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恩是永恒的幸福

感恩是永恒的幸福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周教授精心地传、帮、带中,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小学语文区域跨校“课例研修”的试点研究并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小学语文学科对于课例研修从无知到有知到有为,全靠周教授的精神引领、技能培养和成果验收。我作为小学语文课例研修的组织者,能够有不断组织各种规模的教师实施课例研修的勇气和底气,都来自于周教授当时给打的气!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 [法]雨果


一、感谢引领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走上“课例研修”之路的良师益友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时任院长、北京市特级教师齐渝华基于在教学实践中培养研究型教师、促进学习型教师团体的成长和探索有效的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的思考,于2008年初成立了西城区“课例研修项目工作站”。

荣幸的是,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当初的志愿者,更是忠实的追随者和受益者。

自2008年以来,西城区“课例研修项目工作站”在齐院长亲自主持下,十余位中、小、幼研修员带领各自年段百余位一线教师到2009年已经历了三期课例研究,并由部分研修员共同努力撰写出了供一线教师使用的《课例研修手册》。齐院长曾对我说:“编写出的《手册》是大家做研究的工具书,是脚手架,这一工具好不好使,需要一线教师实践的检验。能不能先在小学语文带薪脱产骨干班中使用,请学员为《手册》挑挑毛病,提提建议……”

她的这一席话,让我顿悟一个理儿:这不就是体现了研究的阶段成果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吗?不就是体现在培训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价值,设计出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活动,把课程设置与全区研究工作的推进相结合吗?我们感受到这项工作的分量和影响,欣然郑重接受。  

2010年,学院部分学科研修员开始着手修订和出版《课例研修手册》(后更名为《怎样做课例研修》)的工作。齐院长详细部署:“组织《课例研修手册》编写人员修改和完善自己撰写的部分章节,组织人力统稿;在此基础上请专家分头提修改意见,然后进行第三轮修改;组织人力再统稿,打磨文字,联系出版。”她身先士卒,动手改稿,并告诉我们:“我们写书时,一定要考虑读书的人,他们是怎样的身份,怎样的工作经历,怎样的学科背景,我们的表述能不能让他们看清楚、想明白;他们对哪些专题感受更深,看了哪些案例会受到更大的启发,更能改进自身的教学实际,我们应该精心挑选。”她满怀对课例研修工作的一腔深情,在退休后还多次鼓励我们:“组织本学科项目组结合本学科特点,以点带面,力争拿出本学科的‘课例研修指南’,切实使课例研修推动区域学科研究,在研修课程化、学科化和校本化的路上继续往前走。”我们在耳濡目染中深刻感受到齐院长工作的视角前瞻,作风民主,状态专注,指导专业。特别是她对研修成果的整理与提炼,撰写的定位与到位,专题编排的角度与适度等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这本书的编写。

小学语文研修员和我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齐院长的关爱中,推开了一扇扇研究的天窗,攀上一座座实践的天梯,行走在永无止境的课例研修之路上,成就学生,成就学校,提升自己,与同伴沉浸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之中!

周卫教授,是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教育部教师研究中心原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基础教育专家,他于1999年开始在国内倡导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 2008年3月周卫被聘为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课例研究”研修项目首席专家,全程参与了西城区“课例研修”项目的策划、培训、指导、总结,并深度参与了6个学科课例研究的全过程。

高兴的是,在2008年4月至8月间,小学语文学科第一个跨校研修志愿者团队二十余人,就像周教授的研究生一样,多次汇聚,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工作。例如,在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这篇课文时,到底该让五年级的小学生感受王熙凤的哪些性格特点的讨论中,有两个片段,让我们难以忘怀。

在第二次教学后的议课中,周教授启发我们:“王熙凤的性格很复杂,我们不是通过名著来分析,而是通过这篇节选来分析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我想了解一下在坐的各位,你们看了这篇课文后能不能用四五个词来概括一下王熙凤的性格?在你们心中的王熙凤性格的底线是什么?要让学生掌握的是什么?”(大家开始写)有的写张扬、泼辣、善于逢迎,有的写富有心计或工于心计,有的写伪善、能言善变。周教授听后说:“一般是狡辩的辩,在这里也可以用变化的变。看来大家对于性格的理解还是比较一致的,可是,教参上有两个词,一个‘刁钻’,一个‘俗气’,通过这篇课文想让小学生看出刁钻和俗气是不容易的,老师也很难。只王熙凤的三角眼就能看出刁钻?(众笑)我觉得这过于牵强。所以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很重要呀!”

在第三次教学后的议课中,周教授直截了当地指出:“教学的后面部分对分析人物性格的处理有点简单化,好像只是处处讨好贾母。凤辣子是多重性格,有人说她‘模样极标致,心机极深细’,‘ 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她性格的复杂性,多样性,而不是简单化,脸谱化。……她性格的复杂性体现在,外表张扬而内心工于心计,表面既关怀又显示自己的权势。想用一个字或一个词很难概括她的性格。……语文是教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人生是复杂的,简单了就是认识下降了。语文要把语言和认知结合好,这是本质。”

周教授两次针对性和学科专业性极强的点拨,促使我们团队向纵深思考:小说家在塑造人物时,要把握住人物性格的主体性和丰富性,要在小说中显露出“单一的杂多”。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读小说名著(包括节选)时,应形成阅读名著的思维,养成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既能从多侧面又能统一地鉴赏人物形象的习惯。对于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可以认识为:热情中有张扬,爽朗中见泼辣,能说会道里透出工于心计,情绪多变为的是逢迎取宠。把这点准确、具体地制定在教学目标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教学之魂。



在周教授精心地传、帮、带中,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小学语文区域跨校“课例研修”的试点研究并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小学语文学科对于课例研修从无知到有知到有为,全靠周教授的精神引领、技能培养和成果验收。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作为小学语文课例研修的组织者,能够有不断组织各种规模的教师实施课例研修的勇气和底气,都来自于周教授当时给打的气!当我们在课例研修的路上渐行渐远时,周教授又谆谆告诫我们:“把住课堂中的教学关键事件,更是体现学科特质的根本!”这精辟的话语,坚定了我们继续走好课例研修学科化的道路。

张铁道是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基础教育专家、西城区小学语文带薪脱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顾问。他多年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带领不同学科教师团队针对基层教学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教师研修实践。

2009年9月9日下午,我遵照齐院长推荐来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找张铁道院长进行交流。听了我对小学语文带薪脱产骨干班实施课例研修的培训想法后,他没有直接做评判,而是热情地讲述了一个个由他主持的教师研修故事。他介绍说:“借助同伴研修的方法引导教师加工整理个体的教学经验,使其成为教师团队成长的专业课程资源。”他还解释说:“教师培训的关键在于我们应积极回应教师学习的需求。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习者,他们更希望通过具有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式学习,实现提高自身水平的目的……我们作为研修活动的组织者就要为他们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他们在有一定难度的研修主题下进行多样化的真实体验,不仅在深入的学习中获得同行互为资源的体验,而且还发展自身专业能力。”我听了他的一席话,十分兴奋。特别是他讲的“教师在职进修应以他们的特定需求为起点,以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和能力成长为主线,充分发掘和利用每一位教师实践经验的价值,使之成为可贵的研修资源”等理念,为当时处在迷茫中的我开启了一扇好大的天窗!

随后,张院长参照我的初步构想,帮助我构画了一个清晰而详细的旨在发展教师能力的研修课程框架,就是策略一中的《西城区小学语文带薪脱产培训班“课例研修”课程方案》(新方案)。我惊讶了:“多么富有挑战性的创意!”凭直觉,如果能把张院长的建议与自身已有方案进行整合,那就是一份很好的课程方案哪!细细回味张铁道说的每一句话,它们慢慢浸润到我的心里。这正是我需要的!临别之际,张铁道问道:“一名骨干教师和一名教研员的区别在哪里?”而后他自言道:“骨干教师能够带给儿童高质量的学习,而教研员则应能够引领基层教师开展有意义的专业学习!”我能感觉出他是站在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角度引我思考,十分策略地纠正我已有的预案,我惊喜之余也有丝丝担心和愧疚:“我班学员都是一线最普通的老师,能达到他设想的美好学习境界吗?我应该怎样放弃自己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研模式,重新设计促进教师能力成长的研修课程?”就这样,我心里充盈着一种新鲜、愧疚、犹疑和跃跃欲试的感受,开始了培训方案的修订。直到今天,我每每重温那次讨论,都无限感慨:“那是在我做研修员生涯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张院长不断建议、指正和具体帮助下,我们努力调动已有的个人经验,让新知识随时嵌入我们原有的专业结构体系,促进自身知识更新,积极主动地建构着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框架,享受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职业幸福。张院长说过:“不断为你和你的语文团队搭建超越自我的目标和路径——这是我的价值定位啊!”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要永不停步,永远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李燕玲院长、陈斯琴书记、李耀民副院长、陈漪明副院长等院级领导对小学语文学科的进步和发展非常关注,支持我们把想到的做出来,把做出的写出来,把写出来的传播出去,让全国、市区的更多同仁参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李燕玲院长说过:“研修员要当好三种人:站在教师前面的人,发挥精神和业务引领作用;与教师肩并肩的人,在平等合作中与教师共同做事;站在教师身后的人,为教师的成功搭台,在荣誉面前甘做‘绿叶’。”在课例研修的实践中,我们还真是不停地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陈斯琴书记曾经发自肺腑地说:“要想学到东西,就必须有交流,有沟通。心态很重要,唯有怀着真诚的心,主动问,主动听,主动说,化学习为求知,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讨、体验知识的精髓。”良言如知己,他们的领导艺术、个人魅力和开明的心态及作风,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增强了我们作为学院人创造性开展研修工作的强烈自豪感和十足信心!



每当我走到小学语文研修的十字路口,遇到困惑,心里没底发空发虚的时候,我一定会和这些良师益友见见面,通通话。在交谈中,他们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前瞻地、创造性地、务实地在教师成长的“最近发展区”为我们提供着智力服务,同时我会领教到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情感和语言为我“把脉”和“点穴”的功力,点到痛处后,“通,则不痛”,神清气爽!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唐人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的原意是说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勇敢战斗精神的小松破土而出时,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诗人感叹: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栋梁之材的。表达了诗人杜荀鹤虽有毕露的才华,但无报国之路的落寞情感。如果我把“时人不识凌云木”中的“不”改为“善”或“真”,这诗的色彩一下子就由暗变亮,意境陡变——“时人善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不正是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在各位“高人”的指点下,不断进步的写照吗?


二、感谢陪伴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走在“课例研修”之路的志同伙伴



我们小学语文教研室七位同仁的平均年龄是43.4岁,正值“四十不惑”的时期。大家崇尚“向善”、“笃学”、“务实”和“创新”。课例研修只是我们协作完成的众多研修工作之一,对教师实施课例研修的指导、组织,自我研修技能的提高,成果的梳理和提炼,都是我们在培训教师的实践中自觉“做中学”相互鼓励而完成的。我由衷感谢这些人品好、爱学习、能力强、求发展的各位伙伴!

西城区两个“一小”(展览路一小和阜城门外一小)的跨校研修团队共有13人,在课例研修初期,我们共同携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尝尽了实验过程中的甜酸苦辣;仅过了三个多月,课例研修的研究、探寻和实践,让我们这个具有特色的团队,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和谐而具实力的研修共同体!我由衷感谢这个在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实施课例研修中第一个“吃螃蟹”的跨校研修团队,不忘张新华和刘体兰两位校长的全力支持,珍惜骨干教师艰辛却极富实践经验的研修经历!

2009年和2011年我们学科分别承接了两期市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带薪脱产培训项目。我们均把课例研修排在课表中,列为区域特色课程。这两期学员人数不同,研修特色及成果各异,请见表格:



但是,这两期学员共同具有挑战自我、不断创新和实践的优秀品质,他们甚至能创造出在昼夜交替的六七个小时之后,颠覆原来设计的奇迹。

来自白云路小学的王甄说:“从前都是领导派活,我跟着干,如今我们得引领学校老师们全力以赴地干。这一巨大的角色转变真让我诚惶诚恐。但我没有畏难。在短时间内,我全身心投入设计工作方案,挑选研究小组成员,打电话跟老师们商量课例、课题,撰写了开题报告,查阅了文献资料,认真地备课 ……”

来自中古小学的韩亦恂说:“在经历了难忘的课例研修之旅后,我写出了上万字的案例报告,收获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并从中学到了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事业的态度。它们将是我未来迈向教学专业发展之路上的宝贵财富。”来自力学小学的刘靖怡则补充和发展了小韩的感受,她说:“书面材料的丰实还不能完全呈现我们内心的厚重。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聚合集体智慧,才能超越自我;完善学科素养,才能生成教学精彩;持续跟进教师行为,才能有效提升实践智慧;融入爱学生的激情和责任,才能使教学精致而有效!”

黄城根小学学员王永红在学习期间荣幸地代表西城区承担了北京市“京城杯”教学交流活动的教学任务。她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仿佛是一只春蚕在经历着人生的蜕变,“痛苦并快乐着”也成为她心境的真实写照!她说:“当时我的脑海中塞满了教学内容,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都能让我联想到我的课,难怪家里人嗔怪:‘别理她,现在她的眼里只有她的课!’”在全市交流中王老师的课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她对同伴们深情地说:“我喜欢成长。我觉得自己活出了宽度,活出了丰富,活出了自我。这种感觉真好!”

这些骨干教师回校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动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都欣慰地反映:“这些骨干教师如今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能够自觉地从真实问题出发,率先借助课堂观察和实录分析的手段观课、议课,引领教师集体通过行动研究,寻找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调整教学行为。他们在处理真实的教学事件中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处理问题,重视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研修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研修员也欣喜地看到他们思考问题的站位高了,角度宽了,能够主动为深入开展全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献计献策,主动担任小学语文网络课程的专题主讲教师,承担区级教学研究任务,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成为西城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我由衷感谢两期学员所在学校领导的卓有远见,祝愿经过我们精心培育的团队骨干教师永远成为全区推广课例研修的指导团队和中坚力量!

我由衷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为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搭建展现“课例研修”成果的平台,支持我们的编写工作。在审阅样稿后说:“你们的课例研修是经过几年做出来的,有过程、有成效、有提炼。所以,相信你们的编写团队能够立足于专业角度,写出有指导高度、分析深度和建议适度的作品,让更多老师看了你们的书,能知道课例研修是什么,课例研修能给你(读者)带来什么,我能做什么。”这中肯的话语犹如强心剂注入到这本书每一位编写者的心中,大家在2012年炎热的暑假放弃休息,怀揣着一份责任、勇气和自信,情愿一天天地坐在电脑前,写稿改稿,倾注着自己心血和智慧!

……

我以满怀的好心情写到这里,不得不收笔了。在此,向所有爱我们的人献上法国小说家左拉的名言:“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