的回答是“我是一名贡献者,我们是一个团队”的话,他们的恐惧感便会降低。当学生对于内容性问题“我们必须做什么”的回答是“我们正在想该做什么,我们在进步”时,学习的通道便会开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回报不一定是外在的(比如,分数或者奖励),当体验了向着既定目标越来越近时的感受,学习者便会获得内在的回报。
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他们能够相互依赖并学习复杂的东西时,高效小组活动才能开启学习的大门。教师们可以通过设定需要具有共同目标、共同结果以及有回报的小组任务,来培养积极的相互依存感。当一组学习者设定目标,并在社交、情感和学业上都有所收获,最终共同体验了成功的快感时,团队精神便油然而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