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余光中带女认河

余光中带女认河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来黄河如此不易,离开就尤其不忍。第二天,余光中带着女儿乘坐飞机离开了母亲河,他舍不得脱去沾满湿泥的皮鞋,就这样登机回到高雄。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心理情感、民风民俗。故乡与游子,是国人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因此,人人都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寸黄土,都寄有深厚的情怀,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


余光中带女认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土黄的水色远连着天色

一痕地平线牵着水平线

那浩浩的浑水算不上美

却令人凝望得口渴,唇干

从河源到海口,奔放八千里的长流

为何一滴,仅仅是一滴黄浆

沾也沾不到我的唇上?

怔对水禾田壮阔的镜头

一刹那剧烈地感受

白发上头的海外遗孤

半辈子断奶的痛楚


这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黄河》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有一次,余光中应邀到济南参加学术会议,很想在临走之前带着女儿看看古老的母亲河—黄河。

他乘坐的车在大坝上停定,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奔流的河水,风沙就已经来到面前。那毫无遮拦的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刮到他的面前,拍得人脸上发麻。

诗人沿着大片麦田狭窄泥泞的田埂一脚高一脚低地走去,感受脚下那湿软的沙泥、浮土还有金黄色的枯草,弯下腰将手探进黄河……他感受到的,是母亲河那清凉柔软的水波,是祖国的体温。诗人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波涛深情祈祷,然后扬起手,将名片抛向河心。起伏的河水接住了他的名片,轻轻摇晃,将自己孩子的问候揽进了怀中。

诗人的女儿也到了水边,虔诚地把手伸进河里。诗人看着她的身影,感慨地想:“孩子已经这么大了,做爸爸的终于有机会带她来认一认河。而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土地时,只有她现在一半的年纪啊……”想到这里,他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来黄河如此不易,离开就尤其不忍。第二天,余光中带着女儿乘坐飞机离开了母亲河,他舍不得脱去沾满湿泥的皮鞋,就这样登机回到高雄。落地之后,他将干燥的泥土仔细地刮下来,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放在案头。

从那时起,他似乎夜夜都可以听到黄河的水声在耳边回响,那是来自母亲河的叮咛。

成长志

怀念和依恋自己的故土,是中国人永远的情怀。人们一代一代传递着这份情感,一代一代表达着对祖国母亲的依恋,整个中华文化就是这样源远流长,传承不息的。

阳光心态

难以阻断的思乡情

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心理情感、民风民俗。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这种情结古老而常新。故乡与游子,是国人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中国人为什么会如此眷恋自己的故土和家乡呢?这是因为家乡有父老乡亲,有亲人和朋友。我们的心理已经习惯了彼此的照应。家乡哺育了我们,家乡的一切已经深深地渗透在我们的骨子里。因此,人人都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寸黄土,都寄有深厚的情怀,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

俗话说“叶落归根”,我们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就像随风飘荡的树叶一样,无所依托。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总希望自己的家乡是最美的,他们拼搏在外取得了成就之后,总不忘返回故土,去建设自己的家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