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孩子的母亲
父母使自己的儿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
—— [法国] 雨果
朋友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聋哑的单身女人,丈夫意外去世后,给她留下了一个遗腹子。生下孩子之后,这个残疾的母亲却毅然决定将孩子送人,给了一对家境殷实但膝下无子的夫妇。“她当然舍不得自己的亲生儿子,”朋友说,“可是只有这样,她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完整的家,才不会让孩子也像她一样失去语言的能力啊。”
不久,我又经历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同样是一对母子,孩子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了人世,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幸运的是,母亲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所以生活还算宽裕。
母亲对孩子从小就失去父亲感到非常愧疚,因此对孩子加倍溺爱。而这个在蜜罐里泡大的男孩,直到二十多岁,竟然还不会照顾自己,而且经常到外面惹是生非,以至于母亲常常为了平息他惹出的事端疲于奔命。
就在这一年,母亲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结果竟然已是癌症晚期,医生告诉她没有多少时间了。母亲走出医院的大门,将化验单撕得粉碎,丢进了垃圾箱。
那天,男孩又玩到很晚才进家门。母亲突然劈头盖脸地朝他发脾气,说他令人失望透顶。男孩感到很意外,自己平常不就是这样吗?母亲责骂个没完,男孩就生气地跟母亲吵了起来。最后,母亲摔给儿子五千块钱,绝情地把他赶出了家门,并说道:“滚吧!有本事自己养活自己去!”男孩从来没有受过这种责骂,一气之下,竟真的离家出走,自己闯荡去了。
半年过去了,男孩经历了许多磨难,终于成了一个坚强独立的男人。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不懂事,总让母亲为自己辛苦操劳。他决定回家向母亲道歉,希望母亲能回心转意,重新接纳自己。
等他赶到家里,却意外地得知母亲在三个月前就已去世,留给他的只有全部家产和一封深情的遗嘱。在遗嘱中,母亲道出了抛弃他的原因——只有逼他脱离这个温柔港湾,才能让他成长起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在她死后能继续好好活下去。
男孩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跪在母亲坟前失声痛哭。
成长志
有一部纪录片《狐狸的故事》记录了一窝野生狐狸的生活:狐狸妈妈意外死亡后,狐狸爸爸独自照顾几个子女,喂它们食物,也教它们捕食。等到小狐狸稍稍长大一些,狐狸爸爸就不断地驱赶它们。有的小狐狸脱离巢穴走向远方,有的则不肯离开,仍然待在爸爸身边。过了几年,动物学家跟踪发现,那些小狐狸当中只有较早离家的几只活了下来,其余的都因为无法独立捕猎而活活饿死,或者被猛兽捉住,当了人家的美餐。
阳光心态
“绝情”的背面是深爱
聋哑的单身母亲为了不让孩子因自己的缺陷而失去发展语言的能力,身患绝症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她们“绝情”的抛弃背后都是伟大而深沉的爱。这种爱,比和孩子朝夕相伴、日夜照顾更需要勇气,更具深意,也更加感人肺腑。
如今,我们大都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习惯了温暖和慈祥,一旦父母在教育我们时露出严厉的一面,就会感到害怕和难过。有时候我们甚至会生气,怀疑父母是不是不爱自己了,纳闷他们为什么突然“绝情”起来,一下子收回了慈爱的面孔。
其实,这样想是大错特错的——你见过园艺工人是如何修剪树枝的吗?他们常常要剪掉小树歪斜的枝条,掐去旁生的嫩芽。这是因为如果不及时剪掉这些枝杈,小树就无法笔直生长,成为挺拔的栋梁之材。我们的那些不良习惯也是一样,如果不及时修正,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发展。父母“绝情”的教训实际上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成长,那是一种比温暖和慈祥更加深刻的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