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城特色城市交通

山城特色城市交通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主城区过江桥梁的增加,轮渡客运量骤减。1982年元旦开始试运行,经一年运转后于1983年元旦正式移交轮渡公司投入营运,日运营155班次。凯旋路电梯五、客运缆车缆车是山城特有的爬坡交通工具,是国内首创的交通方式。
山城特色城市交通_桥都漫话

第二节 山城特色城市交通

一、木渡

重庆开埠以后,木渡客运日趋兴旺,各渡口渡船往来如梭。其经营形式有两种:不收费的义渡和私人经营的收费渡(民渡)。1927年渡轮出现,木渡开始衰落,但直至1972年重庆市区的木渡才最后消失。

img15

重庆早期的木渡

二、轮渡

1927年以前,虽先后有庆磁、民生公司开行嘉陵江短途和重庆至合川的长途顺江客运航线,然渡江仍主要采用木船——每当洪水期间,覆舟惨剧时有所闻。随后,海棠溪义渡和嘉陵码头木船帮开始兴办汽划,开行储奇门至海棠溪,嘉陵码头至弹子石等航线。由于人口突增,原有渡江工具远远不能适应需求,重庆轮渡事业应运而兴。

img16

重庆20世纪50年代的轮渡

1938年10月1日,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有轮渡船只4艘,航线4条,员工百余人。1952年6月,重庆轮渡公司与渝工轮渡公司合并为“公私合营重庆轮渡公司”,是时有渡轮15艘,航线11条。1957年,重庆轮渡公司渡轮增至28艘,航线增至13条,职工增至近千人,全年完成客运量3982万人次。1985年,轮渡公司拥有各型客轮36艘,航线19条,职工两千余人,营运范围辐射2市3县6区,年客运量4127万人次。2005年,重庆市共有轮渡码头29个,运营客船17艘,年客运量294万人次。

近年来主城区过江桥梁的增加,轮渡客运量骤减。

三、索道

相比架设桥梁及使用轮渡,架空索道路客运,是一种运量不大但较为便捷的跨江交通工具。

img17

重庆长江索道

1980年12月,嘉陵索道工程动工,总投资378万元(拆迁费101万元,直接用于工程的费用为277万元),全长740米,车厢2辆,每厢定员46人,车速2.58米/秒。1982年元旦开始试运行,经一年运转后于1983年元旦正式移交轮渡公司投入营运,日运营155班次。1986年3月,长江索道动工修建。长江索道日运营137班次。自1995年开始,随着越江通道不断增加,索道承担的客运量逐年减少。

四、客运电梯

凯旋路石梯道,是市中区上下半城之间行人上下的通道之一,有石梯186级,长约100米,上下高差约35米,行人爬坡上坎,十分不便。为解决行人代步交通工具问题,凯旋路电梯土建工程于1985年1月破土动工,预计总造价178万元,楼高13层,1986年完成电梯设备安装、调试,投入试运行。电梯运行速度2.5米/秒,平峰日客运量0.58万人次,最高可达2.35万人次。

随后不久建成两路口皇冠大扶梯,平峰日客运量1.2万人次。

自1997年,电梯客运量逐年下降。

img18

凯旋路电梯

五、客运缆车

缆车是山城特有的爬坡交通工具,是国内首创的交通方式。1944年2月,国民政府经济部、重庆市政府和中国桥梁公司共同发起,邀集银行界和重庆轮渡公司,筹组重庆缆车特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缆车公司)。同年5月,缆车公司正式成立,聘中国桥梁公司茅以升为总经理,梅肠春为副总工程师。筹集法币4500万元,后增为6000万元。1944年7月动工,1945年5月16日正式通车。

1954年春节,重庆市政府投资建成两路口缆车线;1959年春节建成朝天门南侧缆车线(这条缆车因上站房成为危房于1969年批准报废);1959年至1964年的6年间,南岸区、市中区和长寿县先后筹资修建了龙门浩、储奇门、临江门和西岩关等4条缆车线;1984年10月1日朝天门北侧缆车建成通车。

img19

朝天门码头缆车

后随过江桥梁的修建,客运缆车也逐渐拆除废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