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们在第3章中了解的那样,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发展众多的技能,包括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的、以学术为基础的社会技能。为了确保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要考虑的是,在一个单元或一堂课的学习中,什么时候让学生独立学习,什么时候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老师还要考虑何时及怎样使用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及何时及怎样平衡较大群体的教学和合作的小组。牢记下面这些要点,将帮助老师做出这些决定:
●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以便
·帮助学生了解同学的观点,并且以同学的观点为依据,来阐明、巩固以及拓展对知识的理解。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思想。
● 当学生准备迎接某一挑战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时候,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还没有做好准备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可能会受挫并且放弃。当学生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的准备,这些情况是:
● 知晓了学习的目标。
● 已经有了完成任务的榜样。
● 在运用完成任务需要的技能时,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有人指导的练习。
●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交流思想、发掘意义、独立于老师(但老师要提供指导)的学习的机会。
● 系统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至少每周一次)。
● 在出于不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不同类型小组(比如正式的、非正式的、基本的小组)中运用合作学习。
● 运用包含积极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个人和小组的责任感的合作学习方法。
● 不要过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和过程,他们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独立练习。
鉴于学生不同的合作学习体验和水平,老师必须在每个单元或每堂课的计划中,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教学生小组学习技能,或者温习这一技能。下面这个清单将指导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做好教学计划:
1. 考虑学生是不是需要学习或温习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如果是,在期望学生运用小组学习技能实现与知识相关联的任务之前,花一堂课的时间来讲述合作学习小组的技能。
2. 确定哪些课堂活动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习。
3. 对每一项已经确定的活动,决定哪些小组是正式的,哪些是非正式的、学生将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怎样承担个人的责任和在小组中的责任。
4. 找到或创建一些清单或反馈分值量表,以便为学生提供反馈,告诉他们多么出色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和完成了小组学习的任务。
5. 给学生一些机会,以便从一个单元或一堂课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整理和学习有益的经验。
6. 检验大的小组与合作学习小组之间是否平衡,以确定哪种方式最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他们为了学习知识而需要的独立练习的数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