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袁采(生卒不详),字君载,南宋伦理学家、方志学家。以刚正廉明著称于世,著有《袁氏世范》。
故事流传
七擒孟获
三国时期,蜀国国君刘备死后,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发动了叛乱,夺取了蜀国很多的土地。225年初,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去平息叛乱。
临行的时候,马谡对诸葛亮说:“南方的少数民族依仗地形险要,离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们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他们以后还是要闹事的。这次平定叛乱,主要在于攻心,只有叫南人心服,才能够长久安宁。”马谡的话,正合诸葛亮的心意。
到了南方,诸葛亮了解到孟获不但打仗勇猛,而且在南方中部地区各族中很有威望,就决心把孟获争取过来,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能伤害他。”
诸葛亮善于用计谋,在蜀军和孟获军队交锋的时候,让蜀军故意败退下来。孟获仗着人多,一股劲儿追了过去,很快就中了蜀军的埋伏。南兵被打得四处逃散,孟获本人也被活捉了。
孟获被押到大营,心里想:这回一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进了大营,诸葛亮立刻叫人给他松了绑,好言好语劝说他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么能叫人心服?”
诸葛亮也不勉强他,陪着他一起骑着马在大营外兜了一圈,看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然后又问孟获:“您看我们的人马怎么样?”
孟获傲慢地说:“以前我没弄清楚你们的虚实,所以败了。今天承蒙您给我看了你们的阵势,我看也不过如此。像这样的阵势,要打赢你们也不难。”
诸葛亮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既然这样,咱们来个约定。如果我能抓到你七次,你就归顺蜀国,怎么样?”孟获不以为然地答应了。
孟获被释放以后,回到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二次又被活捉了。诸葛亮二话没说就把孟获放了回去。
就这样,诸葛亮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
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孟获,信守诺言,说到做到,待我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佩服,哪里能不遵守当初的约定呢?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
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其他部落全部投降,归顺蜀国。
家训再现
言忠信①,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②之术。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③,时刻不易,所谓信也。
——节选自袁采《袁氏世范》
①忠信:忠诚信实,儒家提倡的两种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
②乡曲:乡里乡亲。
③期约:约期,约会。
【译文】言论必须讲究忠信,行为要奉行恭敬的原则,这是圣人教人们获取乡亲尊敬的方法。发家致富,以不损人利己为前提;患难之时,以不妨碍别人而利己为基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忠”。一旦许诺,哪怕是极小的事,也一定要实现;一旦有约,一刻都不改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信”。
师者新说
古人曾说:“人生在世,必须要怀着一颗忠信之心。说话做事内不违心,外不欺骗他人,这样处事,久而久之,家中之人才会觉得你诚实可靠,进而乡邻乃至国人也会逐渐信赖于你,甚至连蛮荒之地的人民也同样会对你敬重并信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忠信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家庭中,它还能影响到整个乡邻,甚至整个国家。
那么什么是“忠信”呢?站在个人和家庭的角度,袁采是这么定义的:“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发家致富,以不损人利己为前提;患难之时,以不妨碍别人而利己为基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忠”。一旦许诺,哪怕是极小的事,也一定要实现;一旦有约,一刻都不改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信”。)而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忠信”在封建社会,就是忠于君主,忠于国家。
正是因为忠信的力量覆盖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时奉行忠信之心,不仅仅是家庭幸福的首要条件,更是国家安定、民众和睦的基石。
愿我们拥有一颗忠信的心!
学有所思
做人要诚信,即使是对待自己的敌人,也要信守自己的诺言,因为我们不知道今天的敌人在明天会不会是我们的朋友。你从“七擒孟获”的故事中有没有找到“忠信”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