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实践的讨论与理论概念相联系

将实践的讨论与理论概念相联系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希望学生无论在课堂讨论还是书面作业中,都能把有关实践的讨论与理论概念联系起来。对错综复杂的哲学和实践观点进行反思、讨论和论证,并不意味着对与错是主观的、随环境而改变的。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不仅会破坏伦理道德教育的关键点,还会使职业道德标准的制定以及把教师德育工作定义成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工作失去理论基础。

我希望学生无论在课堂讨论还是书面作业中,都能把有关实践的讨论(包括事例中所描述的实践,以及教学实习经历中观察到的实践)与理论概念联系起来。结课论文需要写个案研究,并运用课程资源和文献对其进行分析,课堂上所探讨的主题包括把老师看作道德主体以及从老师的日常职责、授课、与学生们交流的角度来分析老师作为道德主体的意义。大部分主题主要探讨伦理道德的积极层面,其他则侧重于老师充满伦理道德问题的生活——进退维谷的困境和紧张心情的状态、同事之间的压力以及一些由行政政策法规引发的问题。至于如何以合乎伦理道德的方式处理教室争端以及老师应该向学生透露多少社会、政治、思想意识,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领域。这些主题不仅对伦理和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疑问,还要求老师从什么是正直的、公平的、诚实的、负责任的、可信的、能感同身受的、恭敬有礼的以及关怀的角度考察自己的动机和所作所为。

对教师的德育工作的不同阐释,预示着应用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上的重要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个案研究的本质以及接受了“或许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这一观点,学生甚至教师教育者都容易不知不觉地陷入道德相对论之中。然而,回想前面所提到的物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领域的教师,他们认为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答案——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事情并非都好。对错综复杂的哲学和实践观点进行反思、讨论和论证,并不意味着对与错是主观的、随环境而改变的。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不仅会破坏伦理道德教育的关键点,还会使职业道德标准的制定以及把教师德育工作定义成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工作失去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