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在“对比”

长在“对比”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比”是议论文中最常用的方法。对比的使用范围极其广阔,对比分析的优势非常明显。世间万事万物,一经对比,是非美丑,高下长短,便判然分明。是的,修鞋匠的学识、身份及思考能力相较于2 400年前举世闻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自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便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联想方向上和材料保持了一致;在论据的选用上,也和材料中的鞋匠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对比”是议论文中最常用的方法。对比的使用范围极其广阔,对比分析的优势非常明显。世间万事万物,一经对比,是非美丑,高下长短,便判然分明。


【范文16】

将思考付诸于行动

马骁

思考再多,如果不肯付诸于实践,那么这些思考将毫无价值。

——题记

燕子冬季在哪里过冬?这个看似十分困难的问题,竟困扰了人类长达2 400多年。而它最后被解开的过程,竟是惊人的简单。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因为人们常常对一些事情只是停留于思考,而不肯用行动来验证。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结论在现在看来竟是如此的可笑。如果他在某个冬天敲开一些池塘的冰看一看燕子是否真在底下安睡,他便不会做出这种毫无根据的结论了,想必2 400年里也不乏对燕子是否在池塘的冰下过冬质疑的人。而那个巴赛尔城的修鞋匠,他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没有只是停留于“面对棚下筑巢的燕子,常常静默良久”,而是去实际地做了一些事情——拜托燕子去打听,于是一个简单的纸条便解决了问题。这个结果多少有些讽刺意味。是的,修鞋匠的学识、身份及思考能力相较于2 400年前举世闻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这件事上,仅仅是动手写一张纸条,便决定了两个人的胜负——成功的是修鞋匠,失败的是亚里士多德。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不乏思考,总是今天对这个定论有异议,明天又有了那个新发现,但他们最终一事无成,因为他们总是在异议或新感觉中,没有用行动去求证,没有形成自己确切的认识。要知道 “没有行动的好想法永远只是个好想法”,我们如果渴求真理,便要大胆地做一些印证的事情,有疑而不做,等于没有疑——这样的思考毫无意义。亚里士多德那条“重量重的物体下降速度大于重量轻的物体”的物理定理被推翻,不就源于伽利略积极的行动——实验吗?

诚然,光思考是不对的,不思考而盲目行动更是不可取的,修鞋匠也是在“常常静默良久”之后才想出了这个办法,正确而适度的思考能够让我们的行动更准确,目标更明确,事半功倍,但是思考要切合实际,要确保能为我们下面的行动指出一条正确的路径。浅薄的人可能会羡慕鞋匠的运气——那张简单的小纸条给他带来的荣誉太大啦,殊不知他那动笔之前的“常常静默良久”是怎样的一个苦思冥想,斟酌推敲。思考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那些夕阳易逝的烦恼与花开花落的叹息都不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

如果鲁迅先生在观看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录像后只是停留于悲愤,而不实际去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便不会有以笔为刀的中华文魂;如果马丁路德金面对黑人受到的压迫而毫无触动,不思考解决的办法,便不会有那篇惊世名篇的《我有一个梦想》以及而后的黑人平等;如果没有那些勤于思考,又将一个个想法付诸实验的科学战士,便不会有发达的现代科技社会……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过,在地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车辙,而在散落于车辙中的种种经验与教训中,最重要的便是要将思考付诸行动。

18世纪瑞士修鞋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还有很多很多。


借鉴指津

这里结合本篇作文侧重说说材料作文的具体写法。

开篇通常要由对“材料”的分析切入,然后生发开去,展开联想。本文就是这样。在第二段中,作者先想象“如果他在某个冬天敲开一些池塘的冰看一看燕子是否真在底下安睡,他便不会做出这种毫无根据的结论了”,紧跟着的“想必”进一步发挥想象。接下来,用“而”“但”“而是”几次转折,写鞋匠的付诸行动:“拜托燕子去打听,于是一个简单的纸条便解决了问题”。这便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鞋匠与圣贤,一个付诸行动;一个耽于思考,结果,“在这件事上,仅仅是动手写一个纸条,便决定了两个人的胜负——成功的是修鞋匠,失败的是亚里士多德”。多么透彻的分析。

行文至此,“将思考付诸行动”的立意有了坚实的支撑点。

接下来是展开联想。无论是生活中的“他们”或者“我们”,还是曾经的伽利略、鲁迅、马丁·路德·金,都是将思考付诸行动者,也都是有所发现、有所成就者。在联想方向上和材料保持了一致;在论据的选用上,也和材料中的鞋匠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然而,本文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论据不仅过于陈旧,而且不够饱满,分析也嫌薄弱,所以文章显得空泛单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